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博 《体育世界》2008,(8):71-73
通过对2006年世界男排联赛中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的进攻技战术及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在诸方面的差距,寻求原因及对策,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男排在国际排坛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1981年世界杯后,中国男排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在亚洲却难同日本、韩国等队抗衡。1997年,中国男排在第9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队员打出了水平,找回了自信,但中国男排在1998年,第14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又被世界诸强挤出了前14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男排同世界强队间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国男排向世界排坛更高层次迈进,就要尽快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的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中国男排主要得分手段,但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4.
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中国男排一攻与防反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参加第9届世界杯的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11场比赛的录像分析,探讨了新规则实施以来中国男排的一攻与防反特征以及可能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男排的得分手段按比重大小依次为一攻、对方失误、反攻和发球,其中反攻得分能力明显低于世界强队;快攻威胁较大,但由于一传到位率低,组攻次数少;反攻中接应二传得分率较高,但扣球次数和实际得分少;比赛中,一攻不利造成对方反攻连续得分是中国男排连续失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男排于2002年5月8日再次重新组队,共有13名队员入选,平均年龄为23.4岁,平均身高196.5厘米。当年,共参加了三项比赛:亚洲挑战杯(即传统的东亚四强赛)、世界男排联赛和世界男排锦标赛。主教练邸安和评价说,总的看来,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全队上上下下团结协作,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计划。从这些比赛中,中国男排确实看到了自己同日本、韩国以及世界强队的差距。因此,要想打进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男排的任务确实是非常艰巨的。在去年的集训中,邸安和说,中国男排重点抓了三件事:首先是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6.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而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2)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队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和稳定性较差,世界强队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但中国男排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7.
洪国康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4):52-53,55
运用录像、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世界大赛中的进攻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在进攻方面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男排一攻实力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参加1998年世界锦标赛的中国队的一攻实力进行了评估,为提高中国男排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男排的一攻实力弱于欧洲强队,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男排队员在扣球的个人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9.
赢得比赛的保证——防守反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9月,新一届的中国男排出征世界锦标赛。由于年轻,技术掌握不全面,缺乏国际大赛经验等诸多因素,导致他们在本届世界锦标赛中只取得1胜5负的战绩。面对这不够理想的成绩,我们通过中国男排这6场,共22局比赛的技术统计,来分析中国男排在比赛中处于被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男排后排队员进攻威力不大,是与世界男排强队在进攻方面的主要差距。中国男排要改变这种状况,急待提高队员的身高,增强队员的腰腹力量,培养全队后排进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从’96世界超级男排挑战赛中得知,中国男排战胜了日本、韩国,实现了冲出亚洲的宿愿,但同世界强队相比,差距正在拉大,体现出走向世界的艰苦历程.本文从队的条件与实力,技、战术运用,掌握得分手段的能力等全面分析,从中找出中国男排落后的主因,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我国男排队员防守差的主要原因──起动信乃赞(天津体育学院)1问题的提出1.1中国男排防守差是众所周知、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在1994年世界大赛中,在亚洲排坛,中国男排防守“下三路”远不如日本队和韩国队;在世界排坛,不如比中国队员身材高的意大利队和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男排今年有两大赛事,一个是9月下旬在希腊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男排锦标赛,另一个是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亚运会的男排比赛。这两大赛事对中国男排来说,它既是一个冲击亚洲、走向世界去展示中国男排水平的一次极好机会,又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核,因为中国男排被排除于世界三大赛事之外已有八年之久矣!而这次能参加第十三届世界男排锦标赛,面对世界各路群雄,他们的成绩会是个什么样呢?在1990年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中国男排力克韩  相似文献   

14.
’96世界男排超级挑战赛平在日本降下帷幕,在世界三强面前,亚洲三甲没有显示出丝毫的冲击能力,都以悬殊的比分败下阵来。中国男排虽在本次挑战赛上力克老对手日本队和韩国队获得第4名的较好成绩,但已找不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男排在鼎盛时期令任何世界强队都不敢小视的那种感觉了。出现这种世界男排新格局已不是一二天了。近年来中国排球界乃至亚洲排球界都在苦苦思考,并在积极探求提高自身实力,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有效途径。但时至今日效果仍不理想。那么我们同世界级强队差距关键在哪里呢?赛事结束后,中国男排主教练沈富磷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男排扣球技术的运用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男排强队与扣球技术有关的大量材料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现代男排扣球技术的运用特征及发展趋势.通过世界优秀扣球手和中国男排选手扣球技术的比较研究,指出了中国男排以及国内甲级队某些选手存在的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16.
制约中国男排成为世界强队的几个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法,探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认为快攻战术受阻、缺乏核心队员、一攻与防反失衡、心理素质不稳定、后备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国男排成为世界强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从得失分的角度,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网上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存在的差距,旨在为中国男排取得新的战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新组建的中国男排初征第15届世联赛和第13届世锦赛的技术统计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在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临场经验、体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提出弥补弱项的相应对策,供今后的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二四号位平拉开进攻速度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家男排教练组提出“快速多变、凶狠准确”的技战术指导思想,使中国男排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国男排所采用的中间快球变化掩护二四号位平拉开的战术也是世界男排强队所普遍采用的进攻战术。通过研究分析,运用软件组合可测量出从二传出手到攻手扣球较为精确的进攻速度,中国男排的平二和平四速度位于世界前列,快于美国等强队,与巴西等国差异不明显,因此,还须进一步加强这方面训练,以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现代排球技战术变化之我见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曾在世界杯赛上取得过第五名好成绩的中国男排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遗憾的是,随着世界排坛技战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男排非但没能跟上前进的步伐,反而步履维艰地在世界12强之外徘徊。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们没有弄明白?于是,我们请来中国男排主教练汪嘉伟,听他谈谈世界排球技战术变化的特点,看看我们差在哪?要缩短差距应该做些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