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初学写作的人最容易患“跑题”的错误。本来是很有价值的素材。完稿后却令人不知所云。甚至是洋洋万语扯东道西。笔所见导致写作跑题的根源主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意见”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且比较重要的公文文种。为充分发挥意见应有的作用 ,本文从意见的写作模式 ,意见的写作特点 ,意见与请示、报告的写作联系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公文写作重逻辑思维,是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去反映现实,用科学抽象概念揭示事物本质,表述对现实认识的结果。 语言表达方面。公文用语是一种事务性语体,其社会功能在于实践指导而不是艺术感染,遣词造句讲究抽象性、常规性。所以,公文写作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说明和议论,少有描写、抒情,行文中不需要修饰铺排的华丽辞藻,语言重在朴实、简练、庄重、严肃。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这样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同志海燕般的理想,青松般的风格,大海般的胸怀……”这样的语言是借助形象,给人以联想,是一种“感情”语言;…  相似文献   

4.
“浓缩”,是人们常提到的一个词儿,新华词典对“浓缩”的解释是:“一般指运用一定的方法使溶液的溶剂减少,浓度增高的一种操作。”显然,“浓缩”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溶液中不需要的部分,从而使所需部分的相对含量得到增加。 在新闻写作中,对采访得到的素材也要经过“浓缩”处理,才能写出凝练而又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新闻写作中的“浓缩”处理,实质是在篇幅不变或减少的前提下,增加新闻中反映主题的信息量,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精练文章的目的。“浓缩”处理的对象应包括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每一部分都要去其水分,留其精华,…  相似文献   

5.
公文写作基本上是“命题作文”。“命题”者或是会议或是领导,受命者一般为真体起草人。由于“命题”者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写作能力、工作方式等不同,“命题”的方式也各有差别。针对不同的“命题”方式,起草人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而适应不同“命题”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覃一 《新闻采编》2000,(6):15-15
新闻写作,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思维成果文字化、文章化,写作中的“知”与“行”既是一个思维创作的过程,又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解决过程。“知”是写作的基础,“行”是写作的最终目的,写作中遇到的知之不多和知却不善表达就是“知”与“行”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表达不准确而造成失误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写作中“知”与“行”,这样,才能使认识成果清晰地、条理地用文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知”是写作的基础。这里所谓的“知”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物的认识,二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范长江说过一句激昂的话:“广博的知识,丰  相似文献   

7.
新闻(消息)写作,不同于拉家常,也不同于写论文、写总结报告.它有自己的写作规律。规律之一就是:“立片言以居要”,“开门见山”,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头。这就是所谓的消息导语。它是消息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公文写作是主客体相辅相成的一个实践活动,写作主体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写作主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实践中由三个方面构成:机关单位主体、领导人员主体以及文秘写作人员主体。研究每个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影响正是本文的内容,目的是使每个角色清楚自己在公文写作活动中的责任,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何为新闻写作中的“曲笔”呢?就是记者和编辑依据客观的新闻事实,遵照一定的宣传倾向,在选择新闻事实素材、历史背景材料、结构方式、语言文字等方面有鲜明的个性和某种侧重,使新闻作品的主旨以藏而不露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手法,构造出一种与文章相互交融的意境,让读者受到感染,给人以联想、反思、领  相似文献   

10.
采访与写作。是稿件成功与否的前提。而在“采”与“写”的问题上,新闻采写初学者最需要下功夫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散文一直被称为“文艺的轻骑兵”,是一切文学模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最不拘一格的写作形式。散文讲求谋篇布局的结构艺术,讲究诗一般的意境,讲求文采,要求语言优美,如抚弦美曲,娓娓动听;要求行文生动活泼,光彩照人。如果将新闻评论与散文“联姻”,从而把大道理说得优美动听,就能“优生”出更好的评论作品来,就  相似文献   

12.
詹燕 《新闻与写作》2001,(12):34-34,35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公文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行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但不少单位和部门的办文人员由于不通晓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等规定,撰写公文时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文不规范、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公正性。下面将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作些浅析以引起注意。 1、上行文没有签发人。新《办法》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姓名。”这样,一来主要领导可以对文稿进行最后的校准把关;二来…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生活是绚丽多姿、纷繁复杂的,而新闻报道就其性质和篇幅来说,又总是有限的,它只能够反映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一块礁石”、“一朵浪花”。新闻记者总是选取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素材,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例,在其表现形志上总是不全的。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要以反复提炼的新闻素材的“不全”达到“完全”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是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却经常将“报告”写成“请示报告”。这是对“报告”这种公文写作知识了解不够。因而,有必要研究报告写作的有关问题,才能按照报告写作规律,写出符合要求的报告。 一、报告的性质、作用、分类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及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有时又称“情况报告”或“总结报告”。报告,在其性质上主要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下情,供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指导工作、正确决策之用。它一般不要求批复。 我国党政领导机关…  相似文献   

15.
公文写作对语言有独到的要求。公文写作离不开必要的语言知识。本文从正确把握语言的“精确”和“模糊”、有效避免语言歧义、重视词语的锤炼以及有效控制语言的简洁性等四个方面强调了注重学习语言知识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期增刊在封3刊载了清朝甘肃省西宁府大通县衙于咸丰、光绪年间颁发的“易知由单”和“门牌”照片各一件。为便读者了解这两种公文,特作简要介绍。一、易知由单,亦名“由帖”、“由单”。系我国古代公文名称。其产生较其他古代公文较晚,始于明朝正德初年,明朝统治者为推行税制改革的“一条鞭法”而创设的一个公文文种。“易知”,就是老百姓最容易知道的事项,也就是必须知道的起码的事情──纳税。“由”,念yu,即于。“易知由单”,就是征收田赋税收时发给粮户的通知单,同时也是粮户照单纳税的凭据,乡间肯吏无可额外征收,从官府…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要掌握和运用好细节性、现场感强的描写。我们所讲的“把读者带到现场去”就是通过精心采写,把人物或事件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镜头、瞬间展现给大家,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在采访过程中善于采撷丰富、生动、有现场感的新闻素材,而且要用心写作现场见闻,真实地把新闻现场“再现”给读者,使色、香、声、味呼之欲出.做到逼真显形,进而深刻传神。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传播过程就是新闻语言传递各种相关信息的过程,一件新闻作品就是多种相关信息的集合体,或者说是由若干信息构成的高信息形态。其新闻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两方面:一方面,新闻作品中一定要有足以体现新闻价值的信息量;另一方面,一定要让最具价值的信息在新闻作品中得到凸显。所谓新闻写作,就是记者对采访所获素材中各种信息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处理,从而实现信息含量、信息价值以及信息排序相统一的信息组合。  相似文献   

19.
徐文 《军事记者》2005,(11):18-19
吃新闻这碗饭,无疑思考和困扰最多的便是如何“抓个一碰就响”的典型问题,这不仅是展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境界.也是衡量其自身“功力”的一个标志。对于一个半路“出道”的人来说,谈典型的写作手法似乎有“不知天高地厚”、“班门弄斧”之嫌。近期,与同仁切磋交流,大多是有关“抓典型、写典型”的话题。如今的各类典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我们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但也要看到,有些宣传的典型在“火”过一阵后.便昙花一现了。个中的因素固然颇多,但报道典型能否运用“平民化”写作手法,是个不容忽视和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规范机关常用文体写作模式,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写作能力和技巧,调动广大干部对常用文体写作的积极性。提升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的写作水平,陕西省档案局馆在机关内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机关常用文体写作讲座及写作竞赛”活动,内容有“公文讲座”、“档案宣传报道”讲座、“档案论文”讲座和“档案史料编研”讲座。活动采取分期讲座、命题写作与评选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稿件和竞赛总成绩的分值以处室为单位累计,最终确定参赛处室排名。对参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