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无线电     
微波无线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发展起来的一个技术领域。由于它具备许多优越的特性和广泛的用途,因此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和注意。什么是“微波”? 大家知道,无线电是靠电磁波在空间的传输来进行工作的。从频率每秒15,000周一直到每秒3×10~(10)周(就是波是20,000米到0.01米)之间的电磁波都叫做无线电波。随着频率的不同,它的传输性能,也就有了显著的差别。一般把整个无线电波段,根据不同的传输性能,分成各种波类,如长波、中波、短  相似文献   

2.
雷达     
雷达,在科学上更确切的名称应当是“无线电定位”,它的意思是利用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无线电波(即超短波或微波)的“回声”,来测定目标(如飞机、船舶、坦克等)的位置。雷达是无线电技术中的一个年轻的部门,还是最近20年内成长起来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它是紧跟着无线电的诞生而诞生的。1897年,俄罗斯天才的发明家A·C·波波夫,在波罗的海舰队中试验无线电通讯的时候,发现了两艘军舰之间的通讯,由於第三艘军舰驶过它们之间而中断。当他  相似文献   

3.
李申生 《百科知识》2002,(10):13-14,20
顾名思义,“介观”世界是指介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过渡区,它的空间尺度在10~(-10)~10~(-7)米的范围内,因此可以认为是具有微观特征的宏观体系。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绝大部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10~(-10)米以下的微观世界和10~(11)米以上的宇观世界(当然,不用说在10~(-7)~10~(11)米范围内的宏观世界了),因此,介观  相似文献   

4.
人们用各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向天空发射,发现了高层大气中的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人们判定了在距离地面大约60公里以上的大气中,存在有好几层具有较密集的电离了的空气分子或原子的层次。这些电离层次,总称“电离圈”。它们能够反射或吸收无线电波,在无线电通讯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探测出来的电离圈中各个电离层有:D层、E层、F_1层和F_2层。在F_2层的上面,根据探测,还可能有G层存在(图1)。  相似文献   

5.
建材     
新型“夹心”玻璃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玻璃,它可阻止大部分的热量进入室内:如果办公室采用该玻璃,夏天房子内就不会象温室一样闷热了。这种聚合体被称为六硼化镧(lanthanumhexaboride,LaB6),科学家将这种物质的微粒作为玻璃的夹心(微粒直径为20×10-6到200×10-6米)。这种微粒比可见光的波长要短,但不会分散太阳光。这些颗粒十分分散,以保持透明度。当加入的颗粒只占玻璃总重量的0.02%时,  相似文献   

6.
固态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损伤、断裂是一类极为普遍的现象,是材料研究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百余年来,人们对损伤、断裂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涉及从微观到宏观整个领域。在微观尺度(<10~(-6)米),从原子到晶粒,属于材料科学范围;在宏观尺度(>10~(-2)米),属于工程技术范围,很大程度上基于经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  相似文献   

7.
多种效应的发现促进了非线性光学的快速发展。由于可以产生新频率的光波,光波混频效应在光通信波长转换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光波混频效应产生的影响和在波长转换、WDM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应用中所涉及到的难点做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一种大约相当于10个氢原子并列起来的长度,即:10^-9米=1纳米的神奇数字,将人们以米所作的计量单位缩小到10亿分之一,是人类在科技应用领域创造的最“微”的奇迹。以此技术打造的未来型“微武器”——驱逐舰、巡洋舰、航空母舰、坦克、装甲车、歼击机、轰炸机、各种导弹等甚至能装进孩子们的口袋里。届时,未来微战场的纳米型“微战争”将悄然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9.
张蜀新  彭子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70-673,688,689
1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开展沟通和交流。随着无线电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信号干扰问题,信息容易被截获等等。为了提高其应用价值,需要针对其缺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分析了全球无线电通讯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其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研究他米巴罗汀胶囊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米巴罗汀胶囊中他米巴罗汀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 mm×4.6mm,5μm),甲醇-水-醋酸(70:30:0.1),检测波长为28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他米巴罗汀在5~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2.
地球直径约为1.3万千米,但是频率为3赫兹到30赫兹的电磁波,其波长就会达到1万千米到10万千米!超过了地球的直径。这种极低频率的电磁波就像是电磁波中的巨人,小小的地球,一步就跨过去了!可以想像,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现     
外星人的智力(1961年)弗兰克·德雷克(1930~) 1961年,无线电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组织科学家们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班克国家无线电天文观测台召开了一个会议,主要议题内容是,无线电天文学家如何使用一台26米新型盘式望  相似文献   

14.
在赋予宝石美丽的诸多因素中,颜色是一个主要因素。凝重洁白的羊脂白玉、翠绿幽深的翡翠、艳若“鸽血”的红宝石、五彩缤纷的碧玺、色彩斑斓的欧泊,无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们在惊叹宝石的颜色如此美丽多彩的同时,也一定想探个究竟: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呢?什么是宝石的颜色颜色是具有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实际上,宝石的颜色是人眼对可见光的一种反应。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可见光只是一小部分,一般取400~700纳米(nm)波长作为可见光的范围,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可能会比其他人能见到的波长更长或更短一些,可观察到的可…  相似文献   

15.
宝光显现 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峨眉山的金顶则是人们“朝圣”的必到之处。相传在金顶峰上可以看到宝光闪耀。金顶峰海拔3077米,经常是祥云霭霭,彩雾纷纷,据传这里是普贤真人修行成佛之地,在早晨或傍晚,时常会遇到佛祖显身,在人眼前出现暗影,并且四周瑞气升腾,彩光环绕。这一奇景引得许多善男信女来此朝佛,络绎不绝,而且有些虔诚的信徒竟跳崖欲随佛而云,以至在金顶舍身跳崖的人不计其数。宝光并不是峨眉山独有的景观,在黄山、泰山、庐山,还有德国的哈尔兹山布劳峰上、法国和瑞士之间的汝拉山脉上,也常常出现类似的宝光。“宝光”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佛祖就是自己其实,被当作佛祖显身的影像就是自己的影子。道理很简单,人在太阳光一定角度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其他建筑物上会形成阴影,人动影动。如果人站在高山上,背后有阳光斜射过来,而人的前面又有浓密的云雾,那么阳光就会把人投影到前面的云层或雾层形成的屏风上。看来,山顶佛祖的圣影其实就是自己。“佛祖”圣影后的彩色光环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4~0.76微米之间,当障碍物或孔隙小于光波波长或与之差不多时,照射过来的光便会发生衍射现象。这时,阳光被分解为好几种彩色...  相似文献   

16.
光子     
大家都知道,光把能量运送到很远的距离。光的能量和实物互相作用,就成为了热的形式:被照射的表面就会变得热起来。这种能量的运送是怎样发生的呢?依照前世纪就已经建立的学说:光是电磁波,它用很高的速度传播着(在真空中每秒约300,000仟米)。有许多现象的解释对於波动学说是有利的:例如光的折射、干涉(就是光波的重叠,在空间某些点光波被加强,在某些点光波被削弱)、绕射(光波绕过微小的障碍物)和某些其他  相似文献   

17.
“板块论”和“相对论”、“量子论”一样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科学理论之一。“板块”是加拿大人威尔逊在1965年提出的,他认为连绵不断的活动带网络将地壳划分为若干刚性块体,它厚度大约为10~60千米,但相对6371千米的地球半径来说,只能算是薄板了,所以把它称为板块。板块论自20世纪60年代末被提出后,很快风行世界。它是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  相似文献   

18.
1 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一种浑身是宝的野生植物,其树叶、嫩芽可入菜,果实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做甜点、酿酒,甚至入药。这种被当地人称为“大无花果”的野果,学名叫木瓜榕。此“木瓜”非彼木瓜如果只从名字看,人们很容易误以为木瓜榕就是长在榕树上的木瓜;其实,木瓜榕和木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无论从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还是从果实味道看,两者都有着天壤之别。木瓜是蔷薇科木瓜属的小型乔木,树冠高5~10米;叶片为椭圆卵形;果实呈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  相似文献   

20.
余春明  司民真  王祥  鲁秋应 《大众科技》2011,(1):60+36-60,36
文章把实验室所用的透射光栅当反射光栅在分光计上测量光波波长,可观察到清晰的光谱,计数方法新颖,测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