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酒泉航天城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火箭、卫星、载人飞船发射基地,是炎黄子孙走向太空的第一港.该中心拥有完整的卫星、火箭测试发射系统,高精密度的跟踪测量设备,以及先进的控制、指挥、计算机系统和保障设施.该基地承担着卫星、飞船和火箭的测试、发射以及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茫茫戈壁滩,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建设,一座绿阴环抱的航天城矗立在戈壁深处.酒泉航天城  相似文献   

2.
发射卫星离不开为其服务的发射工作塔。工作塔有勤务塔、脐带塔之分。 我国先后自行设计建造了7座发射工作塔,分别安装在3个卫星发射中心的五个发射工位上。安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座活动发射勤务塔建于1966年底。当时我国的航天事业刚刚起步,为了自力更生地研制、试验发射运载火箭,1965午下半年我们设计了这座活动龙门式火箭发射塔。1966年底用该塔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研制的中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3.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  相似文献   

4.
2001年1月10日凌晨,地处中国西北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高100多米的飞船发射塔架,环抱着“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就像一尊巨型礼炮,遥望苍穹。火箭顶部是“神舟二号”飞船。飞船两侧,两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分外夺目。 时至子夜,气温降至零下13℃。在“三九”严寒季节发射航天器,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心采取了一系列防寒措施,并专门研制了自动升降温系统,保证推进剂的储存和加注合乎规定的温度要求。 “30分钟准备!”随着指挥员清晰的口令…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戈壁之光──酒泉。发射中心距甘肃省酒泉几百公里。1958年兴建火箭发射试验场,是我国最早的“太空城”。1960年,我国第一枚自行制造的运载火箭就是在这里发射的。彝海明珠──西昌。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邓海湖畔。1970年开始兴建...  相似文献   

6.
戈壁之光——酒泉。发射中心距甘肃省酒泉几百公里。1958年兴建火箭发射试验场,是我国最早的“太空城”。1960年,我国第一枚自行制造的运载火箭即是在这里发射的。彝海明珠——西昌。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冶州的邛海湖畔。1970年开始兴建。是我国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理想窗口。1984年4月8日,在这里用“长征——3号”运载火  相似文献   

7.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甘肃省酒泉以北的戈壁滩上,建于1958年,是利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大倾角、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的主要基地。  相似文献   

8.
科教大观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 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  相似文献   

9.
“神舟”三号发射成功,神州大地一片欢腾。把“神舟”三号飞船送上天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而“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设计师就是刘竹生。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静静地矗立在100多米高的飞船发射塔架旁。巨大的火箭箭体上,“中国航  相似文献   

10.
<正>基础过关1.2022年8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如图1所示是火箭发射时的现场画面。火箭向下喷射气体,气体将火箭推向太空。在此过程中,燃料燃烧将__转化为__;空气向下喷射的同时,火箭被空气向上托起,说明__  相似文献   

11.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神舟”飞天的成功 ,使我国悄然进入世界航天三强。试验飞船为何不载人载人航天与不载人航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火箭、飞船的安全可靠性的极高要求。人命关天 ,由于技术难度高 ,因此在宇航员上天之前 ,必须进行无人试验或动物试验。前苏联在加加林上天前一共进行了5次无人飞船的试验 ,美国则发射了8艘无人飞船。这次发射的目的主要是试验新型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了不使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3,(18):6-6
本刊讯 2013年6月1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神十任务安排,上海交通大学数字电视团队采用超高清晰度电视设备记录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起飞的壮观场景。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采用超高清电视格式记录火箭发射、飞船起飞的整个过程,也是上海交大继成功为航天员返回着陆场搜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后再一次为载人航天工程作出贡献。打破了国际上只有日本NHK采用超高清设备记录过NASA的航天器发射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打开我国的航天史册,一件件震撼世界的史实赫然夺目: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功;1984年4月通讯卫星发射成功;1988年9月气象卫星发射成功;1992年8月,大推力“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澳星”成功……。在短短的20多年内,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世人所瞩目,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自制火箭,发射和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例1(陕西省)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送上太空.飞船在脱离火箭之前,相对于是静止的.飞船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机械能转变为,使舱体外表变成一团火球.”〔答案:火箭、内能(或热能)〕例2(北京海淀区)“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用联氨(N2H4)作为燃料,用N2O4作氧化剂,燃烧后生成的高温氮气和水蒸气以很高的速度从火箭尾部喷出,使火箭升空.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能.”(答案:机械)…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平安飞行115小时又32分钟后,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  相似文献   

16.
材料一  1 999年 1 1月 2 0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号在甘肃省酒泉发射升空 ,绕地球飞行了 1 4圈 ,并进行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 0 0 1年 1月 1 0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并成功进入预选轨道。 1 6日准确返回 ,成功着陆。“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是我国的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它的发射完全按照在载人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神舟”二号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 ,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它标志着我国飞船向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0 0 2年 3月 2 5日“神舟…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伊始,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地处西北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遍神州大地: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成功地发射升空!它在遨游太空7昼夜,环绕地球运行108圈之后,顺利地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十五”期间,我国将发射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据统计,我国自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至今共发射了74颗卫星,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47颗,国外卫星27颗。而“十五”期间将发射的卫星,约占前30年发射卫星总数的一半,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喜人前景和中国航天人誓攀高峰…  相似文献   

18.
“悟空”升天,令人好奇:什么是“暗物质”?怎样寻找“暗物质”?找到“暗物质”有啥用? “悟空”巡天 2015年12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发射17秒后程序转弯,发射790秒后星箭分离,火箭的入轨精度及分离时给卫星提供的姿态都很准确,甚至比原定理论值还要精确.这意味着,卫星准确进入了离地面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神箭”,就是指发射载人飞船用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这种新型火箭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为基础,其芯级是用发射成功率很高的“长征2号C”火箭改进的。“长征2号C”火箭曾经11次发射返回式卫星,无一失败。利用这一优质火箭,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即在它的第一级火箭周围对称捆绑4个液体助推器,这样就加大了火箭的推力,提高了运载能力。这种最新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主要用来发射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2002,(Z2)
三月二十五日,我国“神州”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此前“神州”一号和“神州”二号的发射时间分别是在凌晨和子夜。那么,神舟飞船为什么选择在夜晚发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