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标 《百科知识》2000,(5):20-21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简单地说,转基因食品是指含有转基因生物体或其成分、或者含有转基因生物体外源性基因表达产物的食品。转基因生物体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而获得的生物体,包括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生物体与普通生物体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它的遗传物质中含有其他生物体的基因(也叫“外源性基因”),而且这些外源性基因能够在转基因生物体中发挥作用或表达出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评述了国内外转基因动物研究的现状,归纳了目前常用的几种转 基因动物遗传修饰的策略,比较分析了几种转基因动物建立途径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 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学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的研究内容,并对 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林森 《百科知识》2007,(5X):4-5
虽然转基因动物食品(包括药品)炒得沸沸扬扬,但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转基因动物食品批准上市,也没有转基因微生物批准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对转基因动物授予专利已不存在障碍,美日欧等国已经率先对其授予了专利,我国也应授予其专利。当然,转基因动物专利对环境、农业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风险,但这些风险并非不可控制和消除。我国农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授予转基因动物专利可以刺激生物科技的发展,迅速提升我国农业畜牧业竞争力。对于农民利益,可以引入有关农民特权的例外规定,严格的解释其保护范围,以限制转基因动物专利对农民利益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转基因动物管理的范围、管理的基本政策、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的基本办法等方面探讨了转基因动物研究与发展的管理战略问题,旨在为政府制定转基因动物研究与发展的公共政策和管理法规提供参谋作用,进而推动转基因动物的科学研究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隽武 《科学生活》2011,(9):12-15
关于转基因食品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新闻,可能是在近年才为我国公众所知晓。去年9月,某报报道说,山西和吉林出现动物、家畜生长异常现象,经深入采访,得知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几乎都吃过同一种转基因玉米——先玉335。  相似文献   

7.
简要评术字国内外基动物研究的现状,归纳了目前常用的几种转基因动物遗传修的策略,比较分析了几种转基因动物建立途径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学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的研究内容,并对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迄今为止,已有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挪威、奥地利、瑞典、比利时、芬兰、德国等国科学家,证明转基因食品对实验动物、人体和生态环境具有多种潜在不利影响。第一,转基因作物作为"新物种"侵占新环境,表现不折不扣的入侵性。自然界里从来没有过转基因生物,这是按照人的意志合成的"怪物"。它们因其体内有特殊基因,具备更强的竞争性和入侵性。植入抗虫基因的作物,比一般的作物更能抵抗病虫害袭击。长此下去,转基因作物将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种系丧失。除此之外,转基因公司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转基因动物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分析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出于对转基因食(产)品的慎重与担忧,目前人们即使消费转基因产品也只是植物性的,动物性转基因产品尚未进人人们的生活。但是,社会的需求是科研开发和经济产品进人市场的最大推动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些看得见的迹象表明,动物转基因产品进人市场也是早晚的事。但是,最先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应当是两类产品。一是对人和环境可能不会造成危害的产品,如宠物;另一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功能性产品,例如医药保健产品,但是前提条件也是不应对人和环境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是指那些在其体内含有稳定的导入外源基因,并能将此外源基因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从外表上看,它和普通动物并没有什么两样,但从遗传角度来说,它们二者之间却有着极大的差别。打开转基因的双面“开关” 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诞生于1980年。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动物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在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人工培养的动物。自从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首次获得了个体比对照大一倍的转基因“超级鼠”以来,这项高技术受到各国重视,发展迅速,取得不少突破,全世界已申请的工程动物专利达到几十项。转基因猪、兔、牛、羊和鱼等相继问世,为培养生产性状优良的超级种群、制备高增值的蛋白和激素类特效药物以及按人类需求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研究和商业化的管理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能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但可能有潜在的风险。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人们对其争论也非常激烈。像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基因专利和利益分配问题,食品标签和知情选择问题,动物和人体实验问题,商业化的利益平衡问题都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为了使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造福于我国人民,本文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研究和商业化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具有传统农作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时人类未来生活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可能存在风险。本文主要从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害虫和天敌、对土壤生态安全的影响等方面,来说明转基因作物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8,(9):1-1
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研发团队,与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力合作,日前在北京转基因动物试验基地,顺利出生了一头健康的转人“CD20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这头转基因奶牛出生体重38公斤,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研发团队,与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力合作,日前在北京转基因动物试验基地,顺利出生了一头健康的转人“CD20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这头转基因奶牛出生体重38公斤,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研发团队,与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力合作,日前在北京转基因动物试验基地,顺利出生了一头健康的转人“CD20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这头转基因奶牛出生体重38公斤,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曹田科 《今日科苑》2013,(19):26-27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在世界范围由来已久。2013年9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玉米改良工程中心主任戴景瑞等专家带领20多名网友采摘、品尝转基因玉米,掀起了民众对转基因的新一轮讨论。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品尝转基因玉米具有科普价值;而广大民众对转基因却仍顾虑重重。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真的吃不得呢?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现实情境,结合社会系统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引入系统信任、风险/收益感知、科技观、传播媒介等系列变量,对重庆、湖北、浙江三省市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比较国内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公众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众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度比转基因大豆的接受度高,受到更多风险感知等结构因素的显著影响。信任国内转基因研发机构、转基因技术保障粮食安全的收益感知是对这两种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的公众接受度都有正向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转基因风险管理要聚焦粮食安全保障、专家系统的信任机制建设和科技观引导。  相似文献   

20.
尹熙俊教授是延边大学“吉林省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研究。2012年6月25日,尹熙俊教授课题组成功克隆出国内首例单体红色荧光蛋白转基因五指山小型猪,代孕母猪顺利产下4头小猪,紫外灯照射下全部具有红色荧光特征,在可见光下肉眼也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