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芳 《中等职业教育》2012,(18):14-15,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学生既有知识,不如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笔者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升能力,即授之以"渔场"。在语文教学中。这个"渔场"也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国古代老子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教育隐喻。"鱼"比喻为知识,渔则指方法。完整的解读是,教给人以知识,不如教给人以方法。这一经典古训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以形象比喻的方式,将"授知"与"授法"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中作出了自己的价值取舍,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为教育界耳熟能详的教育古训,延传至今,嗣响不绝,源自其所内蕴的深刻意涵和价值选择。授鱼,意味着教会学生知识,授渔,意指教给学生方法。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可受益终身。在"鱼"与"渔"的选择之间,显然后者更为根本、重要。这也是这句教育隐喻留给人的最重要的价值启发和理性选择。但仅有这  相似文献   

4.
学会学习是当今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理念。我国古代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世界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某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它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掌握这类  相似文献   

5.
大凡有识之士都深谙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哲理.得鱼,只能满足一时;得渔,才能享用一生.然而,当今社会越来越显现出"授渔教育"的局限性,笔者更认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之说.顾名思义,"渔场教育"是注重通过创设"渔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它重在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获得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体系不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所形成,而是在创设环境的体验中自内而外地"生长",从而获得多方素质的综合提升."渔场教育"正是体现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在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教学中树立"渔场教育"理念,灵活施教,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教给学生"学会"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面对茫茫的知识海洋,我们今天与其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的方法,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送给人鱼吃,不如教给人捕鱼的技术,有了捕鱼的技术可以自己捕鱼吃。教学也是这样,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了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浩  相似文献   

8.
英语学科对学生很重要,在第一节课上,教师要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教给人知识,不如教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古人的教学思想传承至今。它在揭示教学真谛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偏激和欠缺之处。授人以鱼,并非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还需悟其渔识。授人以鱼是教学的第一境界。教师教学首先教给学生基础的知识。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授人以渔之前与之中必然授人以鱼。授人以鱼是一  相似文献   

10.
<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改进前辈教育工作者"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而是用"授人以渔场"的全新理念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实施,为学生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他们在其中获得"鱼",学会"渔",体会捕鱼的艰辛和快乐。一、对生物"渔场教育"的解读所谓"渔场教育"是一种让学生在展示生命活力、呈现生活内涵、回归生态和谐的学习场镜中完成"自主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法国教育家朗格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放手,正确地指导和帮扶学生们学会自己学习,那样他们的思维活动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得以拓展。俗话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教给学生知识和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就是"鱼"和"渔"的转换问题。授之于鱼,不如教之  相似文献   

1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这是教育行家们早巳形成的共识。学生怎样自主学习,学什么,是我们教育工作应努力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标着力倡导的。现在,我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三境界     
教学有三境界——“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授之渔场”。“鱼”即知识技能的结论,是教学的第一追求;而“渔”即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渔场教育”是以场境创设为基础的“场境教育”,是“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与“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建构”为核心,构建“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态化”的学习场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冯运斌 《教育文汇》2013,(17):30-31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说教学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知识,而应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没错。但我觉得,授之以“渔”之外,更应为学生建设出一片探索和检验知识的“鱼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任务不单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自古至今已经形成共识的真谛。但在成绩成为最大利益诉求的基础教育阶段,如何让学生"鱼"与"渔"兼得,仍然是一个普遍的难题。语文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停留在问问答答、读读写写上,而应在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计鹏飞 《宁夏教育》2010,(7):118-1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7,(4):35-36
<正>鱼、渔、愉、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愉:授人以愉,不如授人以欲。教师不能直接给学生"鱼",要教会学生"渔",要愉快的"渔",更要有主动欲望愉快的"渔"。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教学思想家、教育哲学家杜威,反对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讲的就是掌握了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不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认为教给学生方法与教给学生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学  相似文献   

19.
王淑芳 《学子》2014,(5):45-46
正在我多年的小学教学活动中,深深地感到教给学生单纯的数学知识,不如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和习惯,就像古话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和认真听讲的习惯很重要,因为学生课前预习是他们自己进行质疑和探索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在上课前初步了解老师所要教的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不仅是指学生学会学习文化知识,还应包括学会生活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进而形成综合能力。其中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