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桥梁夜景照明作为城市夜景照明的重点组成部分,不但要体现夜晚本身的景观视觉效果,而且必须兼顾环保节能与管理效率。本文基于桥梁的夜景照明控制本身的要求,介绍了ABB i-busKNX系统及原理,阐述了ABB i-busKNX系统在桥梁的景观照明控制方面的设计方法、施工步骤和工艺,指出了ABB i-busKNX系统应用于桥梁夜景照明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大都经过能工巧匠的规划。中国城市起源于西周,西周的城市就进行过整体规划。中国城市的规划思想受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指导思想的影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其规划原则以中心布局、对称布局、街道分割、方块居住、市场固定为则,特征十分明显。这些特征具体体现在规划图中。中国城市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规划图的国家。《尚书·洛浩》记载的“来以图”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域邑图》都是证明。中国城市规划最早使用平面图,为城市形状规整、布局整齐和延续发展有章可循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集娱乐休闲、生态保育、居住生活、景观体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城市开放空间.生态景观的建设成果与空间利用一直存在着难以评价的问题,构建河道生态景观建设指标体系对城市河道休闲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河道的建设成果从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社会性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指标归结为资源特性、形态特征、功能特性、文化体现及公共特征等四个维度14个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了较为直观的量化,对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建设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当前城市河湖水系景观的单一模式及污染现状,就如何有效地规划城市河湖水系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城市河湖水系景观的建设应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努力将其建设成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态景观走廊。  相似文献   

5.
利用SLEUTH模型,在3种规划预案下研究沈阳-抚顺都市区城市规划。结果表明,低生态保护的城市增长预案导致了城市快速扩张和农田、林地等其他景观类型面积迅速减少.严格的生态保护规划预案虽然能很好地保持聚集的城市增长格局,减少对其他景观的侵占,但限制了城市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相矛盾.如果扩散的城市增长格局能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适当生态保护的城市增长预案将是沈阳-抚顺都市区未来发展的推荐预案.  相似文献   

6.
城市园林公墓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特殊组成成分的城市园林公墓 ,与生态旅游业密切相关。城市园林公墓有利于保护现有旅游景观 ,同时可以创造新的城市旅游景观。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有利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美学原理进行统一布局、科学规划 ,做到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地形地貌是显示山地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是区别于平原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其他景观要素布局和设计的基础。山地城市景观的地形设计只有充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山地地形,设计的景观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公园、绿地的室外照明,由于环境复杂,用途各异,变化多端,因而很难予以硬性规定,不要泛泛设置照明设施,而应结合园林景观的特点,以其在灯光下能最充分体现景观效果为原则来布置照明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多样性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洛阳市为例探讨城市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基于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途径、城市生物与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机构的详细内容。洛阳城市生态多样性从计划编制到建设实施全过程,呈现出"多头管理,又无人最终负责"的局面,针对此问题提出重新从顶端设计管理机构来领导、协调和监督多部门的工作,以实现整个过程可控。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街区是城市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人们展示古风的建筑与景观,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面对社会高速发展与复杂的经济背景时,历史街区已经无法很好的适应节奏。为了摆脱现状,人们开始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更新设计。旅游开发作为激发街区活力、保护和利用街区文化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游客的需求、行为和价值观等主体要素与街区的文化、建筑和景观等客体要素两方面统筹考虑,发现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问题,采用VEP方法对采集的照片分析处理,挖掘街区的潜在价值,为今后街区的景观更新保护与旅游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仁怀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滨水型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滨水文化、红色文化、盐运文化突出,但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文章在分析仁怀市滨水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滨水旅游的主题和形象,并制定滨水区景观功能分区与开发的原则。从滨水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空间分布实际出发,提出“一心两翼三线”的空间布局构想,将其分为6个景观功能区。并对各个景观功能区从内容到开发思路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赤水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中起着重要的特殊功能。本论文运用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从宜昌城市绿地景观现状和景观格局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并提出了宜昌城市绿地景观发展模式和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设施的概念和发展状况环境设施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伴随着人们生活的理想而发展,并成为人类文明的物化形态,在整体城市环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住宅小区到城市广场、街道空间、公园以及各个单位室外空间,都是需要放置环境设施的区域。设施不可避免地要与城市景观、建筑,甚至整个城市的规划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从这一点出发,环境设施很好地联系了室外各种元素并改善着城市的视觉  相似文献   

14.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景观格局优化是提高景观效益和稳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选择六安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对2003年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阻力面模型研究景观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以累积耗费距离面、生态源地、耗费路径为依据,构建源地、生态廊道的景观组分优化景观格局.加强保护核心斑块源地、提高景观连通度是实现景观格局优化的关键.该研究结果为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抚仙湖沿岸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对其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认为抚仙湖沿岸景观生态建设的主题应为旅游景观生态建设。据此 ,笔者运用景观生态学及旅游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原则等 ,提出抚仙湖沿岸景观生态建设方案及规划示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塑造城市景观环境己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先后掀起了城市景观建设的热潮,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文章以池州市为例,依据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对池州的城市景观作了分析,指出了池州在城市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城市景观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快速城市化对地方文化的负面效应日益明显,"地方文化"、"多元文化"、"历史"、"传统"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和推崇。城市的发展不能以割裂传统历史文化为代价。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以磴口县地理环境分析为基础,挖掘其独特的地方文化,根据文化特质划分为文化大类、文化亚类以及文化元三个等级。利用文化展示规划手段,在磴口城区构建景观单元、景观点和景观元,构建磴口城区文化景观区域空间系统。最终达到释放磴口地方文化的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效果,为塑造磴口县城市文化形象,传承城市记忆,构建宜居家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分析道路网络和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道路网络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与景观类型关系密切,其中不透水层受道路网络的影响最显著;景观生态风险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国和泰国部分的景观生态风险相对较高;道路网络和景观生态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道路网络密度和等级的增加,景观生态风险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针对不同区域和景观类型应制定相应的道路建设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9.
依据沈阳铁西区工业迁出地域34个新建居住区的用地结构、容积率、人口数量、景观特征、服务设施的调查数据,分析2002—2010年期间建设用地类型转化、居住区用地结构,结论是:住宅、道路和绿地成为工业迁出地域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更加规则;工业建筑向住宅更新是城市景观的主要转化,绿地景观以草地为主;住宅向垂直方向扩张,低层建筑减少;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大;停车位严重不足,道路出行不畅,居住区用地结构需要优化.最后,提出了居住区土地利用优化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景观体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景观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发展景观体育需做到融合景观、培育品牌、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