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电子出版》2005,(8):47-48
柯达图文影像集团柯达保丽光公司的 Approval NX 形色数字打样技术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这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在全球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到目前为止,具备半色调真网点输出、真实材质打印、网点密度控制等特点,是业界的高档直接数字彩色打样方案(DDCP)。Approval 打样系统在全球  相似文献   

2.
柯达图文影像集团柯达保丽光公司的Approval NX彩色数字打样技术具备半色调真网点输出、真实材质打印、网点密度控制等特点,是业界的高档直接数字彩色打样方案(DDCP).推出一段时间后,Approval打样系统在全球范围已经有了1300多台的销量,并且广泛应用于包装加工、商业印刷等各个领域,已经成为数字工作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直接数字彩色打样的世界标准.  相似文献   

3.
数码打样的出现成为印刷厂和设计公司适应市场竞争和保证利润的最佳选择,数码打样概念已被印刷客户广泛接受。数码打样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出色的性价比、快捷、直接的输出效果目前市场的数码打样主要以喷墨设备为主,但是随着激光打印机设备技术的提高,市场的深入发展,彩色服务器功能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客户尝试用激光打印机设备进行数码打样。  相似文献   

4.
业界最具规模的柯达打样解决方案在2005年度IPA彩色打样测评中横扫7项大奖。此次比赛已是第三届IPA年度彩色打样评比,与第40届IPA年度技术会议同期举行,共计27项业界一流的彩色打样系统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5.
印前制作上主要的格式为POSTSCRIPT,而输入的部分还是依赖彩色扫描(SCANNER),在生产的角度上来说,并没办法满足其需要。目前在亚太地区仍然依赖传统打样,主要的原因为传统打样的运用原理和印刷相同,所以顾客总认为传统打样可以表现出来的效果在实际印刷时就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效果。 在数码打样中有分许多种类,大致上分为喷墨式、碳粉式及印刷网点式。喷墨式分成黑白及彩色两种,而碳粉式的尺寸局限较大,一般最大输出尺寸为A3,印刷网点式打样的成本较高,A4尺寸一张就要花费50元。 在印前的作业部分,色彩管…  相似文献   

6.
GMG公司已经与全球最大的印刷顾客Inter IKEA Systems(宜家概念的所有者)牵手合作,双方签署了“GMG作为IKEA全球色彩管理/数码打样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的合作合同。  相似文献   

7.
如今用“日新月异”来概括当今科技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传统印刷工业和印刷技术在当代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冲击下正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传统印刷业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印前、印刷、印后”的整个传统加工过程产生了全新的技术创新和根本性的改变.彩色桌面出版系统CTP直接制版技术,数码打样和数码印刷系统数字化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所谓数码打样,就是把彩色桌面系统制作的页面数据不经过任何形式的模拟手段,直接经彩色打印机(喷墨、激光或其他方式)输出样张,以检查印前工序的图像页面质量为印刷工序提供参照样张,并为客户提供可以签字付印的依据,其着眼点在于检查数字作业流程的结果在实际印刷时将如何表现,并作为大批量印刷的质量依据。因此,缩小和控制数码打样结果与实际印刷品的差距,使数码打样的效果与所模拟的印刷效果尽最趋于一致,是各种数码打样彩色管理系统(CMS)追求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2003年年底,美国EFI公司发布了最新版本的Best数码打样系列产品,在此产品中色彩管理技术和专色打样技术都得到了全面升级。Bestcolor数码打样技术在众多的凹印和胶印用户中已经广为使用,它不仅可以进行完善的CYMK四色数码打样,而且  相似文献   

10.
春娜 《电子出版》2001,(12):19-20
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印刷技术也在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印前制版中的CTP技术在逐步推广。以喷墨技术应用在印刷方面为代表的数码打样、喷墨直接制版,是这两年涉足较早、发展较快的领域。许多印刷行业的公司都看到了,作为替代传统打样、传统制版的喷墨数字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巨大商机。 喷墨直接制版和数码打样是计算机技术、高精度喷墨技术和新型耗材,综合应用的结果。高品质大幅面彩色喷绘打印机,在印刷应用上能够快速制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数码印刷的质量都为印刷企业客户所诟病,由于数码印刷达不到胶印品质.大大影响了客户接受数码印刷的程度。但是EFI Fiery彩色服务器的出现.使得数码印刷达到胶印品质已不是纸上谈兵。很多传统印刷客户已经逐步采用配有Fiery彩色服务器的数码激光设备完成数码打样和数码印刷生产,如雅昌、当纳利等知名传统印刷企业也开始采用激光打印TEP设备作为数码打样设备.  相似文献   

12.
训培 《出版经济》2004,(1):66-67
CTP(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印刷业内的发展与普及直接推动了一场印刷革命.印刷生产的主流方式从传统的模拟作业流程向高质高效的数字化作业流程转变,而印前打样的数字化即数码打样则是其中的关键部分.较之于传统打样而具有特出优势,数码打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印刷商和客户所接受,国内六年的推广和应用事实证实了一点,数码打样替代传统打样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码打样技术的相对成熟和数码打样市场的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提高数码打样质量已经成为引进这套工艺的印刷厂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数码打样质量提高的关键就是色彩管理技术。本文着重论述色彩管理技术在数码打样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爱普生——影像行业领军者,GMG——高端色彩管理流程领导者,两家公司在数码打样方面的密切合作,为全球众多用户带来了最优化的数码打样系统。从数码影像行业.到广告和印刷行业,爱普生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因其产品输出品质优秀,深入人心。爱普生的“微压电打印技术”结合“世纪虹彩”颜料墨水所表现的“艺术微喷”的效果,造就了爱普生在大幅面打印市场稳固的地位。GMG产品在影像、艺术品复制和快印行业,已经获得了非常成熟的应用.进驻中国3年来,凭借其高品质的色彩管理产品.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和认可。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桌面出版、数码打样、CTP和JDF等技术都对传统印刷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印刷市场上又兴起了一种新技术-数码印刷,在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印刷方式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并且已从最初能够印刷简单的条码、标记等发展到现在的印刷大幅面彩色印刷品,同时印刷品质量也有了长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北大方正一直致力于为出版业用户提供最优秀的设计、制作、输出及流程管理软件。1999年底,北大方正首先推出了基于方正世纪RIP的数码打样插件,解决了国内用户数码打样的迫切需求,到目前为止在国内装机数量已经超过400套,广泛应用于彩色印刷厂、输出中心、出版社、设计公司、制版公司、制卡和彩色报纸行业。    相似文献   

17.
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是一种集成了许多高科技、精密的、专业级的打印输出设备。它与彩色数码印刷机相比.不仅经济、快捷、方便.而且更能满足广大用户的打印需求.打印质量和打印速度都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尤其是在彩色激光打印机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更以大幅面、高精度、高速度等特点赢得了用户的信赖。随着喷墨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已广泛应用于广告行业、输出中心、图像处理系统、印刷打样、CAD、GIS、影楼、服装设计等各个领域.并且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近几年来.爱普生、惠普、佳能、柯达等公司都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如何更好地使用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充分发挥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的优势.也是广大用户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彩色管理技术和输出设备的不断发展,方正数字打样也在不断的进步,2001年11月23日方正的写真V2.3数码打样软件正式问世。近日,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在沪举办“方正写真V2.3数码打样软件”现场交流会,邀请沪上各传媒、广告、输出中心等专业用户考察、使用方正写真V2.3数码打样软件的应用效果,并在上海方正分公司本部提供为期三天的用户现场打样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2002,(10):14-15
数码打样系统是印刷质量控制,数码工作流程关键的部份,同时也是输出服务中心,赢得客户,争取更大利润的一种手段。 一、在选择和实现数码 打样技术时,目前存在以 下情况: (1)拥有一台高质量,高精度彩色喷墨打印机和一套数码打样软件,就可以成为一套数码打样系统。 (2)印刷的不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11月6日,中国厦门,是伊士曼柯达公司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时间和地点。这一天,柯达公司全球第八家版材厂——厦门数码版材生产制造厂举行了盛大的揭幕典礼,刚刚走马上任的柯达新掌门人伊士曼柯达公司总裁兼首席营运官方熙先生(Philip J.Faraci)也选择这一时刻首次与公众见面,足以说明厦门版材厂对于柯达的意义非同寻常,正如方熙先生在揭幕庆典上所说,“此刻.对于中国和全世界的客户而言都是重要的时刻。柯达在中国投入5000万美元打造数码版材生产基地,表明了我们致力于胶印行业发展,这也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在印艺行业的地位。”毋庸置疑,厦门数码版材生产基地的投产,将显著提升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对计算机直接制版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该生产基地也将成为伊士曼柯达公司在中国及亚太区的客户服务支持营运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