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造句     
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一个用“格外”一词造句的题目。小明不会就问爸爸,爸爸想了一会说:“这么写吧:‘我们不能把字写到格外去。”’造句@任万良  相似文献   

2.
造句1.小明站起来念道:“我觉得用‘七上八下’造句很难。”2.小明站起来后这样念道:“今天老师让我们用‘七上八下’造句子。”有字为证1.小妹一本正经地说:“日历上写着明天大雪。”2.小妹一本正经地说:“台历上印着:十一月初四,大雪。”蚊子1.“这还不知道吗?因为它们在军营里受过军训呗。”2.乙同学听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这还不知道吗?因为它们晓得‘军中无戏言’嘛。”第二期最佳“笑果”解  相似文献   

3.
转折词语文老师让学生用“却”、“但是”造句,并解释道:“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个大弯。”  相似文献   

4.
今天,“长青”把“常青”告上了文字法庭。法庭辩论在法官词语先生的主持下进行。“尊敬的法官,”“长青”站在原告席上说,“最近,许多同学在作业里把‘万古长青’写成‘万古常青’。大家都知道,‘万古长青’是个成语,‘常青’混了进来,不仅侵犯了我的专利权,还破坏了我们汉语言的规范性。请您明断!”“冤枉啊!”“常青”辩解道,“法官先生,您一定知道‘四季常青’这个词  相似文献   

5.
一次期中考试,在造句项里有“苹果”一词。试卷考下来以后,师生反映都很强烈。有的说:“这次怎么让我们用‘苹果’造句?没学过呀!”有的说:“用‘苹果’能造句吗?再说,课文里也没有要求过,这不是超越《教学大纲》吗?”再看看卷面吧,用“爱戴”和“如果……就  相似文献   

6.
果然     
《初中生学习》2009,(12):39-39
老师:“小强,请用‘果然’这个词造句。”小强:“昨天,我先吃苹果然后喝冰水……”老师:“不行不行,不能这样造句!”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却”和“但是”两个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打比方解释说:“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一个大弯。” 冬冬“唰唰唰”地造了一个句子: “从我家到学校只转几个‘却’,而从我家到外婆家要转几个‘但是’。”转大弯与转小弯  相似文献   

8.
一天,“的、地、得”三兄弟碰到一起,它们唉声叹气,各自抱怨:有些同学看不起它们,在该用的句子中不用它们;而有些同学呢,想把它们派上用场,可又不会用,于是就把它们东拉西扯。“三兄弟”实在忍无可忍,就决定开个讨论会。“我们都是助词,作助词时都读‘de’,但在用法上是不同的。”“的”老兄迫不及待地说,“我是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词性的,如:美丽的风光、宏伟的建筑、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博大的胸怀等,这里的‘风光’、‘建筑’、‘任务’、‘胸怀’等都是表示名物的词。”二兄弟“地”等得不耐烦了,赶快抢过话头说:…  相似文献   

9.
教师正在给学生讲解“纷纷扬扬”一词。教师首先请学生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一个学生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飘洒得多而杂乱”。教师点头赞许,之后对大家说:“对这个词语的意思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它的要点有三个:一是多,二是乱,三是飘洒。符合这三个要点的事物,就可用‘纷纷扬扬’来形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纷纷扬扬’作口头造句。要求是:第一,要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一想描写哪些事物可以使用‘纷纷扬扬’,说得越多越好;第二,造句的内容前后不得重复,就是说后造句的同学不得再用先造句的同学已经说过的事物进行造句。”教室里…  相似文献   

10.
开心岛     
语法转换老师:"请把‘马儿跑了’这句话转换成疑问句。"学生:"马儿会跑吗?"老师:"正确!现在把它转换成祈使句。"学生:"驾!"造句老师要学生用"天真"一词造句。小明写道:"今天真热啊,  相似文献   

11.
造句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老师:“请用‘果然’、‘文学’这两个词造句。” 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做语‘文’作业,最后再做数‘学’题。 老师:“不对,重造。” 小明:“老师,你给我造造看,怎么就不对?””二衬种”材”二二“二材t林叶”时t”造句@任万良~~  相似文献   

12.
《王力文集·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概念足怎样变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米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跑’的概念,占代用‘走’字表示。”此说给教学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但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念演变过程来看.这是不当的。本人把占代“走”从“跑”到“走路”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三个时期:初变、渐变、质变。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个回合     
小将们,让我们冲进造句迷魂阵!造句迷魂阵歪打不正着的造句歪打不正着的造句丁丁造句总有点奇怪,像是通的,又像是错的。有一次,课堂上老师点他的名说:“丁丁,你用‘莫名其妙’给大家造个句。”丁丁想也没想,开口就说:“几十个同学一个班,老师偏叫我造句,我莫名其妙!”全班哄堂大笑。从此,“丁氏造句”成了同学中的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4.
幽默与漫画     
造句老师叫学生用“绠短汲深”造句。一个学生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就写道:“我的一位朋友能用‘绠短汲深’造句。”过了几天,学生取回作业本,只见老师在后面批道:“那么,请问你自己呢?”调虎离山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先睹为快老师:“什么叫做‘先睹为快’?”学生:“就是……就是先看看答案,然后再来回答,这样做习题就比较快。”说明什么老师:“如果你的裤子的一个口袋里有二十马克,而另一个口袋里有五十马克,这说明什么?”学生:“这说明我穿的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课间操     
《新作文》2006,(11)
zaoju造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老师要求同学们把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缩写成五百字,下课时小毕把作业交了。老师看后问:“你是怎么搞的,四十五米高的建筑物写成了十五米,六辆汽车写成了两辆,三个人写成了一个人?……”“我可是严格按比例缩写的!”小毕答道。gousi构思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要写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他来找我帮…  相似文献   

16.
小品二则     
姐妹“造句”晚上,电视就要开演了。突然,正在赶做作业的妹妹着急地喊了起来:“姐姐,用‘专心致志’造句怎么造?你快帮帮忙吧,不然就赶不上看电视了。”“啊?我刚才做的作业就有用‘专心致志’造句呀,怎么你也造这个句子?”姐姐一边问妹妹,一边把自己  相似文献   

17.
轻松一刻     
转大弯与转小弯语文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却”和“但是”两个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打比方解释说:“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一个大弯。”冬冬“唰唰唰”地造了一个句子:“从我家到学校只转几个‘却’,而从我家到外婆家要转几个‘但是’。”  相似文献   

18.
周震阳 《作文大王》2014,(12):22-23
弟弟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说话却很老到,用的全是“时髦词”。你听,弟弟一回家就朝妈妈“哇啦哇啦”地诉说着今天发生的事:“妈咪,我今天在幼儿园和小伙伴玩,一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真是太‘杯具’了!”妈妈瞪了他一眼,说:“什么‘杯真’啊?说话不着边儿。你看看你,几天前做的手工,到现在都没完工,赶紧把它完成吧!”  相似文献   

19.
今天,“长青”把“常青”告上了文字法庭。法庭辩论在法官词语先生主持下进行。“尊敬的法官,…长青”站在原告席上说,“最近,许多同学在作业里把‘万古长青’写成‘万古常青’。大家都知道,‘万古长青’,是个成语, ‘常青’混了进来,不仅侵犯了我的专利权,还破坏了我们汉语言的规范性。请您明断!”“冤枉啊!”“常青”辩解道,“法官先  相似文献   

20.
一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打扫”一词造句。学生甲说:“今天,轮到我们这一组打扫卫生。”学生乙表示异议:“既然‘卫生’,还要我们‘打扫’干什么!应该是‘打扫’教室和环境。”孩子们认为学生乙说的有理;老师则裁决学生甲的造句是正确的,劝勉学生乙不要“咬文嚼字钻牛角,望文生义读死书。”诚然,“打扫卫生”并非病语,其理由大抵有三:一是约定俗成。大家都说“打扫卫生”,不会产生歧义,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沿用下来,也就病语不病了;二是在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中,“打扫卫生”不是仅有的一例,诸如“养伤”、“养病”,皆属此类。“养”得“伤”,“打扫”“卫生”又何妨;三是50年代,关于“打扫卫生”曾经在语法界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专家学者已有定论,“打扫卫生”不应该列入语病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