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就在于让人高效地工作;管理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就在于让人愉快地工作。学校是“人一人一人”的系统,它的管理主体、客体是人,目的是培养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都要求实行人本管理。所谓“人文化”,就是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发展教师,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和开发潜能的机会,尽一切办法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现在不少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这当然是对的。校长在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应该对教师予以高度关注。有句话叫作“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教师的生命在学生之中”,所以,校长应以教师为本,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历来片面强调个人为社会服务,片面强调为人类作贡献,似乎追求个人的幸福是耻辱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与管理》2006,(3):F0002-F0002
河北省武安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83年。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事为先、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质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明确提出“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三年终身受益”的办法目标;本着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宗旨,视教学质量为生命,把“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作为二中人的永远追求。  相似文献   

3.
盛行于西方国家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应用于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管理,其旨要在于,一切为了擎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深入了解、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广泛开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行为的标准。在向这个标准迈进的过程中,老思想、老观念、老方法不时与新课程的要求相碰撞。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会产生种种疑问,引发种种思考,做出种种尝试。有了疑问就有探索,有了思考就有实践,有了尝试就有成功与遗憾,  相似文献   

5.
所谓“人文化”,就是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发展教师,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和开发潜能的机会,尽一切办法解决教师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现在不少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这当然是对的。校长在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牢固确立“教育即服务”的观念,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百姓放心的学校”“做家长信赖的教师”。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树立“教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作为我国教育振兴与发展的奠基工程——“十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也将拉开一个新的帷幕。展望新一轮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进,需要我们对“十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作出前瞻性的思考,从而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反映人才成长规律、体现创新精神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总结“九五”,展望未来,“十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赋予五新的特征:一、新视觉面临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洗礼,作为奠基工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优势、赢得新发展提供了机…  相似文献   

8.
充分认识校本培训中心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校本”意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而校本培训中的“本”应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校自培基地为本,以学校教师的“教、学、研”一体化为本,以“外引—内用—网络”的师训资源为本,以学校特色为本。一、以学校发展为本学校的发展能为校本培训提供更好的培训条件,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从而促进校本培训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可以说,学校的发展与校本培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正…  相似文献   

9.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内涵和要素 1.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教学活动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是面向 2 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我区“九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 ,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素质教育质量为目标 ,坚持“研训结合” ,积极探索区域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路 ,不断地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宣传教育 ,转变观念转变观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终身教育”、“继续教育”虽然是社会进步、发达的标志之一 ,但作为一种新事物 ,人们对它的认识、接受、直到积极参与 ,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早先就知道著名的“市长教育家”朱永新,有幸在2005年4月听了他的报告,感受了他的新教育实验。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会让有理想、有抱负的教育者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他为新教育展示了美好的未来和前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新教育实验为什么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一切学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教育包含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全部,它是一个大概念,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也要关注教师,关注一切和教育有关的人。新教育实验为什么强调为了人的一切而不是学生的一切,新教育实验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教育理念,落脚到具体办学实践上,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和实现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学校的一切人员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教改的关键是教师,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积极性,学校的工作才能做好,育人的任务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已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新宠”。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都在强调生态课堂的构建,即以“为了一切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工作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学中不仅要提高优等生的成绩,更应该注重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职业学校改革的深入,迫切要求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在教学观上,应改变教师为主体的单一主体观,确立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的双重主体观。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指导下,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和为了一切学生的“三个一切”观念。在课堂上,教师绝不能为完成任务而赶进度,进度必须服从于质量,教师应克服“任务观”,树立质量观。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学”。打破教学中的教师、课堂和教材“三中心…  相似文献   

17.
还给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就是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宗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四个还给”。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参与,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使人能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灌输原则。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要了解和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引导和满足人的合理需求,讲究和创新工作方法。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增强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哲学中“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近年来,我校以“和谐办校”为工作方针,确定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生工作理念,合理配置各类教育因素,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颖 《中学文科》2007,(4):49-49
“六环节教学法”要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推向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角,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着诱导学生做到“五动”(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耳)去获取知识,实现“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学思结合 、以诱促学、以导达思”,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