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工序模型贯穿三维工艺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关键内容。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特征的工序模型创建方法中MBD思想的体现,探究工序模型创建中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基于特征的3D工序模型的创建,在是实现数字化表示的同时,深度融合自动化的思维,基于零件特征的信息的继承性,结合知识库辅助工具,自动生成刀轨并进行优化,更高效地建立3D工序模型。保证了从设计、工艺到制造的单一数据源,深入贯彻落实基于模型的定义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机加工艺规划总体方案。研究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加工工艺规划系统体系结构组成,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基于三维模型的工艺信息进行了建模。  相似文献   

3.
工序图是工艺设计结果的图形表达形式。工序图的自动生成是根据给定的毛坯图,零件图及工艺文件,通过编写工序图自动生成的程序,自动识别图形文件而生成相应的工序图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7)
当前电力工业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电力管理系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解决电缆通道人工建模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本文应用计算机机三维自动建模仿真的技术,自动生成各类电缆通道模型,各种不同类型通道衔接自然,仿真程度高,极大地解决了信息管理三维可视化与人工建模工作量大难以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将本体概念引入综合评价体系中,通过建立评价体系的本体框架模型对领域内评语进行分析与获取,形成形式化的本体实例,同时结合模糊推理与决策逻辑对获取的评语进行分类汇总,最终自动生成领域内的综合评价文本。  相似文献   

6.
赵洁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4):480-484,405
本文对自适应超媒体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中的教学系统建模和超媒体自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建立学生本体、能力本体、知识本体、资源本体和测试本体对教学系统进行系统建模,采用语义Petri网技术解决了超媒体的自适应问题,并利用XML存储超媒体ICAI模型以及课件。从而构造以自适应超媒体为核心的ICAI课件开发平台框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自动化本体构建将非结构化的用户生成内容组织成为语义丰富的本体。【方法/ 过程】综合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从用户生成内容中抽取本体概念、同义关系及分类关系,形成领域 本体,并且通过京东商城用户评论进行实证。【结果/结论】本文实现了手机本体的自动构建,发现该模型能够达到 较高准确率,消除了大量冗余,更符合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工艺路线优化问题,以总生产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构建了零件生产加工数学优化模型。通过对可选工序、机器及加工特征进行分段式编码,并根据各编码段特性给出了相应的交叉,变异等遗传操作;针对随机初始化及交叉、变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于生产工艺相悖的工艺方案,用约束调整算法解决受工艺约束的工序排序问题;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仿真优化,以验证所构建的模型及改进GA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当前中国电力设备仓库的发展现状,实现电力设备仓库与三维动态仿真相结合的研究。从电力设备仓库的实用性和直观性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基于OSG(Open Scene Graph)的电力设备仓库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电力设备仓库的系统界面、场景漫游、设备移动和信息编辑、自动生成模型等人机交互功能,重点研究了自动生成模型和仓库自动布局,对电力设备仓库的未来发展以及三维可视化的应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6,(9):54-55
Solidworks软件易学易用,与插件迈迪工具集结合,可方便快速地生成三维模型。本文以汽车中间轴式四挡变速器为例,简单叙述了数据测量和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变速器三维模型快速生成的具体步骤,这对建立其它类似零部件或总成三维模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UCA)的角度出发研究三维虚拟城市的自动化生成方法。通过建立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城市土地利用单元的演化过程,确定城市功能区。以此做为控制数据确定建筑物模型的空间位置和相应类型。利用Terra vista和Creator进行三维场景建模,利用Open GVS场景管理技术随机调用建筑物,并将其布设于三维场景的相应位置上,生成三维虚拟城市。开发了三维虚拟城市自动化生成系统,并探讨了该系统在城市规划、城市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可视化技术、AR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三维打印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并快速渗透到传统的制造业、医疗、数字娱乐等行业。这一背景下,对快速有效生成三维模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工业应用中,通常要求模型多边形数量经过优化,顶点稀疏,结构清晰,传统上通过使用3D建模软件可以达到这一要求,但是效率很低,在需要生成大量三维模型的应用场景,传统方法已经无法适应。使用单张以及多张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是经过广泛成熟研究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从图像中提取出深度信息,但其生成的图像并不包含顶点、模型等信息,仅仅具有三维的观感,无法广泛运用在3D打印,游戏建模等场合,缺乏实用价值。目前快速发展的点云技术,为生成网格模型带来新方法。激光扫描仪是较早用来获取点云数据的设备,但价格昂贵。其后,人们开始使用Kinect获取点云数据,其价格低廉。本文旨在通过实验,利用Kinect,提出简单可行的基于点云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流程,并且成本低廉,精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利用三维可视化平台,解析符合GIM标准的变电站三维设计成果,并利用成果来辅助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包括了交互式进行工序规划、自动生成施工计划,并进行推演、交互式的场地布置和机具选型,并进行三维空间中的碰撞分析、通过性分析等量化分析、自动工作量及人员设备统计,并输出为报告、施工工艺的模拟等应用方面。结合330kV实际工程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自动调度模式无法充分发挥调度人员经验和有效响应制造执行复杂现场的问题,提出了人机协同模式下的手工调度技术。建立了自动调度与手工调度相结合的人机协同模式;通过调度甘特图的分层显示处理,采用设备出勤模式、鼠标拾取、手工调度辅助提示等技术,实现了调度工序块的离散化面向对象处理;总结了手工调度中指定设备加工、在设备内移动以及设备间转换等三种标准化操作,建立了以零件调度工序链表和设备调度工序链表为核心的调度数据结构,分析了手工调度操作中的调度约束处理步骤,采用重调度方法实现了调度约束满足的一致性处理;以工程应用背景,开发了集自动调度和手工调度于一体的人机协同调度软件系统,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手工调度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6)
本文以一个微型本体片段为例,采用程序切片技术对实验本体进行抽取,内容涉及基于本体的依赖图构建、分层化简本体依赖图的生成以及本体切片方法的设计,是程序切片技术在本体构建领域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6.
DEM在OpenGL中的三维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耀红  史晓峰 《现代情报》2003,23(11):70-70,72
地形景观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是时空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中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在中高档微机上,利用ArcView生成DEM数据,采用VC 和OpenCL函数建立三维地形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表达零部件结构、形状、尺寸及加工、装配等技术的要求,分析了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生成3D视图、3D爆炸图等原理,探究了计算机三维模型生成3D视图的优化表达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含断层三维地质建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断层构模技术:基于断层上下盘特征约束的地质体建模技术。该技术通过提取断层对地质体的影响范围,并以此作为约束条件利用边界限定的TIN生成技术,建立含各种形态断层的地质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9.
知识发现技术是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提高知识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本体与知识发现为切入点,介绍了本体论与知识发现的相关理论,将本体技术引入到知识发现过程,并对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和知识可视化进行阐述,提出基于本体的知识发现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内容为面向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中纹理生成部分技巧的探究,作为三维人脸建模中的关键一步,好的纹理生成可以使得人脸模型更好地模拟真实人脸,逼真地实现人面部的各种细节特征,本文从纹理映射和照片拼接等细节方面对三维人脸建模中的模型面部纹理生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