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两 请看一则趣事:韩国留学生朴君卫生间的水管裂了,他去找后勤科修理.科长说:“行,过两天就叫人去修?”三天过去了,没见人来修。他又找到科长,科长还是那样说:“行,过两天吧.”可又过了三天,还是没有动静。他纳闷了,问教汉语的老师“两天到底是多少天”.老师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过两天再给你答复吧”朴君顿时目瞪口呆。半个月后,水管终于修好了。月底.朴君没去交水费。科长上门催收,他狡黠地笑了笑,说:“科长,过两天吧。”朴君终于明白了“过两天”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
现实与童话     
前不久我去书店时随口问10岁的儿子要买什么书,以往他总说不知道,可这一次却有着明确的需求——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童话”,因为他从同学那儿看了这套书的其中一本,认为非常好看。书买回来,儿子一头扎入书中,十二本书五天看完。在这其中他每天都把书带到学校去,结果至少有两个同学看了后表示要用自己的压岁钱去买这套书。儿子看完这套书后,又向同学随便借了两本书,拿回家来我一看,还是郑渊洁写的。过了两天,他到邻居家串门,又向同龄的小伙伴顺便借了一本书,令我惊异的是,作者仍是郑渊洁。这使我猛然发现了一个事实:小学生们都…  相似文献   

3.
古代笑话     
雨二人酒肆饮酒,酒毕,久坐不去。主人厌倦,假看天色曰:“雨要来了。”二人曰:“雨既来了,如何去得?少待雨过再去。”主人又曰:“如今雨又过了。”其人曰:“雨既过了,怕他怎的。”《增订解人颐新集》犤清犦赵恬养撰RainTwomenweredrinkingatawine-shop.Afterfinishingthelastbottlebetweenthem,theysattherechattingwithnointentionofleaving.Feelingtired,theownerofthewine-shopmadeafeintoflookingattheskyandsiad:“Itlookslikerainning.”Onhearingthis,thetwomensaid:“Sincetherainiscoming,we’dbetterwaitt…  相似文献   

4.
吴玟 《家庭教育》2010,(9):38-39
男孩晓刚进入四年级以后,特别喜欢读课外书,而且读起来的速度飞快,一本厚厚的书一天就看完了。为此,妈妈给他买了很多书,还告诉他自己的书可以慢慢看。可是晓刚还是像赶车似的看得很快,有时只挑选书中自己关心的情节看。当然,晓刚有他自己的理由,作业那么多,根本没办法仔细读书,只能大致上浏览一下。有一次,妈妈问他:“你能给我讲讲看过的书吗?”晓刚拍拍脑袋说:“我看过就忘了!”学校举办“读书节”,老师让班里每个同学读一本好书,然后写一篇读后感。这天,晓刚回到家趴在写字台上苦思冥想,愁眉不展,竟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相似文献   

5.
诗人普希金曾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而阅读就是人获取知识和净化心灵的良好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书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先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怎样才能让读者懂作者的心情,去和作者做真正的“对话”?现代文洋洋洒洒。泼墨如泻,  相似文献   

6.
课间来到班里,发现男生浩浩正在埋头读一本厚厚的十六开本书,看我走过去,他赶紧把书收起来。我拿过书来一看,封面上赫然写着:校园江湖——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我打趣到:“怎么?也想练成坏蛋?”上课铃声响起,我没再往下追问。  相似文献   

7.
误区一关节疼痛不算病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进入冬季后,62岁的祁老师膝关节疼痛也越来越严重,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痛得直抖,久坐后膝盖疼痛很难站起来。家人和邻居看了都劝他去医院检查,他却固执地认为:“上了年纪谁身上没点疼痛呢?我不是一次发作了,忍几天就好。”  相似文献   

8.
天伟是个高一男生,但他从周一开始,说什么也不去上学,在家里已经呆了三天了。家里对天伟寄予了很大希望,他好不容易上了高中.不上学怎么得了?于是,家人亲友轮番劝说、教导,天伟就是不肯去学校。孩子究竟怎么了?家长着急地拨通了心理咨询专线:“听说您帮助了不少人,求您帮帮我们的孩子吧!”  相似文献   

9.
汪向明 《小读者》2011,(2):43-43
许多小读者朋友喜爱看书.课内书不得不看,课外书选自己喜欢的看。可是.爱读的却不多,可能是怕自己嗓音不妙、读音不准.也可能是觉得读太费劲.不如看来得畅快。其实.“读”较之“看”,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我班的澜澜小朋友频频上厕所,几乎五至十分钟就一次,有时仅几滴,严重影响了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他家人带他去医院看了几次,说没什么大病。在医生细心询问下,他的家人说出了澜澜近期在园曾经尿床,被孩子笑称“拉尿宝”的事。最后,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尿频。  相似文献   

11.
美好的回忆     
读幼儿同的儿子每次放学网家后,我母亲都要从他书包里取出揉皱的书本或作业本整理一番,一边抚弄一边责怪道:“看你读的什么书,都弄成了什么样子!”儿子却若无其事的跑出门找他的伙伴们玩去了。看着母亲心疼抚爱的样子,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读书时的历历往事。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里的“得益于课外”,即受益于课外阅读。可如今的现状却是,书本阅读离学生越来越远.他们宁愿看两小时电视.却不愿静心读上20分钟的书。网络文化、读图时代。更加剧了学生不能亲近文字。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世纪初期,鲁迅先生曾经发表过这样警醒世人的的言论,他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因为,他感到“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一旦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鲁迅:《青年必读书》,《京报副刊》1925年1月25日)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大要在劝青年人直面人生和世界,用行动去改变旧中国的现状。其深微的含义决非那种愤激的态度所能掩盖住,在此不是本文讨论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百科》2014,(3):44-45
姐姐你好:姐姐,你体会过难过与喜悦交织的感觉吗?从小到大都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但前几天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突然闯入我的生活,让我心乱起来,万般滋味,无法表达。他是我的初中同学.现在我在市一中读高一,他去了县一中。  相似文献   

15.
肖力 《早期教育》2005,(5):18-18
一天,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午睡了,睡着睡着,晨晨听到一种哭声,声音越来越大。他轻轻地从床上爬起来,顺着哭声一看,原来是一本小画书趴在地下哭。晨晨问:“你为什么哭呀?”小画书说:“刚才你看画书时,我让你看了许多好看的动物,看完后你应该把我放在图书架上,和我的朋友放在一起,可是你把我扔到地下,还碰伤我。”晨晨听了心里非常难过,连忙去拾小画书。  相似文献   

16.
请看下面几段话:①那天.我带着5岁的侄女去拔牙。回家的途中.我问侄女:“牙还疼吗?”谁知道侄女说了一句让我大跌眼镜的话:“我不知道呀.牙不是拔掉扔到医院的垃圾桶里了吗?”(《牙疼》,《楚天都市报》2003年4月17日29版)  相似文献   

17.
读过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的人大概不会忘记下面的情景:(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如果撇开他们所读的内容不论,那鼎沸的读书声以及先生投入的诵读的情境,还真很令人神往。“读书”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细细考究起来,它可以分出很多种类:从声音的有无看,读书可分为默读和有声…  相似文献   

18.
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二的外侄来到我家,要向我借20本书。他说:“学校要评示范校,为了凑齐图书馆藏书的数目,班主任要求每位学生从家里带20本书到学校,不要教学参考书之类的,只要文学、自然等类的图书。”我顺便问他:“你们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吗?”他说:“我们很少去,因为老师不鼓励我们借澡外书,认为看课外书耽误学习。父母也不许我看跟教科书无关的书。”作为语文老师,我听后当然觉得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9.
吉菁 《小学生》2005,(4):14-17
乐乐今年11岁,已经上五年级了,却像怎么也长不大似的,什么事都要依赖别人。晚上写完作业,他把笔一搁,就去看电视。妈妈赶快跑到书桌前,替乐乐收拾书桌,按照课程表上的安排给他装好明天要用的书和本。如果哪一天妈妈没顾上帮他收拾书包,第二天早上上学时,乐乐准会忙得一团糟,等他急急忙忙跑到学校后,准会发现:“哎呀,又忘带……”快过教师节了,乐乐决定给老师寄一张漂亮的贺卡。可贺卡写完之后,乐乐却犯了愁。因为以前都是妈妈帮他寄卡片,偏偏这几天妈妈出差去了,乐乐连邮局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读并快乐着     
王艳芬 《山东教育》2004,(32):55-55
我对徐燕谋其人其事并不甚了解。但他赠钱钟书的句子“北海西山皆可恋,我来只为读奇书”却令我一见倾心,刻骨难忘。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我一生之嗜好,除了革命,唯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我活在和平年代,自然无命可革。所好者唯书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