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角楼上》(五册)是一篇“看图学文”教材.在指导学生看图时,可以先观察人,后观察物,即按从人到物的观察顺序:毛主席(外貌、动作、神态)→油灯→文具→方桌→竹椅。也可以先观察物,后观察人,即按从物到人的观察顺序;油灯→方桌→文具→竹椅→毛主席。  相似文献   

2.
《梅雨潭》是一篇看图学文,作者朱自清写的是浙江省温州地区瑞安县境内的一个风景点——梅雨潭的情景。那里山水相照,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宛如仙境,故有“仙岩”之称。全文生动活泼,结构严紧,比喻精妙,语句洗练。特别是融景入情,意境幽美。教学时,如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弄清梅雨亭、梅雨潭、梅雨潭的位置,了解“亭”、“瀑”、“潭”的关系,领略梅雨潭及其周围幽美的景色,把学生带进幽美的意境,是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关键。一、观看亭子的“险”教学一开始,指导学生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作者是以“亭”为观察点,按照“亭→瀑→潭”的观察顺序,写了亭、潭、瀑各自的位置及相互间的关系;写了作者怎样从上而下观察和描写瀑布的。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看亭子,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作者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一种植物;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这种植物的茎、叶、花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来,并学会用打比方的手法进行描写.[方法提示]1.注重激起学生观察和作文的兴趣;2.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3.按"观—→说—→写"的顺序进行.[课前准备]1.复习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重点从观察方法、写作顺序上理解和掌握;2.准备一盆盛开的月季花;3.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绘画工具.  相似文献   

4.
"探究结构"是探究过程的要素和顺序.数学概念"探究结构"就是概念形成过程和概念同化过程中的探究要素与顺序.由于教学概念是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并具有形式化和符号化特征,因而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同化过程更加具有探究的价值.数学概念形成过程教学的"探究结构"是:展示观察对象(营造探究情境)→导观察→寻找共同属性→形成假设→验证假设→形成概念.教学概念同化过程教学的"探究结构"是:呈现相关概念→列举描述对象→形成认知冲突→寻找本质属性→定义新概念→辨析新旧概念.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书写分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笔者经过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第一,根据分数的意义应按“分数线→分母→分子”的顺序书写;第二,按照书写汉字的顺序应从上到下按“分子→分数线→分母”的顺序书写;第三,也可以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即“分母→分数线→分子”的顺序书写;第四,为了体现人文性,学生愿怎么写就怎么写。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即按“分数线→分母→分子”的顺序书写。小学数学教科书和各种教学参考书里都把分数定义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7月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下面 ,笔者就本课例在这方面的努力作一些评价 :桂文通老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是遵循由浅入深 ,由低到高来进行的 .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基础、拓展、创新 .第一个层次 :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材是按以下顺序进行的 :引例→众数的意义→求众数 (例 1 )→举例→中位数的意义→求中位数 (例 2 ) .而桂老师安排的顺序是 :引例→ 众数的意义中位数的意义 →练习 …  相似文献   

7.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确实是把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达到“轻负优质”的关键所在。笔者从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优化教学设计的六大原则。一、“模糊”性备课原则设计多种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来,过程是模糊的,给人以不清晰的感觉,但这个“模糊”性备课,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班级学生实际,有的放矢,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如在《怎样溶得快》一课教学中,备课时设计了三种教学过程:1.教师演示→教师讲解→学生分组实验1-3→观察讨论→在教师帮助下得出实验结论。2.学生上讲台演示→教师讲解→分组实验1-3→观察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逆写标题法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由偏正短语构成的课文题目。按照先中心语后修饰语的顺序逆写标题,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教读《中国石拱桥》,就可采用逆写标题法: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这种板书顺序,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更能使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领悟到:标题从空间地域上、材料上、形状上对所要写的桥进行了限定,规定了明确的选材范围,同时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再结合板书科学地设计、提问一些小问题,对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课文,会更有益。二、标题留白法板书标题时,适当“留白”,可以…  相似文献   

9.
数学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归纳推理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口语报告法对数学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的归纳加工一般是按照定向→识别→转化的顺序进行的,不同学生在归纳加工的层次上、元认知的活动及策略的选择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赖银珠 《生物学教学》2007,32(12):37-38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安排了“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经过这次的实验,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相关习题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总结规律,提高学习效率。1显微镜使用的步骤例1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A.对光→放片→低倍镜观察→移片→高倍镜观察B.对光→移片→低倍镜观察→放片→高倍镜观察C.对光→放片→高倍镜观察→移片→低倍镜观察D.对光→放片→低倍镜观察→对光→高倍镜观察解:由低倍镜观察换到高倍镜观察,必不可少的步骤是移片(移动玻片),在…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电路部分的内容多而复杂,在理解最基本的原理的基础之上,为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对比较重要的一些知识还可以采用"口诀"法.下面举例说明: 题型1 分析闭合电路的动态变化是高中物理的一种典型题型,一般按照从部分→整体→部分的分析顺序结合闭合电路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处理,这种方法又叫程序法,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有时比较繁琐,不简便.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类比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创新思维.类比的思维过程是:观察比较→联想迁移类推→猜测新的结论→判断新结论的真伪.下面从六个方面说明如何进行类比.一、数与形的类比在数学研究中,数与形的类比经常在相反的方向上得到  相似文献   

14.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中孕含着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因素,主要是: 1.比较、分析的能力。这在规律的揭示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板书: 首先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把①→②、①→③、①→④进行比较,得出它们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小数点的位置也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从而把小数点位置移动和小数大小变化建立起联系,逐步板书出“向右移动”的规律性内容。同样,再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分析比较,④→③、④→②、④→①小  相似文献   

15.
郎红星 《江西教育》2003,(13):19-19
顺序记忆法这是依据文章写作顺序背诵课文的一种方法。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背诵《扁鹊见蔡桓公》可按时间顺序来记忆: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背诵《核舟记》可按空间顺序来记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背诵《活板》可按逻辑顺序来记忆:活字板的发明→用法→功效。线索记忆法这是根据文章的写作线索背诵课文的一种方法。文章的写作线索有叙事线索、写景线索、抒情线索、说理线索等。背诵《桃花源记》可依据叙事线索来记忆。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  相似文献   

16.
人称代词的用法:主格在句子里作主语,宾格在句子里作宾语。在陈述句中,主格代词常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宾格代词常在谓语动词的后面或介词的后面。如:They are students.他们是学生。(作主语)I don't know her.我不认识她。(作宾语)注意点:人称代词并用时的排列顺序。规律为:(1)单数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其顺序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2)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HTML"课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采用"任务单导学"教学法,则是以"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成果展评→检测反馈"的活动顺序开展教学。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任务单"中的相关任务,从而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城市里的孩子由于被高楼阻碍着视线,很少见过这么美丽的夕阳晚景。于是教者力求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采用各种方式的读,辅以音乐、画面等手段,引领学生自主研读,感悟美、体会美、升华美。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读,读出美感,读出意境,读出韵味,读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描述的三幅夕阳美景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夕阳的?2.学生讨论得出:课文是按照夕阳西斜→夕阳下沉→夕阳落山的顺序来写夕阳的。3.在夕阳西斜→下沉→落山的过程中,夕阳有哪些变化?周围的景物又有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壁虎》一课教学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有顺序地写),我在教完第三段之后,要学生仿照第三段老师的板书,自己读—读第四段的课文,把壁虎怎样捉远处虫按照课文的顺序板书出来。学生的情绪明显地高涨起来,读、画极其热烈。一个学生这样板书:爬→停→爬→蹿→吞吃。学生的板书完全有道理,他掌握了壁虎捉远处虫的连续动作,可见他经过了分析、比较、概括的思维过程。教学生板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作文课 ,一走进教室 ,我大声对同学们说 :“今天的作文课 ,在鸣凤亭里上。”同学们一听 ,一蹦三尺高 ,像鸟儿一样飞向学校操场西北角的鸣凤亭。一来到鸣凤亭 ,学生们就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在观察鸣凤亭的独特造型 ;有的在鸣凤亭周围的小山坡上爬上爬下 ;有的在细细品味鸣凤亭红柱上的对联 :“英才闲听芭蕉雨 ,凤凰专栖梧桐枝”;有的在鸣凤亭里阅读碑文作沉思状……让学生仔细观察、自由活动十多分钟 ,我开始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鸣凤亭的来历吗?”学生露出疑惑而好奇的神色。停了几秒钟 ,我便娓娓道来 :“清朝乾隆三十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