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创技术是关于“原型”的系统知识,是R&D推动并产生的,它既具有从实现技术垄断到实现市场竞争性龚断的巨大的获利前景,又具有较高的开发风险。因此,需要有保护其研发的制度安排,激励其研发的公共政策,引领其研发的大型企业,以及支撑其研发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2.
原创技术是关于“原型“的系统知识,是R&D推动并产生的,它既具有从实现技术垄断到实现市场竞争性龚断的巨大的获利前景,又具有较高的开发风险.因此,需要有保护其研发的制度安排,激励其研发的公共政策,引领其研发的大型企业,以及支撑其研发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药研究的终极目的之一是通过创造新的医学技术来改善人类的健康.在其中的药物开发领域,“金字塔尖”是原创药.它靠原创技术形成的知识产权垄断获取价值的大部分.很多原创药的源头来自于学术界的基础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可以作为很好的范例.它是干细胞和发育相关的核心信号通路之一,并和多种癌症和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1 980年,诺贝尔奖得主Christiane Nü sslein-Volhard博士和Eric F.Wieschaus博士发现并命名这个生物信号通路.此后,哈佛大学教授Andrew McMahon博士首次发现了哺乳动物中的Hedgehog同源基因.另一位哈佛大学教授Lee Rubin博士则把这一发现转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针对该信号通路的靶向性抗癌药物Erivedge (first in class).该药物201 2年初获得美国药监局的批准,引起业界轰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后,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开放的、竞争性的市场。市场是无情的,又是公正的,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家要解答的核心问题。每个企业家都希望自己取得对市场的垄断地位,同时又希望打破对手的垄断。垄断主要包括资本垄断和技术垄断,而依靠技术优势来垄断市场,越来越凸显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技术垄断必须要做两件事:一是开发出优势技术;二是运用法律排除他人对这种优势技术的使用权,这可通过获取专利权、商标权和或保护技术秘密的方式实现。当希望打破对手的技术垄断时,同样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5.
原创技术与技术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眼于原创技术与技术贸易的关系,深入剖析了原创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属性,探讨了原创技术对于技术贸易的作用和意义,并从技术贸易的角度,讨论了关键性技术和实用性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就是自主创新。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相当多的国家课题经费投向了所谓的战略技术领域,以期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提出了在市场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今天,技术变化层出不穷,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并不等于自主创新,没有垄断的创新是真正的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在他人已经垄断技术的基础土可以进行大量改进性、结构性、工艺性的创新。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垄断所有产业发展的技术。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因此,开发自己的技术,有效地利用他人的技术,是赢得创新竞争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以价值性作视角,将创新本体区分为科学发现创新、技术发明创新与产品创造创新三个环节.所谓原始创新由此区分为3个层次,增加了产品原创的内容.在界定产品原创的概念并比较三层次原创的差异后,发现产品原创对创新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对我国重视产品原创战略地位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摘:PCR技术是对我们生活影响很大的颠覆性创新,基于具大的市场潜力,国际著名公司进行了专利垄断的战略布局和实施,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利分析,对于PCR技术垄断巨头RACHI的专利布局的方式和垄断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从而解析该公司巨资买断专利和后续布局点专利的价值,说明后续巨额专利费的来源,同时解释了正是因为垄断策略布局而在原理性革命推进中,垄断专利策略失效和后来专利居上专利蛙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成为决定企业与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技术领先者具有垄断动机。在当今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技术发展策略.才能突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实现我国技术的迅速发展呢?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认为适当的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联盟有助于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从而突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形成以创新促引进,以引进提升创新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记者采访报道了几位全国政协委员对发明人曹培生研究员“非线性振动临界萃取技术和装置”的原创技术的高度关注。一年后的今天,这项原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依然牵动着委员们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