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怪战争”、“假战争”或“静坐战”系人们对1939年9月至1940年4、5月问英法对德战争的讥称.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英法旋即对德宣战.然而,在欧洲,“二战”的帷幕拉开之后,并没有上演军事上尖锐对抗的活剧.相反,交战双方按兵不动,英法陆军退缩在马其诺防线,而德军则聚集在齐格菲防线上,僵持局面达半年之久,从而使欧洲战场出现了似乎令人困惑不解的“静坐”现象.  相似文献   

2.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当日凌晨4点45分,150万德军沿着与德控区接壤的1750英里的边界入侵波兰。与此同时,德国空军轰炸了波兰的飞机场,德军战舰在波罗的海袭击了波兰海军。纳粹头子希特勒称这次大规模袭击是防御性军事行动,但英国和法国不相信。9月3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GERMANYINVADESPOLAND:September1,1939At4:45a.m.,some1.5millionGermantroopsinvadePolandallalongits1,750-mileborderwithGerman-controlledterrito.rySi-multaneously,theGermanLuf-twaffebombedPolishairfiel,dasndGerma…  相似文献   

3.
一次大撤退:敦克尔刻大撤退.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约40万人向法国北部的敦克尔刻海港撤退,丢掉了全部辎重,约34万人得以生还.一条防线:马奇诺防线.法国为抵御德国入侵,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其北部与比利时接界处修筑起来的防线,但最终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两个阴谋.战前显露出的阴谋有:慕尼黑阴谋和英法阴谋,其中的英法阴谋有三个阶段的表露:①德意干涉西班牙革命时,英法为把祸水东引,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②德国宰割捷克斯洛伐克时,英法同样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企图牺牲捷克办法,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③德国突袭波兰时,英法对德宣战,但却宣而不战,出现“静坐战争”、“奇怪战争”,其目的仍然是企图纵容德国在灭亡波兰后,去进攻苏联.英法阴谋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三路进攻: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兵分三路.即北经波罗的海各国,主攻列宁格勒;南入乌克兰向基辅、高加索油田进攻;中向明斯克、斯摩梭斯克进攻,直扑莫斯科.三个轴心军事同盟国: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妄图以此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三次登陆: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北非登陆,包围突尼斯的德意军队,为迅速地结  相似文献   

4.
9月     
9月1日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5.
法国敦刻尔克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仪式。2005年5月8日,在法国敦刻尔克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仪式上,少年儿童合唱《欢乐颂》。敦刻尔克是法国北部第三大港口城市,以“二战”中盟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闻名于世。1940年5月,盟军被德军包围在敦刻尔克至比利时边境的海边,5月24日至6月4日,经过奋战,30余万英法士兵成功地撤到英国。  相似文献   

6.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苏联于10月吞并波兰东部。1940年波罗的海三国也被苏联合并。苏联新并入的地区大约有200万犹太人。在这些新的地区,苏联政府推行了“苏维埃化”政策,进行改造。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苏联建立了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苏联政府接纳甚至鼓励了一定的苏联犹太文化自治。战后,鉴于形势的改变,苏联政府逐步调整了对境内犹太人的政策,掀起了一场排犹运动。以此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40年5月10日德军侵入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之后不久,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然后,德军主力不是直奔巴黎,而是由色当沿圣康垣、亚眠一线,迅速向英吉利海峡方向推进。5月20日,德军抵达海滨的阿布维尔,切断了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并使近四十万联军在佛兰德地区(敦刻尔克及其  相似文献   

8.
一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次战争是以德奥为首和以英法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间为重新分割世界、掠夺殖民地和奴役被压迫民族所进行的强盗战争。战争首先在欧洲地区激烈进行。大战爆发后,德军很快便进入法国,占领了法国的部分领土,也使法国在人力上受到严重的损  相似文献   

9.
《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国是于1939年3月15日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战争阴云再度在欧洲上空翻滚。 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进一步加快侵略步伐。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把但泽“归还”德国的最后通牒。4月3日,希特勒下达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密令,要求德军作好在9月1日以后入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德国与英法比联军为取得比利时的伊伯尔地区的一个小镇而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双方对峙长达半年之久。4月22日傍晚,平时不断向联军阵地打炮的德军阵地变得异常地寂静,联军官兵不禁感到有些纳闷。忽然,有的士兵发  相似文献   

11.
李志辉 《新高考》2010,(3):32-32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史学界有着不同的意见,但一般都认为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以德宣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中学教材上也采用了这一观点,那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偷袭珍珠港     
欧洲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政府秉承一贯的传统,竭力避免卷入战争。1939年9月5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美国中立宣言,同时禁止向各交战国输出军火和战争物资。不过,同样是基于传统,美国社会对英国和法国存在着广泛的同情。1939年9月的民意调查显示,80%的美国人希望英、法和波兰战胜,德国战败。  相似文献   

13.
人生如诗     
悲怆1937年7月18日,洛德·霍夫曼降生在波兰的兹洛乔夫一户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土木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1939年,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霍夫曼居住的波兰东部被占领。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霍夫曼的家乡又被德军占领,浩劫从此降临了。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受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一直置身于战争之外,不愿介入欧洲的战事。然而,就在战争爆发两年之后,一幅地图却使美国彻底放弃了孤立主义政策,投身到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之中,从而拯救了英国,也改变了欧洲的命运。从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闪击波兰,  相似文献   

15.
奇迹     
背景:1944年6月6号,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西方盟国已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2月中旬,为了夺回主动权,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发起了一次反攻——布鲁日战役,这次战役以德国的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6.
二战期间英法盟军在挪威的失败,使得希特勒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因战争需要,德国要求瑞典允许德国军队和战争物资经由瑞典铁路转运。作为该地区唯一中立的国家,瑞典已经陷入极端孤立的境地,只得暂时答应德国的要求;然而英国反对这种做法。英瑞双方就转运德军和战争物资问题展开磋商,纠葛了很长时间,直至战争快要结束才最终了结。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三九年的德波战争,是在三十年代末国际阶级斗争错综复杂、十分尖锐的环境中爆发的,是西方英法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的产物。无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还是从德波战争对波兰国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以及对欧洲国际关系和世界反法西斯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波兰是一场空前浩劫,约6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对这一时期的波兰人口状况,学者多侧重于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犹太人的种族屠杀进行研究,而较少全面分析。本文拟从德国占领时期波兰人口的状况、苏占波兰地区的人口状况和战后边界变化对波兰人口的影响这三方面,试对二战期间波兰人口的锐减和大规模迁移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战争对波兰人口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领土上进行的战役.它们不仅是西线战场最主要的战役,而且对整个大战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马恩河战役.发生于1914年9月上旬,是大战初期一次影响最深远的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按照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把战争重点放在西线,集中了七十四个师的强大兵力,以梅斯城为中心,把部队分成左右两个纵队.左纵队只有十五个师,部署于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主要是进行防御和牵制法军.右纵队则集中了五十九个师,其任务是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向未设防的法国北部边境突进,然后从卢昂附近南下,绕过巴黎的西南面,压逼法军退向洛林地区,将它置于左右纵队之间,一举全歼.1914年8月1日,德国不宣而战,突然占领了卢森堡.8月4日,德军主力侵入比利时,随即向法国北部挺进.8月21日至24日,德法双方在法国东北边境接连发生了诺登森林、桑布尔河和蒙斯几  相似文献   

20.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法西斯国家对中国、埃塞俄比亚与西班牙等国人民的进攻,到1939年九月初希特勒德国进攻波兰与英、法对德宣战时,欧洲的战争全面爆发了,成为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1941年六月,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地进攻苏联与同年十二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引起了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联与美国参战后,西方战场与东方战场互相连接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扩大了。战争的一方面是以希特勒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另方面是以苏联为首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