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流盘液阻悬置动力总成是动力总成与车身或者车架间的主要减振动装置,对有效降低整车的振动及噪声,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利用力一位移试验法在MTS810弹性体电液振动试验台上对其进行了静、动特性试验,解释节流盘液阻悬置的减振机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轨道车辆高速发展,对减振器要求不断提高。以减振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橡胶的特性,选择了车下设备自振频率范围,确定合理的橡胶刚度值及阻尼参数,为减振方案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减振降噪机理。从交通噪声的产生原因、降噪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国内外针对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研究现状,探讨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降噪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6)
本文采用阻尼减振技术对惯性平台进行减振缓冲处理,根据其安装空间和连接方式,选用高性能硅橡胶阻尼材料,设计了一种橡胶-金属减振器结构形式,经试验验证表明减振器具有良好的减振缓冲效果,有效改善了惯性平台的载荷环境。  相似文献   

5.
杨玉良  狄长春  秦俊奇  刘林 《科技通报》2012,28(5):137-140,145
通过高速质量块撞击炮口来推动火炮后坐是一种技术可行的火炮后坐模拟试验方法。为保证该模拟试验方法具有与实弹射击相似的后坐动态特性,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火炮模拟试验装置模型;通过对橡胶试样进行拉伸、压缩试验,得到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然后对其进行了材料评估;通过对小型橡胶波形发生器进行压缩试验,选取Ogden(N=1)模型作为试验装置中波形发生器对应的超弹性本构模型;对火炮试验装置的后坐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实弹射击的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橡胶波形发生器的效果及该模拟试验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肖治群 《科技通报》2022,(4):75-80+86
为了研究地铁大跨度连续钢桁桥上铺设减振垫无砟轨道的适用性,并进行相关轨道参数的选型优化设计,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地铁列车-无砟轨道-钢桁桥耦合动力学模型,以研究该车轨桥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内容包括钢桁桥预拱度设置、无砟轨道对桥梁的减振效果分析、无砟轨道道床板与桥面间的变形协调分析等。研究表明:(1)桥梁预拱度对列车动态特性的影响并不大。(2)通过适当减小无砟轨道减振垫的刚度,可以有效降低钢桁桥的振动。(3)在地铁列车的动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与钢桁桥之间的变形存在不协调性。当列车在边跨上运行时,其导致的无砟轨道道床板与桥面间的变形更加不协调。(4)随着板长的增大,道床板和桥面之间的最大相对压缩量在逐渐降低,道床板的弯曲变形越大,而短板结构则表现出更多的整体变形。  相似文献   

7.
<正>螺杆钻具(PDM drill),是一种以钻井液为动力,把液体压力能转为机械能的容积式井下动力钻具。传统螺杆钻具马达总成定子是在光滑钢管内壁浇注橡胶,形成内螺旋曲面,如图1(a)所示,与金属螺旋转子配合形成密封腔。这种马达定子加工工艺性好,生产效率高,但其橡胶衬套薄厚差距大,橡胶衬套与钢管内壁接触面积小,导致了介质的内泄和不均匀磨损以及橡胶衬套的脱胶。这种不等壁厚橡胶定子结构是限制螺杆钻具承压、功率、效率及使用寿命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减震、隔震技术是通过采用减震、隔震装置将结构尽可能与地震地面运动分隔开来,从而大大减少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力和能量;减、隔震支座不仅满足支承要求,同时还具备了减震、防震等功能。在此介绍了三种橡胶隔震支座:板式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其中铅芯橡胶支座以其优良的使用性能及广泛的适用性而备受青睐。文中还分析了橡胶支座的基本构造特征和隔震的基本原理,并对铅芯橡胶支座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9.
郭韦华 《大众科技》2013,(5):119-120
简要介绍了桥总成运转试验设备的结构及设计方案,结合自身实际产品的特性,以最低的投资、最短的周期实现桥总成运转试验设备的设计与实施,并实现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扭转振动是影响汽车NVH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双质量飞轮具有优异的扭振减振效果,使用越来越广泛。扭转弹簧与阻尼元件作为双质量飞轮(简称DMF)的主要减振单元,决定了其减振性能。本文以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DMF-CS)为研究对象,对其扭振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DMF-CS的结构与动力学模型,并对VM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分析双质量飞轮的组成结构特征,将怠速工况下匹配双质量飞轮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简化成二自由度扭振系统,分析了不同转动惯量比和不同扭转刚度时的系统幅频响应特性。其次,建立匹配DMF-CS的VM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动力学模型,对怠速工况下和行驶工况下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的固有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了DMF-CS对怠速扭振的影响,并得出了行驶工况的固有扭振特性。  相似文献   

11.
蔡婷  艾长喜 《今日科苑》2007,(10):44-44
梁式桥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桥梁形式,上部支承条件对梁式桥的动力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一座大型连续刚构桥为例,对上部支承形式变更所引起的大桥动力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傅立叶变换求解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双层梁动力学模型,采用软件MATLAB进行编程实现模型的数值求解,计算结果和ANSYS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车速对轨道结构振动影响明显,随着车速的增加,轨枕的振动速度明显增加,整体道床的作用反力峰值也有很大的增加,而且作用力的频率段也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长。轨道不平顺对轨道结构振动非常敏感,因此对钢轨表面和车轮踏面的日常维护对轨道结构的减振和安全有非常大的意义。轨枕和整体道床之间的橡胶减振套刚度对轨道结构振动有很大的影响,刚度增加会引起轨枕的振动速度明显减小,但整体道床反作用力会增加,而相应的频谱没什么变化。从隧道结构的安全来讲,橡胶减振套刚度应取较小值。  相似文献   

13.
某车型出现怠速震动过大的问题,推测为悬置隔振率低导致,通过建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Matlab、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然后以悬置系统的解耦率和隔振率两个主要性能指标为目标匹配优化悬置系统,通过Isight集成ADAMS和Matlab,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对悬置橡胶刚度进行优化,获得最优线性段刚度。测试动力悬置系统悬置隔振率,对悬置隔振率测试结果进行了校核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作为一种新型桥型,以其经济性与显著美学特性得到了快速发展。斜拉索作为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因其柔性大、质量小以及结构阻尼低等特点,极易发生大幅振动。为此,本文总结回顾了斜拉索现有减振措施,详细介绍了基于直线式电磁振动能量回收技术、旋转式电磁振动能量回收技术与压电能量回收技术的自供电MR阻尼器减振系统,有望为斜拉索减振提供新技术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W12.1采油平台进行船动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平台的振动与压缩机组工作有关,其振动频率接近压缩机组的工作频率。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7种可能的减振方案,应用有限元建模进行方案优选。选择了减振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案对平台实施了减振改追。经过现场检测,对减振改造效果进行评估,认为减振改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另外一种将索端简化为弹性支承的方法,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与已有的理论,即将索端简化为支承和固定支承,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林洁 《科技风》2013,(12):16+23
为了明确影响丁基橡胶赛与注射用青霉素钠相容性的因素,本文从药品的特性、橡胶塞配方、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出影响丁基橡胶塞与药品相容性的几个因素,分别为:药粉、丁基橡胶、橡胶塞配方、橡胶塞生产工艺、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赖晓翔 《大众科技》2009,(5):171-172
运用PLC为控制总成与WF调速系统相连接来实现整个完善的控制系统,从而捷升起重机的安全、可靠、平稳、节能等特性。为改造旧起重机提供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橡胶林地的遥感识别与数字制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橡胶林地是西双版纳人工景观的主导类型,橡胶林地的遥感识别与动态监测对于促进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MODIS—NDVI数据,通过分析各植被覆盖地类的物候特征,判定橡胶林提取的时间窗口:以2010年TM为主要数据源,根据橡胶林在不同树龄所表现的光谱差异,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按照橡胶幼林(〈10年)、橡胶成林(≥10年)系统分析其光谱、纹理、地形以及类相关特征,完成了2010年橡胶林地的提取与制图。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总分类精度达到85.20%,较基于像元的决策树分类精度提高5.20%;其中橡胶成林分类精度达到92.50%,橡胶幼林分类精度在76.42%。统计结果表明,橡胶幼林与橡胶成林种植面积比重为1.04:1,与目前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超过国营橡胶种植面积现状相吻合。研究提出来一种验证和提高橡胶林分类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相同分类方法提取2000年的橡胶林地,通过2000年和2010年两期橡胶林地变化的叠加分析,发现橡胶成林提取方法较为可靠,而橡胶幼林误分率略大,可通过提取更晚年份的橡胶成林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从模型实验角度出发,将实际楼房结构抽象简化为合理的框架模型,在结构内合理位置放置减振水箱进行振动台模拟实验,根据所得数据做相应各层最大位移图和减震效果图。结合分析图像和理论推导方法,找到TLD结构模型最佳设计方案并将其结构导入MATLAB中分析计算并与实验印证,得出对于我们模型实验的最佳减振频域和减振规律,发现其减振频域较窄(3.2~5.8hz)并就顶层而言,对结构底层和顶层普遍存在加剧振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