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的真实性规范了新闻写作必须作到语言的科学、准确,无论是叙事、状物、描写,都要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但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又明显发现,由于客观事物不间断的矛盾运动以及不同事物间的交叉性、包容性,记者有时又难以确定某事物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此在新闻写作中便应用了一些模糊语言。比如:1992年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的《保镖女俏傲金陵》中写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写作中运用辩证思维,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坚持全面地看问题。新闻评论既要看到事物的主流,又要看到事物的支流;既要看到事物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和侧面。许多广播新闻评论佳作的标题就努力做到  相似文献   

3.
新闻角度谈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新闻信息是记者对新闻事物的反映。按照事物反映新闻是新闻记者追求的共同目标,但墨守陈规、总是遵循传统的写作方式,往往跳不出旧新闻写作的框框,可读性差,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阅读报刊史可以得知,报告文学是从新闻衍化而出的,有新闻才有报告文学,其最初的物质基础便是报纸。为了满足读者对一些新闻事物新闻人物更加细致的了解,新闻工作者以文学结构、文学语言、文学手法,创造了这一魅力独具的新闻写作样式。同时,其与生俱来的真实性和社会性,又赋予这一写作样式与众不同的生命活力,并被大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6.
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浮华、夸张的语言随处可见,这些表面上看来属于遣词造句范畴的问题,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可信度,降低着新闻的真实性,腐蚀着新闻的“生命”。“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需要技巧,更需要警觉”。这里汇总了五条在新闻写作中需要警觉的准则,其中把主要篇幅放在了避免浮华、夸张的文风上。  相似文献   

7.
如何把新闻写“新”写“活”,这是新闻写作者人入关心的问题,也是新闻写作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把新闻写“新”写“活”,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需要选好新闻写作角度。本文简要介绍几种选择新闻写作角度的方法。一、平中见奇法所谓平中见奇法,就是从平凡事物中,发现木平凡事物的写作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多如牛毛,而奇特的事物则凤毛激角。许多事物看似平凡,但就在这平凡之中却孕育着不平凡的东西,看你是否独具慧眼,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东西来。1992年1月24日,《贵州邮电报规发了一篇消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上篇介绍了新闻中人物形象的写作,接着谈谈事物形象的写作。所谓事物形象,即把报道的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这也是写活新闻应当运用的一种手法。新闻中只是叙述事物,难免空泛、抽象、干巴,如把事物的形象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见其物,自然会增强可读性。请看,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陕北有煤海》一则消息的写作: 记者新近去陕西北部的神木、府谷等地采访,所到之处几乎都见到了煤,简直像是走进了煤的海洋。在许多村庄,我们看到农户门前屋后堆放着煤,大大小小的矿点放着煤,有些  相似文献   

9.
背景材料在消息写作中是经常被采用的.用得好,它与新闻事实紧密结合,成为消息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消息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一般说来,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了,读者看后即能理解。然而,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它们各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又与其它事物互有联系.为了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实了解得更为深入、全面、清楚,在写作消息时,常常需介绍与新闻事实有  相似文献   

10.
在已出版的新闻论著中,讲到新闻品种时,很少提到对比新闻。其实这一新闻形式早就存在,近年来经常见诸报端。颇受读者欢迎,充分显示出对比新闻的优势和魅力。所谓对比新闻,就是作者有意识的把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实。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加以比较;或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展示出来,互相映衬,突出矛盾,明确是非,以此来表达主题思想。对比新闻写作的客观基础,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作者运用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寻找事物之间的种种异点。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只有了解事物的相同点,才能认识事物的共性;知道事物的相异点,才能区分事物之间不同的个性。作者对新闻事件和人物进行对比,既要注意到事物的个性,又要把握住事物的共性,才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事物,揭示其本质。从对比新闻的结构看,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比的根据,即进行对比的两个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体裁,新闻写作必须遵照五要素("五个W")的要求。然而,一切事物都在与时俱进,新闻写作五要素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如何解读新时代新闻写作五要素的新内涵,是当下各种媒体(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新闻写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新探索、新研究、新诠释、新解读。力图为各种新闻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理性思辨与写作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所谓新闻细节,就是在新闻写作中为了更好地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而选择的真实、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的细微部分。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述,以达到具体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特色,人物个性,增强文艺艺术感染力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消息的写作往往强调客观地叙述事实,文字要求简短,主张精炼地概括。而如  相似文献   

13.
写新闻离不开数字。打开每天的报纸,几乎每篇新闻里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数字。有人这样说:“数字好似油彩,可以使新闻须眉毕现,神采飞扬;数字又如陷阱,有可能毁掉新闻的生命。”可见,在新闻写作中,如何巧用数字,大有学问。综合一些优秀新闻作品提供的经验,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直接对比,揭示本质对比是分析事物的方法之一。有对比,才有鉴别,才能显现出事物的变化,揭示事物的本质。新闻中使用数字常见的对比法,包括纵比和横比两个方  相似文献   

14.
新闻视角是一种客观存在 大凡写文章,动笔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文章视角。如果没有找到合适角度,写作就会失去方向感。新闻写作也是如此。事实说明,新闻视角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新闻写作的规律所在。在这个世界上,由于每个人的工作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差异,生活经历和背景不一样,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因此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个事物,观察事物的出发点不一样,所形成结论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人和事物都是一个多面体,这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5.
田永杰 《青年记者》2007,(20):62-63
角度,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是记者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的侧面,从一事物同它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去报道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闻写作要讲究语言的正确、规范、科学,无论是叙事、描写,都要正确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来不得半点虚夸。然而,由于客观事物不间断的矛盾运动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兼容与转化,记者要在匆忙的瞬间很难迅速确定事物的性质、范围,特别是难以对事物作出量化的判定,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就要不可避免地应用模糊性语言。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事物总是在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中发展的。质变往往具有质的规定性,使事物处于比较清晰,相对固定的状  相似文献   

17.
新闻在于发现,只有发现新闻才能写作新闻。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说:“‘发现’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新闻发现就是把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的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8.
逄金一 《青年记者》2008,(11):35-36
新闻写作不重视细节的作用,在新闻写作实践中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不同点所在,也是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所在.但是,若说新闻写作在本质上是排斥细节作用的,却又找不到理论上的依据.笔者浅陋,所看过的几本新闻专著,讲写作,大都是强调简洁又简洁,崇尚凝练又凝练,对细节的作用强调不够.  相似文献   

19.
谈谈模糊语言在东西方新闻写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瑶 《新闻记者》2000,(11):78-80
准确、简洁是新闻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新闻 工作者在新闻语言方面追求的目标。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①从60年代起,新闻写作学中还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精确新闻学,它提倡运用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以求更为准确地描述新闻事实。然而,在新闻实践中,由于客观事物不间断的矛盾运动、不同事物间的交叉性、包容性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等等原因,事物与事物之间、过程与过程之间往往没有绝对的界限,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边界不明的一种过渡状态。因此,仅仅依靠精确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孔声 《新闻世界》2008,(9):127-128
新闻写作在表达方式上要有两种——陈述和表现。目前,我的新闻写作主要运用陈述的方法,而于表现的方法,则重视不够,运用不复对于新闻写作而言,单纯的陈述方爿多多少少限制了人们对事物的表达,缚了形象思维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损害了行丈的节奏效果。因此,在新写作中,记者在掌握好陈述的方法的时,应当重视并运用好表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