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向大家介绍“带系数等积式”的一种新证法——系数变换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等积式改写成比例式,并将系数作适当变换,使之成为所求证比例式的内、外项或前、后项的系数,然后通过证三角形相似推出其结论.这种方法为证明及添置辅助线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能很快找到证题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证明线段等积式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的难点.当等积式中有一项的系数不为1,这就更增加了证明的难度.如何处理式中不为1的系数,这是证题的关键.本文介绍一种根据数字信息,证明带系数线段等积式的方法. 例题已知 PA、PB与⊙O相切于A、B两点,AC是⊙O的直径.求证:AB·AC=2PA·BC. (2002年湖北省襄樊市中考题) 分析:先将求证等积式中的系数“2”作如下变换(转化成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中,利用面积法进行计算和证明,常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方便.在运用面积法证题时,主要是运用等积变换定理、共边定理及等角定理.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求多面体的体积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由于任何一个多面体都可以看成由若干个三棱锥组合而成,故求多面体的体积均可以化归为求三棱锥的体积;而求解有关三棱锥的体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通过等积变换,把原问题化归为求容易求出底面和高的新三棱锥的体积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思路自然且容易操作的等积变换法一“追寻理想底面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等积变换是指不改变图形面积的大小,只改变图形形状的几何变换.我们常用“同(等)底等(同)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进行等积变换.利用等积变换,可解决一些图形面积的计算和证明问题.其图形特点可分为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6.
有关比例式和等积式的证明题,向来是平面几何中的“重头戏”.这类题综合性较强,证法灵活多变,对此,同学们颇感棘手,其实,只要掌握下面三句口诀并能运用它们来分析证题思路,这类证明题还是容易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转化图形的方法有等积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折叠变换等,其中等积变换是好方法、好“帮手”.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从面积的角度审视一些图形关系,通过面积的数量关系转化图形,借助中心对称进行剪拼,利用平行线实现等积变形转化图形,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新教材引入向量内容,为我们解决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不等式及函数等诸多领域带来全新理念,比如用传统方法:“作、证、算”或“等积法”求空间距离时不易解决的题目,在“向量法”中都得到很好诠释.用“向量法”求空间距离可回避找垂线——特别是不易确定垂足的垂线.又因为空间中的线面距离、面面距离可转化为点面距离来计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不少高等数学的内容,如“矩阵与变换”等.有时用这些高等数学的知识重新解读初等数学的内容,会获得一些新发现.本文先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表示成矩阵形式,然后对矩阵取行列式,就自然得到了积化和差公式与和差化积公式,还能获得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相等问题、线性关系、正交分解关系、坐标、数量积、向量积求面积、混合积求体积和证三元分式不等式等问题利用向量来证题,能达到简洁、迅速之效。  相似文献   

11.
证明比例线段或等积式,都会遇到确定相似三角形的问题.一般地,确定相似三角形h以下几种方法:一、由比例式或等积式运用“三点定形法”确定相似三角形例1(1997年无锡市中考试题)如图1,AD、CE是△ABC的高且它们相交于H.求证:AB·CD=AD·CH.分析要证AN·CD=AD·CH,只须证ABAD________,,_。_示一天.AN、AI)和CH、CD分SIJ是凸ABDCHCD“—”‘——”一、v~/,/J,J。-。—一和西CHD的两条边,因而只须证凸W_。。。r_。,ABADI、、、,。ABCHm凸CHD.由于生一失也可写作生一兰,因—“…  相似文献   

12.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即通过融“岗”“赛”“证”要素于“课”,增强育训融通课程目标、内容等的兼容性。高职院校需转变落后的课程理念,明确“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影响及内涵,加大“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改革力度,围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将相关政策措施融入实际工作中,系统化整合融通课程资源,深化产教融合等,使“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得以实现。文章以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核心,针对其发展历程、内涵、路径展开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开辟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执行新《课标》中的几何内容时,很多教师提出要补充几何知识,尤其是三角形全等的知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题”.  相似文献   

14.
杨树达先生《论语疏证》或以史事证《论语》之文,或引周秦两汉三国经、史、子书文辞、取义与《论语》相类者广《论语》之义,陈寅恪先生以为开治经新途。笔者据《论语疏证》,总结“治经新途”之体例若干,并对其操作做出归限。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求阴影部分面积的中考题层出不穷,有些可以直接求解,但更多的却无法直接求解.当然间接求解的方法很多,如割补法、全等变换法、相似变换法、等积变换法等.现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为例,谈谈全等变换法在求阴影部分面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探求结论是等积式(比例式)的几何证题时,若能根据题设和图形特征,恰当添加辅助线,巧构相似三角形,可迅速找到解题途径.现略举几例加以析证.  相似文献   

17.
“双证制度”是沟通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生产制度的重要纽带,实行“双证制度”的关键是开发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双证课程”。优质的“双证课程”资源代表了劳动力市场、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质量需求,因而具有导向作用和就业促进作用。本文阐明了“双证制度”的本质,初步界定“双证课程”的内涵,提出了“双证专业”开发的若干思路和职业学校选择“双证课程”资源的若干标准。  相似文献   

18.
放缩法表现了人们证明不等式的高度灵活性,在证题过程中无论是“放”还是“缩”都要恰到好处,而且这恰到好处中包含了较强的技巧性,为此本文归类举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变换这一近代数学的重要思想,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逐渐渗透于中学数学。前不久阅读了陈泽老师著《初等几何变换》一文,教益非浅。本文试图继续采用陈老师的思想对“初等几何”的另一变换“等积变换”作一讨论,以作《初等几何变换》的补充。一、等积变换的定义设有平面(或空间)内的一种变换,如果对于每一对对应的封闭图形A和B,此积(面积或体积)对应相等,则这种变换叫做等积变换。其中图形A和B为几何图形,有时也可以为同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角形相似证明线段的等积式(或比例式)及角相等是几何证题中的重要内容,其关键在于寻找所需的相似三角形.下面介绍寻找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