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财经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报纸定位明确、贴近受众、专业性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态都成为报业市场一道抢眼的风景。国内报刊市场常见的财经类报纸不下10种,日报型的有《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周报型的有《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华夏时报》《理财周报》《投资者报》等。这尚未将《证券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经济报道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鑫 《新闻记者》2005,(11):60-62
在短短几年中,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为代表的财经类报纸在上海街头的报摊上占据了醒目位置。同时,上海报业市场上的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如《新闻晨报》、《青年报》等,也纷纷开出了各自的财经专版。  相似文献   

4.
韩杰 《青年记者》2005,(6):74-76
看到中国近期出现的两张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既喜也忧。喜的是,中国新闻人终于要办一份自己的《华尔街日报》,与已进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中国经济相匹配。忧的为,现在中国财经类报纸群雄并起,各有所长。可以预计,为了争做中国财经报纸的龙头老大,相互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要争第一,唯有提高报纸质量。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闻写作的读者本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凡 《新闻知识》2005,(2):61-6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而经济新闻在报纸中的分量也日益加重。新世纪以来,除了纷纷涌现的新财经类报纸,综合类报纸也加大了经济版面的建设力度,大部分日报、晚报、都市报都设置了经济专版,如证券、财经等,而以经济报道称的《深圳商报》更是大打经济牌。做好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6.
辛妍 《传媒观察》2004,(4):8-10
在上海,由人民日报主管、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主办的一份财经日报——《国际金融报》,经过几年打拼,目前已与《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等,一同进入中国市场化财经报纸的“第一方阵”。专业人士追捧这张报纸“准确、及时、有价值”的新闻理念,认为它  相似文献   

7.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和百姓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新闻不但在传统的专业财经报纸和综合型日报中常见,在都市报和晚报中,经济新闻也获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许多都市类报纸都开设了专门的经济新闻版面。作为地市级晚报的《秦皇岛晚报》,也顺应报业发展的潮流,在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后,适时推出了专门刊载经济新闻的经济生活版。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新闻》是世界有名的财经报纸,发行量虽然不是日本最多,但由于重视事实,坚持客观报道,拥有一群知识层次高、覆盖面广的读者,是无可争议的日本最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近年来,国内很多纸媒纷纷标榜自己是“最有权威的报纸”、“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等等。但是对比《日本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专业财经报纸的风生水起,国内综合性日报的财经报道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专业财经报纸所提供的财经报道通常针对专业化程度高、注重新闻建设性功能的高知识背景人士,这些人恰恰是各大品牌制造商最为看重的高消费群。更多品牌企业倾向于把广告投向专业财经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财经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财经报纸的影响力日益显著。新兴财经报纸注重跟踪行业动态,挖掘业界新闻,实现了对过去报纸单一的经济政策宣传模式的超越。但是,随着财经新闻的  相似文献   

11.
王波 《青年记者》2003,(7):16-17
以橙色为标志的《经济观察报》自诞生以来,因其独特的报道理念和版式风格一直受到坊间和学界的颂扬和赞美,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作为一个突破中国财经类报纸新闻操作传统模式的“先行者”,《经济观察报》所取得的成绩的确是有目共睹的。不容否认,当中国报纸普遍还沉浸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于2004年年底相继创刊的两大新兴财经类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将合并的传言出现,当时业界一片哗然。《第一财经日报》总编秦朔在合并消息传出后不久,明确表示合并的时机还不成熟。但两份财经报纸都出现了较大亏损,确实面临困境。回想2004年11月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经济新闻报道发展太快了,经济类的媒体,纸媒或网媒都在迅猛发展。诸如《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财经》、金融界(网站)、财经网以及新浪、搜狐、凤凰等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其经济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角度都远远超过了综合类日报,甚至彻底颠覆了传统经济新闻的报道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外著名经济类报纸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经济类报纸?国内外似乎对此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广义上说,凡属重点涉及财经、金融、市场、工商等经济领域新闻报道与分析的报纸,均可算作经济类报纸。 目前国际上有影响的经济类报纸主要有这样几家: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英国的《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和《日本经济新闻》报(Nihon Keizai Shimbun)。  相似文献   

15.
随着WTO中相关条款的逐步生效和中央宣传体制改革的深化,传媒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在财经、娱乐等传媒领域,市场竞争更是尤其激烈。财经报纸方面,新的市场进入者层出不穷,先有《中国经营报》的一枝独秀,后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后来居上,成为所谓财经周报领域国内第一军团。关于《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其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明确的经营战略和报纸的内容形式尤其是头版头条的内容形式与经营战略的密切配合。《21世纪经济报道》由南…  相似文献   

16.
王擎  陈峦明 《当代传播》2012,(5):100-102
近年来,中外媒体对于财经人物的关注与报道很吸引读者。如何做出有特色的财经人物报道,学界业界都投入了很多观察与思考。本文选取《第一财经周刊》、《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等5家中外财经期刊关于乔布斯去世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探讨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7.
《财经》网是被誉为中国经济改革风向标的《财经》杂志推出的、以原创新闻和实时评论为主要内容的财经新闻网站。  相似文献   

18.
邓涛  强月新 《传媒》2003,(3):38-39
中国的财经类报纸,“老牌”的有《经济日报》和《经济参考报》等;另有曾经办得不错的《中华工商时报》。创刊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近年甚为成功。《财经时报》崭露头角。一年多前,新锐《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先后粉黛登场。财经类杂志,京有《财经》,沪有《理财周刊》,圈内圈外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9.
王媛 《新闻传播》2005,(9):47-48
《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同为2001年步入中国财经媒体的两匹“黑马”,而《中国经营报》则被视为中国经济类大报的霸主,这三家报纸同为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读者定位都大致相同,然而,其报道风格却不一样,这三大报纸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哪里?笔者对此问题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报纸可以比作人,那么《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可谓两位青年才俊:出身世家,年轻有为,满怀朝气,富有理想,一心要做中国的“华尔街日报”。同为财经报纸中的新锐,《21世纪经济报道》(简称《21 世纪》)创刊于2001年1月1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风格定位“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观察经济形势,以全新的视角报道经济新闻,传播21世纪经济理念”。《经济观察报》 (简称《观察》)创刊于2001年4月1日,山东三联集团出资创办,风格定位在“理性、建设性”上,强调“不冲动、不破坏、不媚俗、不虚伪、不偏激、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粗粗一看,同为财经报纸,报道财经新闻,并相继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然而报纸如人,没有脾气秉性完全相同的。本文通过两份报纸的新闻标题比较,来研究它们各自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