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SC5405、NSC5612/1、NSC5809和NSC6012号文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指导纲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南亚政策的目标核心是"将东南亚地区作为防止共产主义势力扩展的重要防御阵地"。这个时期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向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扶植和培养当地的反共势力,避免与共产党国家发生正面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2.
薛银宝 《考试周刊》2008,12(9):233-234
日内瓦会议后,美国就远东政策出台了一系列NSC5429文件,其中NSC5429/5文件被确定为美国对远东政策的最终文件.这一系列文件的最大特点就是"遏制中国"成为美国远东政策的指导思想.本文以NSC5429系列文件为核心,论述艾森豪威尔政府东南亚政策的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冷战初期,杜鲁门政府将隐蔽心理战视为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先后出台了NSC4/A、NSC10/2、NSC59/1、NSC10/5等文件,确立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基本框架.艾森豪威尔执政后,又出台了NSC5412/1和NSC5412/2号系列文件,扩大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范围,强调了对外隐蔽心理战在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由近年解密的美国政府文件材料可管窥冷战初期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考察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实施过程和效果,揭示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的阴险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4.
自冷战以来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 ,尤其是苏联的卫星国家东欧诸国的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从遏制政策、解放政策到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和平演变政策”,并最终成为美国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一项基本政策。艾森豪威尔时期处于美国对东欧政策转变的过渡时期 ,由于处于政策产生的发生阶段 ,政策内容的完善和影响还未进一步展开 ,所以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政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中国的宝岛,美国觊觎占据中国台湾由来已久。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商人汤森·哈里斯、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和美国驻华公使伯驾分别向美国政府提出占领台湾的各种主张和计划,他们在台湾的一系列活动,成为日后美国制定对台湾政策的重要依据。美国觊觎台湾以及后来制订一个个侵台计划,正是美国亚太政策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从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积极与不发达国家开展贸易并提供援助,这被美国政府认为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从1956年开始美国政府专门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一"经济攻势"进行了一系列情报搜集、分析与评估工作.艾森豪威尔政府正是根据这些情报文件的信息与分析,开始调整美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并对后来美国政府大规模援助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谢俊美 《红领巾》2005,(4):14-16,84
日本吞并朝鲜、对中国台湾进行殖民统治经历了一个野蛮、狂暴的征服过程,充满了欺骗和血腥,激起了朝鲜、台湾人民的坚决反抗.征韩、征台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具体步骤.对韩国的征服和对中国台湾的占领,不仅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气焰,也为日本积极筹划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提供了战略物资基地和兵员库.  相似文献   

8.
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其中东政策的整体框架内形成了对叙利亚政策的主要目标,即缓和叙利亚与以色列的敌对关系;将叙利亚纳入西方阵营,遏制苏联对叙利亚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标,艾森豪威尔政府意图扶植叙利亚亲美的政治力量,策划颠覆叙利亚反美政权的隐蔽行动,而后者导致叙利亚危机的爆发。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冷战思维下形成的叙利亚政策过于强调遏制苏联和自身国家利益,而忽视了叙利亚的安全需要与民族主义因素,致使两国关系尖锐对立,进而影响到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肇始于杜鲁门政府,成熟于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从战后初期美国中东政策形成过程来看,它的目标具有多重性.首先,“遏制“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扩张,防止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的蔓延,这是美国在中东最直接、最突出的目标;其次,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这是美国中东政策中应有的既定目标,是其中较为隐蔽的一项内容;第三,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0.
时事背景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是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这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第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有五大政策看点:一、抓住增收之本。2004年给农民的实惠全部都保留,并将得到加强。在强调政府对农民采取增收减负政策的同时,还要找到农民致富的根本之策。加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农民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