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永朴 《教师博览》2003,(10):52-52
亿以上的大数表达法有三种。这是我国东汉时的《数述记遗》一书提出来的。一是上法:万万为亿,亿亿为兆,兆兆为京。这种自然系统,希腊的阿基  相似文献   

2.
一篇辞章,如就其内容成分而言,属于核心成分的主旨,无论表达的是「情」或「理」,都是「意」,而所用的具体材料,无论是「事」或「物(景)」,则全是「象」;如就其形成而言,乃结合「修辞」(个别意象之表现)、「意象(狭义、个别)」(个别意象之形成)、「文(语)法」(由概念组合为个别意象)、「章法」(意象之排列)与「主旨」(核心之「意」)、「风格」(由整体意象所呈显之审美风貌)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而这个综合体,一一可用「意象」(广义、整体,含狭义、个别)加以贯穿.而由于它们深深地植基于哲学(意以象尽)与心理(异质同构)之上,将主(意)客(象)体合而为一,以此形成有机之整体,而产生美感,因此可以这么说,辞章从头到尾是离不开意象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史记》鸿门宴中的「斗卮酒」和「生彘肩」,历来解释不一。过去有人认为「斗」字是衍文。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文。上云「赐之卮酒」,下云「卮酒安足辞」,此非泛言可知。」(《史记订补》)也有人认为「生」字有问题。梁玉绳说:「生」字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日语中的程度副词为对象,主要研究程度副词与文末叙法之间的修饰关系。经考察发现程度副词与叙法「る」(断定)、「た」(过去,完了)、「だろう」(推量)、「そうだ」(传闻)、「そうだ」(样态)可以共用,与叙法「ない」(否定)、「ろ」(命令)、「よう」(劝诱)、「ください」(依赖)不可以共用。除此之外,与叙法「か」(疑问)的共用关系不绝对。程度副词是介于句子的叙事成分与陈述成分之间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a(r)] 阿 a名词头(前缀,二563~#):(a)成特名,如「阿多」(粘在名前),「阿三」(排行前)、「阿李」(姓前),都带亲昵意。(中古语就这样,如三国吴志。吕蒙传『(鲁)肃扶蒙背曰……非复吴下「阿蒙」』当时人的小名常冠以‘阿’,如世说·豪爽「卿语‘阿’黑(王敦的小字)何敢不逊」南朝宋书·谢弘徽传「‘阿’客(谢灵运的小名)情而无检,……‘阿’多(谢曜的小字)标独解。」)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指南录后序》一文中,有处断句为「……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查阅《教参》,是将「出无可奈何」译为「实在没有办法」。显然,「出」字未译。再翻翻其它资料,大多译为「实在出于没有办法」,而将「出」字译为「出于」(即「由于」之意)了。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出」字的义项;①与入相对,②发出,③拿出、交纳,④出产,⑤出现、显露,⑥超出、超过。「出」字动词,而不是副词。因而  相似文献   

7.
西汉五铢钱铸造量问题之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汉五铢钱的铸造量问题,学术界答案不一,关键是因为对《汉书·食货志》中"亿万"的理解存在分歧。实际上,在汉代,"亿"指实数时,是表示"万万"之意,而非"十万"。"亿万"中的"万"是亿后之余数。西汉五铢钱铸造量当为280亿多,而不是2800亿。  相似文献   

8.
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大家熟悉和应用最多的一种记数法。在我国周代《易经》一书中,就有"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的记载,说明早在二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十进制。公元六世纪,甄鸾在注汉末徐岳所著的《数术拾遗》的书时,就用了"万万为亿,万万亿为兆,万万兆为京"的说法。我们知道,光在真空里的传播速度为每秒钟三十万公里。三十万也就是300000,可写成3×10^5(此为网络记法,表示3乘以10的5次方)。10的右上  相似文献   

9.
标点符号歌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圈圈「.」(句号)中间要停顿,圆点要带尖「,」(逗号)并列词句间,点个瓜子点「、」(顿号)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点「;」(分号)引用原话前,上下两圆点「:」(冒号)疑惑与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命令与感叹,滴水下屋檐「!」(叹号)引用特殊词,蝌蚪上下窜「」」(引  相似文献   

10.
<正>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大家熟悉和应用最多的一种记数法。在我国周代《易经》一书中,就有"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的记载,说明早在二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十进制。公元六世纪,甄鸾在注汉末徐岳所著的《数术拾遗》的书时,就用了"万万为亿,万万亿为兆,万万兆为京"的说法。我们知道,光在真空里的传播速度为每秒钟三十万公里。三十万也就是300000,可写成3×10^5(此为网络记法,表示3乘以10的5次方)。10的右上  相似文献   

11.
学贵有恒     
孔子对他的弟子提出的修养原则之一就是「有恒」论,这和「君子求诸己」是一脉相通的。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孔子感叹自己见不到圣人、善人这样第一等的人才,但是还想见到次一等的人才——有恒心求进步的人。虽然他们赶不上圣人、善人,但能够坚持如一而不中途而废;那种把没有说成有、把虚说成实、把少说成多的都是与「恒」相反的,真正做到持之以恒实在太难了。  相似文献   

12.
梁任公在《二戴礼记解题》一文中,谓《尔雅》为《礼记》“百三十一篇中之一篇或数篇,而大戴曾采录之。”他的主要根据是: 一据张揖《进广雅表》所谓“‘《尔雅》篇,叔孙通撰置《礼记》。文不违古’也。”二据臧庸《尔雅古注》序中列举汉代人引《尔雅》称《礼记》之文:“如《白虎通·三纲六纪》  相似文献   

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各种选本,将「辅三秦」释为「以三秦为辅」、「以三秦为辅翼」、「拱卫三秦」、「以三秦为畿辅」等;将「城阙」释为长安。今年第一期《文学遗产》发表丘良任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尚安事客!」课本注释:「还要门客做什么呢?安事,何用。」一些古文选读本对此句的注释也大体与课本相同。如《历代文选》注为:「还要宾客干什么呢?」《古代散文选》注为:「还用门客做什么呢?事,用。」显然,以上注释都将「事」训为「用」。将「事」训为「用」,古籍中未见例证。我倒认为莫若将「事」仍作「侍奉、供养」解。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贮疏》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一句里的「以」字,课本注解为:「以,这里用法较特殊,大致属于助词性质,没有实在意义。」我以为这个「以」字应理解成连词,用法与「而」同。自《经传释词》提出「以」、「而」互训后,各家虚词专著多已援引认可。古文中「以」、「而」互文的例证并非鲜见,尤以骈文中为多。既然「而」可连结状语和中心词(谓语),如「顺风而呼」、「终日而思」、「时时而间进」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材选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之一的《谋攻》熊。《谋攻》一篇中有「百战百胜」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之语。对「百战百胜」一词的解释。《辞源》(2175页)和《辞海》(4627页)均释为:「谓每战必胜。」《汉语成港词黄》(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的解释是:「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其实,「百战」是各有所指的,指一百种类型的战斗。即:计战、谋战、间战、步战、选战、骑战、舟战、车战、  相似文献   

17.
秀才读别字     
曩有一秀才,喜读书,然别字甚多。一日,适有友人造访,见而问之曰:「兄看何书?」答曰:「《水许》。」友人异之,曰:「书亦甚矣,然《水许]一书,实所未闻。请教书中所载,均为何人?」答曰:「有一李达。」友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掌故     
朱衣点头北宋嘉祐二年(一○五七年),欧阳修主持了全国性的科举考试—礼部试,留下了不少佳话。当时,受晚唐五代以来浮靡文风的影响,文坛上,险怪奇涩、淫巧侈丽的「太学体」文章风行。有鉴于此,欧阳修和范仲淹力倡诗文革新运动,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以匡挽时弊。欧阳修更是借主持考试之机,来倡导实施他的主张。在主持嘉祐二年丁酉科考试时,欧阳修将尚未知名的苏轼、苏辙兄弟举为进士,并将三次进京应试落第、却有真才实学的曾巩拔为进士,黜落了以写生涩险怪之文著称的刘几等辈。正如欧阳发在《先公事略》中追述的;「时学者为文,以新奇相尚,文体大坏。公深革其弊。一时以怪僻知名在高等者黜落几尽。「由于欧阳修的改革极大地触犯了那些擅长写「太学体」文章的考生的利益,公榜之后,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聚于欧府门前,待欧阳修外出之时。群起鼓噪,甚至连巡逻的街卒也不能将他们驱敞。然而,通过这次考试之后,「场屋(即科场)之习,从是遂变」(《宋史,欧阳修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人类正义之声”的交响乐——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近日在京首演。  相似文献   

20.
赐墙及肩     
这则掌故出自《论语·子张篇》所载子贡的一段议论。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人。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对朝中的其他官员说:「子贡比他老师仲尼要强些。」子贡从一个叫子服景伯的官员那里听到这话,便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