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唱歌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认为将听与唱、视与唱、舞与唱、说与唱、写与唱五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唱歌曲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次教师讲坛上,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精读与泛读"的讲座引起我的思考:如何在新教材歌曲作品多、一学期无法深入完成的困境前,有效进行学科"嫁接",积极探索小学音乐歌曲教学中的"精唱"与"泛唱"?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重新审视了小学音乐的歌曲教学,并进行了用"精唱"与"泛唱"共奏音乐课堂纯美和声的实  相似文献   

3.
教研活动时,耳边会不时听到老师们困惑的声音:“新教材的歌曲作品太多,一学期无法完成所有的歌曲教学!”“歌曲教学不难,难的是不知该如何深入下去?”这些声音引起我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思考。大家都知道,语文和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精读”和“泛读”课文,那么我们的音乐课是否也可以有“精唱”与“泛唱”歌曲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本学期,我将自己所任教的第十册教材中所有歌曲进行了“精唱”与“泛唱”分类教学的尝试,发现不但能顺利完成本册的歌曲教学任务,而且在音乐课上歌唱成了我和孩子们莫大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课中重要的内容,原有的模式就是发声练习,教师教唱学生学唱。教学中缺乏变化,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的某些现象1.我曾经在教《谁唱歌》一课时,一名学生向我告状:"老师,我同桌总在那里瞎唱,跟老师唱的歌词不一样。"为了不影响教学秩序,我便瞪了他一眼,让他学着我唱。课后,我把那位学生请到身边,无论我怎么鼓励、启发,他就是不唱他瞎唱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教学本应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而且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但现实却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扮演了唱"独角戏"的角色,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任你老师讲得激情飞扬,学生仍是神情木然,一堂课就看老师一个人在表演.这种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想见.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不唱"独角戏"呢?先来看看造成唱"独角戏"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教学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我用《乌鸦反哺》的故事自然引出了歌曲.同学们认真地聆听了整首歌曲,抒情优美的旋律和琅琅上口的歌词,歌唱了小乌鸦关爱生病的妈妈的动人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孩子们,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我趁热打铁进入教唱环节,孩子们边唱边表演,很快学会了这首歌曲.进入即兴表演阶段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上台表演小乌鸦.  相似文献   

8.
教研活动时,耳边会不时听到老师们困惑的声音:"新教材的歌曲作品太多,一学期无法完成所有的歌曲教学!""歌曲教学不难,难的是不知该如何深入下去?"这些声音引起我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思考。大家都知道,语文和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精读"和"泛读"课文,那么我们的音乐课是否也可以有“精唱”与“泛唱”歌曲呢?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妨唱点“插曲“.唱“插曲“表面上看似远离课堂的闲话,但实质上并非如此.它与教学内容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收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的效果.我经常根据教学需要穿插相关内容的介绍或讲述,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严密性和趣味性,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将音乐传统歌唱教学与现代歌唱教学进行比较、思辨的方法,强调要切实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教唱与歌唱、内容与过程、过程与结果、合唱渗透与歌唱教学、放与收等关系,以免走进歌唱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王美娟 《考试周刊》2014,(41):179-180
正音乐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复制全部的生活现象。情感性是音乐的主要旋律,音乐刻画的是人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反应,它表达人在某种情景下的情绪活动,而不是刻画现实生活本身,据此,音乐听唱教学必须依据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使学生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产生情感共鸣,以帮助学生体会与音乐情绪相吻合的心境。在以小学生为主体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听唱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认为,以听唱为切入口,可以有效实施(多角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唱读”现象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现就如何避免“唱读”谈一些看法.一、避免拼读习惯的负面影响.在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读准者节,往往先要求学生将音节分解为声母,韵母读一读,然后声韵相拼,拼读时声音拖得很长,尤其是韵母的读音拉得更长.长此以  相似文献   

13.
声乐艺术,是以声动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在声乐教学中,要突出“轻”、“情”、“美”。所谓“轻”,就是引导学生不论视唱还是练唱,都采用轻声唱。这种轻声唱,由于声音感觉量不大,呼吸平稳,气息流量小,支托感强,有利于以气息支持声音,发音位置高而且集中,较纯净,符合变声期学生嗓音的特点,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高、音准。例如,教《蓝花花})这首陕北民歌时,以前总有部分学生唱不出这首民歌婉转悠扬的陕北情调。为此,我在教学中纠正学生扯着嗓子喊和硬着喉咙唱的不良习惯,指导学生轻唱。这样,学生既听清了自己练唱…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是一个多层面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而“听”与“唱”则是这多层面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唱”与“听”是相辅相成的。在高中音乐欣赏中既要重视学生的鉴赏,更应注重教师的范唱和学生的歌唱体验。  相似文献   

15.
高职钢琴边弹边唱课教学,是高职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边弹边唱课与乐理课、视唱练耳课、和声课、合唱指挥课、声乐课、钢琴即兴伴奏课等基础课都有相互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搞好钢琴边弹边唱课的教学,一是能提高以上各基础课的教学:二是能培养合格的各类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如何搞好高职钢琴边弹边唱课的敦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器乐进课堂的契机,运用“唱—奏”互动教学法,能有效地解决小学合唱教学中的问题。合唱教学最需要解决的,也是  相似文献   

17.
《我的好妈妈》是一首颇受幼儿喜爱的歌曲。可是有一次,唱完这首歌之后,一个幼儿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不唱我的好爸爸呀?”是呀,为什么老唱“好妈妈”,不唱“好爸爸”呢?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是学生们很喜欢的一门学科,他们都喜欢在课上唱唱跳跳,说明唱歌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如果老师把一节唱歌课弄得既沉闷又死板,那学生如何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呢? 一、妙用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歌唱的欲望 1.听唱法.听唱法不是简单的听一遍、模唱一遍,也不是反复模唱,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景——安静聆听——轻声模唱”的方法,在学唱歌曲之前引导学生,为学生创设安静的教学环境,教会学生学会安静的听音乐,学会安静的感受音乐,进而欣赏音乐,陶冶心智.如在学唱《小纸船的梦》前,我首先提问:“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相似文献   

19.
一次,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在同剧作家汪曾祺切磋剧本唱段安排时说:“不该唱的时候去唱,比该唱时不唱,还令观众难受。”马连良说的是京剧艺术,但我觉得这对做班务工作的同志同样适用。我们有一些班主任,特别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同志,责任心很强,能整天沉到...  相似文献   

20.
唱歌     
《小朋友》2006,(9)
1.卡卡和同学们在一起学唱歌。你也试试:都唱得不错,谁站起来唱给大家听听?3.你赞成她的想法吗?哇,站起来唱,太、太、太不好意思了!老师说大家都唱得不错,我再唱大家也不会称赞我。不唱,不唱。2.听了老师的话,你会怎么做?7.你愿意唱给大家听吗?来,唱吧,唱吧:4.你赞成他的想法吗?我要唱,让大家听听我的歌!5.你赞成他的想法吗?6.你赞成他的想法吗?也许别的小朋友唱得比我好,我要唱的话会被笑话的。我不唱。唱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