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焕山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撰文认为,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向表现为:“明流”(从发展中国家大量流向发达国家)、“回流”、“暗流”(在发展中国家内流向跨国公司)。其流向特点可以归纳为:高科技人才流向市场“高地”;高科技人才流向研发“高地”;高科技人才流向创业“高地”;高科技人才流向价值“高地”。吸引世界级高科技人才应形成全方位高地或建立特色高地。高科技人才流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国际间的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早已有之,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还是在二战之后,尤其是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这时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的特点是:①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即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欠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的人才也流向发达国家(尤其是流向美国);②流动人才的层次渐高,流失情况严重。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员有近百万人,而且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递增。这使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3.
神州回望     
《神州学人》2004,(2):6-9
在清华,跨国公司已经把“触角”延伸到一些学院和系。——清华科技园服务中心总经理杜朋的忧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从未像今天这样彰显,人才安全正成为企业和国家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美国麦肯锡公司曾把当今世界各国对各类专门人才的争夺称之为“人才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发达国家各使绝招,把眼光牢牢盯住了发展中国家。据国内人才研究专家估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万专门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硝烟,人才究竟是怎么被“抢”走的?这是人人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各国(地区)政府为了赢得高科技竞争的优势,绞尽脑汁,迭出花招,千方百计地从海外招揽优秀人才,从而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全球性人才争夺战。近些年来,面对美国肆意掠夺各国优秀人才的恶劣趋势,不少发展中国家,甚至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措施,积极实施“人才回流”策略,以期回收旅居美国的高级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优势,南中国海的开发,都为海南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洋浦保税港区建立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给海南岛的发展又提供了一个提升的契机。怎样利用这个大好机遇,迎接海南经济特区的又一次腾飞?本文认为,海南迎接经济腾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便利的交通条件——“要想富,先修路”;二是足够的资本投入——“大投资,大回报”;三是人才和技术的储备——“人才高地就是技术高地”。交通条件的改善需要解决琼州海峡通道问题和洋浦保税港做大做强的问题。巨额投资的投入有以下途径可以考虑:一是通过博整论坛宣传招标,在海南组建一个类似“苏州工业园”的模式。二是组建或引进投资基金公司。三是构筑一个有强烈吸引力的“人才高地”,一方面可以通过特殊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内引外联的大学教育园区,通过高教园区的“招校引智”,打造海南长远发展的坚实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最紧密结合点,高校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如何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期,一种对国内人才流向的形象比喻──“凤凰越过海,孔雀东南飞”也同样在石河子大学盛行。那些年,石大的教师纷纷流向内地,到后来连“麻雀”都“东南飞”了:即使是送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要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上构筑人才“高地”,必须认清处于高等院校“洼地”的实情,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用超常规的手段和方法吸引人才;把握人才作用发挥的规律,打造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校园文化,优化尊才爱才的留人环境;引导人才立足校内,面向校外发挥“双重效益”,实现人才、高校、社会“三赢”的良性循环,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2023,(3):39-40
<正>入选理由抢抓山东职教高地建设的政策和机遇,围绕“人才强县”战略,以“名师”建设驱动职教创新发展,获评山东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为县域职教高地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五莲特色”模式。亮点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的理念,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要着力抓好两件事: 一是适应经济高地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努力打遣教育高地、人才高地; 二是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和缩差共富的需要,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学校,还要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概括起来,一个是“高地”,一个是“均衡”。  相似文献   

11.
国际直接投资(FDI)对发展中国家极为重要。发展中东道国的政策竞争,以财政激励手段为主,同时辅以一定的规制政策竞争,而较少使用金融激励手段;大多数政府之间的激励政策竞争,都发生在相邻国家之间;流入发展中东道国的FDI的绝对数是在逐年增加的,同时,发展中东道国在吸引FDI方面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历史基础和战略共识,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依托者,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我国维护主权与安全利益的有力支持者。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交汇日益增多,“搭中国快车”日益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华政策的主导面。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需处理好与西方大国及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战略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摩擦。  相似文献   

13.
Hao Wei 《Higher Education》2013,66(1):105-122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of 48 countries and regions from 1999 to 2008, studies the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determinants of how countries of different types attrac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volume of merchandise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facilitat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across border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put the same weights on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factors for pe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potential destinations, while only economic factor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s potential destin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often value educational factors more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s possible destinations, while equally weigh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factor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possible destinations. Therefore, countries aiming to attract tale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encourage them to seek working opportunities in local employment markets after finishing study.  相似文献   

14.
The need for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at least as great as that in industrially advanced nations.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devoting adequate resources to university level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studies, a number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were examined. Both student enrolments and awarded degrees in science, agriculture and non-science fields of study were used as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resources being devoted to tertiary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Generally,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wed similar enrolment patterns by area of study to the developed ones, although some countries clearly emphasize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more than others. Similarly, the pattern for awarded degrees showed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duced equal or higher percentages of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degrees relative to total degrees when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Nevertheless, when evaluating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study on a per capita basis,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duce far fewer graduates than developed countries, due to the relatively restricted access to university study found in underdeveloped natio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need for more science-based graduates cannot be met alone by greater percentages of students studying science but rather by large increases in the total numbers of students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相似文献   

15.
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主权观念的影响为视角,重点阐述了经济发达程度与国家主权观念形成的联系,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家主权观念上的特点.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家主权理论,正在不断丰富主权理论的内涵,主权表现出敏感性和脆弱性,遭受主权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发达国家的特点是主张弱化国家主权观念,致力于扩展外延,在主权的对外实践中常表现出霸权主义倾向.并执行双重标准。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增进国家利益。在国际事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范围内,2005年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比高收入发达国家呈现出更为旺盛的创业精神,在早期创业发生率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高收入发达国家在早期创业转化率方面的表现更为出色。此外,男性比女性更富有创业的主动性。在现今世界的技术发展格局来看,技术扩散是从高收入国家流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遭受反倾销数最多的国家,统计分析揭示:对华反倾销总数排名前十的国家占我国遭受反倾销总数的主要比重;少数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绝对数量小,但其占对外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重大;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加倾向对华反倾销。因此应该重点防范主要对华反倾销国家;预防少数国家对华反倾销的跟随行为;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对华反倾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的,货物贸易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WTO协议中有关发展中国家条款的研究,从而为我国的相关产业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理由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从WTO浩如烟海的法律文件中总结归纳了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条款,论述了《货物贸易多边协议》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面临着困境,发展中国家尤甚。随着发展中国家中学毕业人数的日益增加,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大幅增长。因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其公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增加学生的入学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同时鼓励学生连续就读以完成学位,实现高等教育的真正公平。  相似文献   

20.
国际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吸引FDI。双边投资协定(BIT)因其能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有约束力的保护而备受外资青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签署BIT来吸引FDI,因此BIT在吸引FDI方面的有效性值得研究。基于1993-2004年47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双边投资协定对发展中国家吸引FDI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BIT与制度质量、单边投资自由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BIT有利于发展中国家FDI流入的增长,且与制度质量、单边投资自由化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对我国利用BIT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