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所具有的女性意识是以前文学作品很少触及的,她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抗争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关汉卿所处的特殊的时代环境和文人边缘化的社会环境是促使他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但由于他自身的男权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其女性意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关汉卿是我国戏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曲作家。他在杂剧中塑造了一大批形形色色、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更使他的剧作锦上添花。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中,描写最多的是女性形象,其中有思妇、有弃妇、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天真烂漫的少女以及技艺高超而又生活痛苦的女艺人。他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本文就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研究,对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都散发着女性独立自尊的光辉。她们往往能为了维护爱情和自尊,积极地与封建势力斗争,甚至甘愿牺牲性命。本文从关汉卿的几部较为重要的杂剧出发,分析这些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窦娥与谭记儿作为关汉卿杂剧中的两位年轻寡妇,都受到黑暗社会的欺凌与压迫,却有着一悲一喜两种命运与结局。二人对贞节观念的不同取向是造成她们命运落差的主要原因。同时,作为女性,她们又有着各自的人生向往和追求。通过窦、谭两住寡妇形象的塑造,也正体现了关汉卿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双重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体概说】中国的戏曲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到元代形成了“元杂剧”。元杂剧把音乐、歌舞、表]、念白融于一体,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兴盛,使元代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两百多名,有记载可查的杂剧剧本有七百多种。元杂剧从很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大众反抗压迫、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关汉卿是元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杂剧,现存的还有18部。关汉卿的杂剧大多表现了下层妇女的苦难和斗争,歌颂了她们的机智和勇敢。他的代表作《窦娥冤》是元…  相似文献   

6.
关汉卿的杂剧代表着元杂剧辉煌的成就,他的剧本渗透着浓浓的女性关照,凸显着元代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敢于冲破旧樊篱和改变自身命运。《救风尘》《望江亭》和《窦娥冤》三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赵盼儿、谭记儿和窦娥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她们被社会所逼,被政权、族权、父权、夫权所逼,敢于控诉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敢于追求爱情,敢于维护自身的尊严,具有光辉夺目的魅力。本文主要对关汉卿杂剧《救风尘》《望江亭》和《窦娥冤》三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赵盼儿、谭记儿、窦娥的身份意识的觉醒探析,进而深入剖析女性觉醒带来的社会意义,总结这种意识的进步和局限。  相似文献   

7.
关汉卿以其杂剧在元代曲坛上奠定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关汉卿和以他为代表的元杂剧在中国戏剧史上是突起的奇峰。”“关汉卿的主要文学成就还是杂剧方面。”事实上,关汉卿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卓越的散曲作家。但  相似文献   

8.
关汉卿杂剧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其剧作一再替女性发出备受压迫的心灵呼声和不甘示弱的精神呐喊,这在以男权为绝对主导的文学发展史中是难能可贵的。关所处的特殊的时代环境和文人边缘化的社会环境固然是促使他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但是这种女性意识更具有之前和之后作家没有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9.
关汉卿是元杂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家。他的杂剧创作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这些人物身上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中国传统化中的女性观、关汉卿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境遇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关汉卿杂剧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卿 《陕西教育》2009,(1):80-80,79
在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中,描写最多的是女性形象,其中有思妇、有弃妇、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天真烂漫的少女以及技艺高超而又生活痛苦的女艺人.他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汉卿是上承<诗经>、下启<红楼梦>的一位突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者.  相似文献   

11.
关汉卿杂剧中有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似乎至今尚未引起应有注意,就是在以婚姻问题为内容的喜剧中他常以捉弄之法写人物,解决戏剧矛盾;而在描写和恶势力、和敌对势力斗争的正剧中,又常以愚弄之法写被压迫人们和恶势力的斗争,并在这当中表现出嘲弄之情。这一切都是由于他对被压迫人民的爱,对恶势力的恨。这一艺术手法是关汉卿杂剧最基本的艺术手法之一,表现了他独具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2.
一 关汉卿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对他这样做的原因,前人曾有不少的推测,现撮其要者,略述如下。 谭正璧曾认为,“大约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他常和妓女优伶们生活在一起。因而很熟悉她们,而那些女优们很可能来自各式各样的社会阶层;一是当时杂剧的演出,可能都以女性为主角,而观众也偏好看女角主演的戏,正同现代的越剧一样。” 赵景深认为,关氏“在剧院中是个老门槛,一切技艺都十分精通。就因为这样,他  相似文献   

13.
在元代众多的杂剧作家中,女真族作家石君宝在以《秋胡戏妻》为代表的三部婚恋杂剧中塑造了三个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但有元代婚恋杂剧中一般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美丽善良的特征,更可贵的是,在她们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斗争精神和民主自由意识。这是时代赋予她们的特征,同时也与作者的思想、民族出身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4.
关汉卿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为人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群体分为三类:“辣妹”组合类型,柔中有刚类型和软弱卑屈类型。关汉卿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终于使他成为元代护卫人性、人道的“一时之冠”。  相似文献   

15.
关汉卿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为人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群体分为三类:“辣妹”组合类型,柔中有刚类型和软弱卑屈类型。关汉卿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终于使他成为元代护卫人性、人道的“一时之冠”。  相似文献   

16.
关汉卿散曲与杂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汉卿的散曲与他的杂剧在思想倾向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他的散曲常常能够突破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念 ,而他的杂剧在主题上则显得相对保守。这种现象的出现 ,与关汉卿的杂剧创作思想 ,逐渐成熟的中国俗文学叙写范式 ,当时文人独特的创作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初为杂剧之始”的关汉卿,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杂剧剧本,而今流行在世的元代杂剧剧目七百三十七种中,关汉卿的剧目就占了六十种以上,保存至今的全本元杂剧有一百六十种,而关汉卿占了十八种,在有姓名可考的二百四十一个元杂剧作家中居首位。  相似文献   

18.
明初的贾仲名评关汉卿的杂剧说:“珠玑语唾自然流”(《凌波仙》吊词),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关汉卿杂剧的语言特色.这种特色充分地体现在杂剧《窦娥冤》这本戏中.本文仅就中学语文课本选的第三折,谈点粗浅看法.元人杂剧的语言,有一个总的倾向,前人以“本色”一词来概括它.最能代表本色语言的,当首推关汉卿.本色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三世纪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就是关汉卿。他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要早两个多世纪,作品比莎士比亚多一倍。一九五八年,关汉卿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在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的大会上,陈毅副总理称赞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艺术家”,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关汉卿,晚年自号已斋叟,或称一斋叟,汉卿是他的字。他是什么地方人呢?据清代著名史学家邵远平的《元史类稿。文翰补遗条》说:关汉卿是“解州人,工乐府,著北曲六十  相似文献   

20.
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以他题材广泛的杂剧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向封建制度发起了直接正面的挑战。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他的以《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代表的一些散曲看到他与封建社会进行的曲折的嬉皮士式的斗争。对于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不伏老》是关汉卿放荡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人认为这首散曲是表现他不畏艰险、顽强从事杂剧事业的坚定誓言。其实它有着更深的意蕴。的确,《不伏老》几乎字字不离花柳,句句不少风流,乍看起来确实像风流浪子久历烟花风月的自供。毋庸讳言,关汉卿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