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主体失真、产权权能缺失,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必须以产权改革为取向,依法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产权权能.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产权主体失真、产权权能缺失和产权内容虚化等弊端,这些问题延迟了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制约了农民的增收,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从而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以产权改革为取向,依法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产权权能。加速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更迅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现代产权制度有五个基本特征1.产权权能分解化;2.产权界定明晰化;3.企业产权独立化;4.产权主体多元化;5.产权流通市场化。据此,我国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1.解决国有资产所有权权能的独立行使问题;2.落实企业的独立产权;3.解决国有产权的监督约束问题;4.解决国有产权的流通转让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国有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产权制度有五个基本特征:1.产权权能分解化;2.产权界定明晰化;3.企业产权独立化;4.产权主体多元化;5.产权流通市场化。据此,我国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1.解决国有资产所有权权能的独立行使问题;2.落实企业的独立产权;3.解决国有产权的监督的束问题;4.解决国有产权的流通转让问题。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往往关涉产权及其流转问题,探究该问题对总结产权流转原则、健全产权流转制度、促进校企合作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产权主体准入资格不清晰、产权权能交易规则不完善、产权重组方式较模糊等问题。基于对校企合作协议的文本分析,归纳出产权流转的三个原则,一是产权主体的准入原则,即合作主体应具有独立法人所需的原始产权,产权归属明晰且受到保护,产权能够促使双方资源共享。二是产权权能的交易原则,即权能交易应实现使用权的充分性,符合权责利的对等性,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三是产权结构的重组原则,包括产权重组的主要形态是建立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权能配置须采取管理权与党务权相分离,人事权应遵循统一指挥权与最终处理权的并行。  相似文献   

6.
现行土地产权制度:问题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错位 ,产权界定不清 ,土地流转机制缺乏规范 ,权能结构不合理。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革 :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 ;建立规范合理的产权结构和土地流转机制 ;深化农村赋税制度改革 ,明确租税费等  相似文献   

7.
要判断中国农地制度改革方向,必须厘清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可被理解为组成农地权利束的各项权能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化组合:经过土地改革后农民拥有了完整的农地权利束;农业集体化造成了农民的农地产权不完整;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确立将完整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再次让渡给了农民;“三权分置”改革仍是以农民拥有完整的农地权利束为指向的。中国农地产权权能分化组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实践证明,国家或集体每次将某项权能赋予农民时,农业生产活力就会得到释放;每一次收回某项权能时,农业生产活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可被提炼为: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进农民的农地产权向权利束完整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入世以后,农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而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产权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农村土地产权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集中,最后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仍存在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土地产权的权能不明晰、国家过多地占用农民土地权益等主要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精神,为我国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必将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产权理论有关产权性质的讨论有两点对于土地权利问题的认识是具有解释力的,即产权需要得到正式制度的界定和保障,反过来产权权能自发的拓展和转化引起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又会推进正式制度的不同层次的变化。成都土地制度改革在遵循产权规律的指导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对于解决不同形态的围绕农村集体土地产生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小产权房"这一社会难题亦可在探索农地产权改革的可行途径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产权的基本权能分析,明确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属性及其与国家产权的关系,以利于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从而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已现出许多问题 :所有者身份不明 ,农民土地产权模糊等 ,因此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 ,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一种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和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 ,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 ,实现公平与效益相统一 ,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是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的颁布,初步确立了农村集体成员权制度,这是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上的一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保护了集体财产。但是法条的规定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通过对农村集体成员权与共有权、股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成员权等权利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该权利的性质与价值,以更好地实现设立这一权利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要搞好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提高耕地质量、发展农业规模经济与农村土地市场也需要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我国现在实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村民很难行使集体所有权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因此,土地国有制并赋予农民长久甚至是永久使用权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及入世后面临严重的挑战,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经济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创新农业用地经营机制,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农地集体所有权明晰的基础上,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是机制创新的基础,应该稳步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是机制创新的取向,应该逐渐实现;农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是机制创新的关键,应该鼓励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增幅减缓,农民增收困难,土地短缺与撂荒现象并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沿海和内地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一条出路。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先行土地制度理论的滞后和土地产权界定的混乱以及操作上的不规范。本文试图就所有权理论、产权理论、地租理论分析先行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土地股份制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保障,通过对现行土地产权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建立现代产权意义上的土地制度,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更好的保障农民利益。因此,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必将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尤其是现行的农地承包经营制度逐渐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针对农地使用制度的完善,经济学家提出了农地租赁制度的改革方案。本文在分析农地使用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法律角度和对农地租赁制进行探讨,并提出在我国即将出台的《物权法》中引入农地租赁权的概念,以期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权变革是一个农村各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与重组过程,并不断重组着既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近年逐渐兴盛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权变’革实践也正在深刻地重构当前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一些农村社会群体(成员较多)借土地流转引发的职业结构变动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了阶层地位的上向流动;也有些农村社会群体(成员较少)则因先天不足而沦入社会底层,并进一步边缘化;还有一些成员极少的社会群体借制度性的权力和以此织就的社会网络以及区位优势,垄断和控制了更多的社区资源和机会,形成和巩固了其超社区的精英地位。土地流转已经或正在成为农民实现流动的特殊社会阶梯,其重构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亦开始呈现日渐定型化等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