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视角下,分析了成都市标示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标志翻译的建议,以规范成都市的公共标识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中文菜单的文化内涵和构成特点,在目的论的观照下,讨论了菜单翻译的原则、功能、策略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不同餐厅对中文菜名的翻译不同。本文分析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异化和归化在菜名翻译中的应用,从而提出中文菜名英译的准确性从某一程度来说离不开异化和归化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文片名的英译是中文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的第一步,佳译能够为影片锦上添花。信息传递、文化传播与重构、美学欣赏及商业宣传原则为电影片名英译的翻译原则。电影片名英译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和创意。  相似文献   

5.
从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英译名After Shock谈起,以新兴的功能目的论作为研究基础,大力提倡以AIDA原则为取向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这也就是要求译者在译文中努力实现电影片名的四种基本功能,即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最后根据目的性法则,译者可以采用任何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最终目...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本属应用类文本,其主要功能与翻译目的是传达信息,吸引西方游客,同时兼顾传播中华文化。德国功能学派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依据该理论,在翻译复杂的中文旅游文本时,采取何种策略或技巧,要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7.
将培根的散文《谈读书》的两个中文译本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了对比评析,说明其各自特色及意义,并结合这两个译本从翻译目的、连贯和忠实原则等方面探讨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积极运用。  相似文献   

8.
人们认为翻译谚语难,是因为谚语语言精练、寓意深刻、感情充沛、联想丰富。可以说,离开了文化背景,对日语谚语的正确理解与应用便无从谈起,要翻译成地道的中文也就更加困难。本文对日语谚语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翻译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诸多刊物杂志出现的英文标题错误翻译入手 ,调查分析了错误的基本类别 :一般拼写、动词的运用、望文生义、知识的欠缺等 ,并对错误翻译的修改提出建议 ;作者认为人员流失、译者水平欠佳、死译硬译和缺乏管理是导致错误翻译的基本原因 ,并呼吁提高中文刊物英译标题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0.
广告语的英译质量,对于国产手机的出口有一定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手机广告语英译需遵循的原则及四种常用策略,指出译者不应拘泥于原有中文广告的文字,也无须拘泥于某种翻译方法,而应灵活机动地采用合适的方法,使翻译出的英文广告能打动消费者,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11.
翻译伦理是翻译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首先由安托瓦纳·贝尔曼提出.近年来,中外翻译学界对中文原著的翻译热忱颇见高涨,然而多数翻译作品往往因过分苛求被西方读者认可而与原著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及其英文译本Red Sorghum的比较分析,弄清楚译者葛浩文的译文中是否合理地运用了译介伦理的思想,从而达到翻译忠实性与读者可读性的统一.希望为伦理角度的翻译理论注入新的活力,为译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公共交通标示语的定义和特点,简要讨论了成都市公共交通标示语英译中存在的英译错误,着重介绍了成都市公共交通标示语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过程,最后指出了该语料库的建库思路的新颖之处。本文对改进成都市公共交通标示语英译质量以及提升成都市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描写交际翻译学理论框架,从代词的翻译入手,结合自建的平行语料库的实证性研究,对英文代词和中文译本中的代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对,从代词的语用、语义、句法规范以及小说叙事视角选择的角度,对代词进行翻译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英文中有几个词可以翻译成中文的“大学”,每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适用范围。“University”一词是中国的大学在翻译自己学校名时最喜欢使用的词。因为如果你查一下英汉词典,你就会发现它的中文解释是  相似文献   

15.
从语篇的角度来说,翻译研究主要通过源语文本与其译语文本的对比分析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中文小说《一件小事》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主要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衔接手段的异同及其在译文中的体现,最后总结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风格一直是文学翻译的核心。在刘宓庆风格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分别从形式标记符号体系的词语标记、句法标记、修辞标记等形式标记,以及非形式符号体系的表现法等方面,对《再到湖上》的两个中文译本风格与原文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英国文学家托马斯的代表作,有着较高的艺术参考价值,多年来被多次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文学市场广受欢迎。基于此,本文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视角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泰特勒翻译方法实施前、中、后三个部分的要点进行把握,以达到合理运用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实现外国文学作品内在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得到表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Baker提出翻译普遍特征的六个假设,其中的三个被归纳为简单化、明晰化和规范化,并得到了后续研究者的不断丰富与证明。本文借此理论框架,利用语料库软件WordSmith对个人建立的《克兰福德镇》中文译本小型语料库进行检索并分析总结,得出这些译本存在的翻译共性特征之明晰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化极具意义的一部分,对国内外译者而言,古诗翻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提高诗歌的翻译质量,使更多外国读者领略中文诗歌的魅力,该论文依据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韵律和格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汉语新词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未将汉语新词中的"隐合成分"表达出来就落笔翻译;二是不能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中式英语层出不穷;三是不能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忽略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提出了汉语新词翻译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