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依赖症容易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从生理上说,长时间泡在网上容易导致人们忽视进食,导致营养不良,而久坐不动很容易导致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群肌肉力量减弱,甚至导致骨质疏松症。而从精神上说,长期沉迷网络容易导致昼夜颠倒,没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学业或工作,进而出现抑郁症。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目前网络道德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影响,进而从网络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产生这些不利影响的原因:网络的自主性容易导致传统伦理道德约束力的弱化;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导致人自律意识的弱化;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容易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弱化。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保证青少年健康网络道德观的培养、预防犯罪案件的发生,作了些对策性研究:注重主体内在要求,培养青少年自主道德意识,防止犯罪动机的生成;注重外力引导,利用网络文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抑制犯罪心理的增长;注重环境约束,加强网络技术监控,遏制犯罪苗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日臻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算法推荐技术助推情绪准确感知,微叙事方式助推情感快速表达,网络圈群文化助推构筑共同情感依归,从而促使网络空间的“后真相”现象日益凸显。网络空间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域之一,“后真相”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一定影响和新的挑战,是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度重视的新课题。真假互掺的舆论内容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误判,盲目的感性偏好容易导致大学生思维固化,非理性的情感共鸣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心态失衡。“后真相”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引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支撑力、教育供给力、舆论把控力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协同发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价值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英 《教育探索》2008,(5):112-113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简单化和片面化;容易导致语言扭曲化;容易腐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容易诱发大学生的破坏欲望。应采取的对策是:将网络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强大学生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培养大学生的辨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防治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当前网络监管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导致那些思维相对活跃的青年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行为的影响,导致思想道德滑坡,进而让学生养成一些不良嗜好。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在乡村的普及契合了乡村社会自主、自在的需求,并从深层次解构着我国乡村的熟人社会和初级群体,一个基于网络自媒体的乡村网络社群结构正在建立之中。任由技术主导的网络社群容易导致乡村社会失范,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村民有序参与是当前乡村网络社群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家风家教的缺失.导致一些人走向社会之后容易失去底线.作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家风缺失,世风日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群体具有社会经验不足,血气方刚,容易跟风的特点,网络谣言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导致其行为偏向极端。因此,客观分析网络谣言对大学生思想的危害,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得到普遍的运用,网络已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网络既能促进社会内部关系和谐与发展,又会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具有正负效应。网络身份的隐匿性有利于充分表达自我,网络交往的平等性有利于扩大民主交流,网络通联的便捷性有利于无障碍交往。然而,网络身份的隐匿性容易导致不健康情绪或行为泛滥,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可能造成失密或安全缺失,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容易导致不良思想的蔓延。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及时消除不和谐因素,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建立和谐专题网站,采取生动活泼方式,增强宣传和谐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作者常常会忽略一些细节问题,而这些细节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使作品数据容量庞大,导致网络传输、浏览不顺畅等问题。本文结合创作实践提出了一些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菁灵姐姐:上初中后,听我的朋友说上网好玩,父母却说一旦上网就不爱学习,很容易沉迷游戏、聊天、网恋等。媒体上也经常报导说有的学生受骗或上网导致堕落,所以父母坚决反对我上网,我却很想去——你说说我该不该去?孟超听说了这么多,你真正了解网络是什么东西了吗?之所以有这么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媒体因其自身特有的复杂性很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传播向着更为复杂的趋势发展.本文从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出发,就网络舆论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和引导策略作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付宁 《华章》2012,(33)
在规模较大的局域网网络中,时常会遇到网络通道被严重堵塞的现象,造成这种故障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不过,从网络堵塞现象发生的统计概率来看,网络中发生过改动或变化的位置最容易发生故障现象,因为频繁改动网络时很容易引发网络环路,而由网络环路引起的网络堵塞现象常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利于故障现象的高效排除.应该怎样来高效解决由网络环路引起的网络通道堵塞现象,本文对此做出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垃圾容易使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网络上的内容鱼目混珠,既有健康有益的信息,又有消极、淫秽、腐朽的内容。网络上不但有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还有各种各样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其中,社会上一些不良网吧经营者正是利用一些黄色、淫秽的东西引诱青年人上网“消费”,少数大学生沉涸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寻求感官刺激而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挺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2.网络内容传播的多元化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5.
韩文根 《娄底师专学报》2007,(6):160-162,171
网络视域下的文化丰富多彩而又内容庞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消极文化的影响导致道德失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构建现代德育观,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网络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武警院校网络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学员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网络教学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这一现状,对影响网络教学情感交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玉轩 《知识文库》2023,(19):111-114
<正>目前,信息网络异常发达,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而网络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危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因为自身经验有限,缺乏社会阅历,所以很容易被骗。近年来大学生因为求职导致的上当受骗以及人身安全事件不断增多,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于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的关注。对此,本文将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结合大学生网络求职现状,对大学生出现网络求职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解析,并从辅导员角度研究大学生网络求职安全的教育和引导策略,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求职中的安全风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说到社群,我们很容易想到两幅生动的画面:第一幅是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在火堆前围坐,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狩猎;第二幅是现代人坐在电脑前或者拿着手机,不断地敲击键盘,同网络中的共同爱好者一起分享、交流。其实,第一幅画面已经初步具备了社群学习的雏形,而第二幅画面便是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学习。文斯·隆巴迪说过:"从个人投入到团队协作——这就是团队的工作、组织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但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伤害。受伤害最深的无疑是广大的青少年学生。一些学生因过分沉湎于网络而导致辍学、离家出走以至发生意外,还有一些学生因沉湎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导致成绩急剐下降,觉得愧对父母、老师而自伤、自残、自杀。网络虽非洪水猛兽,也不值得我们谈“网”色变,但面对受伤的肯少年(特别是中学生),怎能不引起深思?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过度沉溺网络容易形成网瘾,危及身心健康。受网络信息的欺骗容易使青少年遭受犯罪侵扰,网络更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平台。应该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更应该从宏观上加强立法和网络监管,阻止其形成网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