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门庆是《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他由流氓无赖而成为巨商官绅,生活上花天酒地,荒淫无度,中年即死于“阳脱”之疾。文章对西门庆疾病生死从社会学及医学角度作了深入探究,并阐明西门庆之死是孽由自作,他的生和死折射出封建社会后期的腐朽与没落。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的主角是西门庆,却以潘金连、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书名。好像是为她三人作传,实非。但毕竟金、瓶、梅三人是全书的女主角,他们的恩恩怨怨、生死情场紧紧围绕西门庆和西门家族这一中心轴线展开,为表现西门庆一生和西门家族的兴衰,为突出全书纵欲必亡的主旨起了重大作用。她们三人与其他妇女构成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组成了《金瓶梅》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金瓶梅》的人物画廊里,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就是小说的主人公西门庆。西门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价值观、经济观、道德观所孕育的一个畸形儿。他是恶霸无赖,但较之一般的市井泼皮,却要独特得多。他聚财的方式除放“官吏贷”之外,就是靠女人发财。作为一个商人,他的投资对象和方式也极为独特,他选择官场,完成了金钱与权力的结合。官商一体的西门庆是在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下,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和封建政治的温床上滋生的。只有这样理解,在读《金瓶梅》时,才算较准确地把握了西门庆这一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4.
陈经济是《金瓶梅》中一位封建浪子的典型,论者以为他是西门庆的影子,是继西门庆之后的另一刁徒恶少,作者借助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末世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本质及其衰亡的必然趋势,陈经济与西门庆的形象代表晚明变革时代两种不同性质社会因素,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再现了特定时期新旧因素矛盾消长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用"酒色财气"四个字来概括西门庆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滥欲却专情,在混乱的性中却隐藏着对李瓶儿的爱恋,这可以说是促使西门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的闪光点,正是因为"性与爱","灵与肉"的相交相汇,才使得西门庆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的立体。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由一个破落户财主一跃而成为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富商决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他的商人本质所决定的。虽然西门庆通常被看作是集地主、官僚、商人于一身的人物,但是从本质上说,他主要还是一个商人。西门庆经商的场所不仅在商场,甚至在官场和情场,他都能把他的“商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西门庆作为中国本土的封建商人,还具有他一定的代表性。他代表了中国早期的封建商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商人的一切恶习。可以说,西门庆是中国商人的集大成者,他代表着中国封建商人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玳安是西门庆的贴身小厮,是西门庆许多事务的中介.作者通过描写玳安的私生活,及其他做奴仆的遭遇和经验来塑造此人物形象.他有效的烘托了主角,从侧面丰富了西门庆、吴月娘等形象的特征,进而提升了小说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西门庆的诸帮闲兄弟中,常时节是个常时借的朋友,与西门庆过从交往,多有伸手求借的事。不过,《金瓶梅词话》第60回中,讲及常时节为置办一处房子以度日子而向西门庆求借,居然前后借了二次,这也未免太多了点。这60回中,写西门庆的缎铺开张,众人均来庆贺。在座者有常时节。“原来西门庆近日为了他五十两银子,使三十五两典了房子,十五两银子做本钱,在家开个小小杂货铺儿过其日  相似文献   

9.
彭倩怡 《文教资料》2013,(31):37-38
西门庆,无论是在《水浒传》中,还是在《金瓶梅》中,都是个人见人恶的角色.“好色”与“作恶多端”成了他的代名词。但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本文通过西门庆在《金瓶梅》中承担的商人、丈夫、父亲这三个身份,对一些细节进行分析,试图展现一个与世俗眼中不一样的西门庆。  相似文献   

10.
陈经济是《金瓶梅》中一位封建浪子的典型。论者以为他是西门庆的影子,是继西门庆之后的另一刁徒恶少。作者借助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末世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本质及其衰亡的必然趋势。陈经济与西门庆的形象代表晚明变革时代两种不同性质社会因素,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再现了特定时期新旧因素矛盾消长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1.
诚然,《金瓶梅》的西门庆,与《水浒传》的西门庆相比较,“他不再是被意念化了的单一性格的扁平人物,而是一个有多面性格的圆整的血肉之躯。”(石昌渝:《金瓶梅鉴赏辞典》第4页)那么,西门庆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看,他的确如许多专家所论定,是一个融恶霸、官僚、商人于一身的新兴商人形象。然而,如此判定的形象,对晚明的社会情态及文化意识而言,似乎已经省略这一典型其他内涵和美学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把西门庆视为一个概括当时社会情态的特殊平凡人,更切合作品实际些。一、第一印象,西门庆是一个集流氓恶棍、地主豪霸、凶残滥官于一身的不法大奸商  相似文献   

12.
李娇儿是西门庆的妾,她在西门庆家中的地位仅高于孙雪娥。有的论者认为她是一个昏昏噩噩的人物。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李娇儿为人憨直、和善,只是心计不如潘金莲等人,她对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复杂关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她讲求实际,看准了的事能当机立断;没有过高的奢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因而当西门庆刚刚停止呼吸,她就作好了回院重操旧业的准备,不愿陪伴西门庆之灵位,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结局是不坏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集富商、官僚于一身的西门庆的消费心态,他不是陛吝型的守财奴,也不是只知挥霍的公子哥儿,他是一个主张聚散相宜的人物。他努力积聚财产,又注意生活享受,更注意官场中的消费,用政治资本为他经济致富服务。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男女之间相互搭讪,总是需要一点道具的。 例如最擅风月的西门庆,如果不是因为一根小竹竿,他与潘金莲的相识也会费周折得多。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西门庆在性、金钱及权势方面的独特性,梳理出了其价值意义。文章认为西门庆对于传统社会道德是一个反动。这个反动因其一定程度上的趋新而具时代意义;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这一艺术形象的腐朽性而持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的贡献,在于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社会身份和广泛历史内涵的不朽形象西门庆。从赚钱方式与金钱用向角度来看,西门庆不仅不能称为新兴商人的代表,相反,他的所谓经营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主要是负面效应。他的人生轨迹始之于贪恋女色,败之于贪恋女色,而以经商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7.
《甘肃教育》2009,(11):33-33
人们说到西门庆时,往往会送他三顶帽子:商人、官僚、市井恶霸。而在这三种身份中,最根本的还是商人。西门庆临死前留下的财产总值,不算房产,合白银将近十万两,相当于今天的两千万人民币。那西门庆又是从哪里赚来的那么多钱呢?  相似文献   

18.
张峰 《学习之友》2008,(9):11-12
《水浒传》第二十五回出场了一个“聪明”人物:团头何九叔。团头的职责之一便是辖区内死了人,须经团头验尸方可入殓。该回目里,潘金莲用砒霜毒死了武大,王婆清理了现场擦净了尸首,便与西门庆合计发丧事宜。王婆知道何九叔“是个精细的人,怕他看出破绽,不肯殓”。西门庆拍胸脯说他能摆平此事。何九叔一亮相,果然是个“聪明人”。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最突出的特色,是成功地塑造了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西门庆形象,并在塑造这个形象的过程中渗透着作者对黑暗现实和腐败政治的揭露与批判。西门庆既有没落官僚地主阶级的本质特点,又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豪商富贾的心性气质。作者巧妙地运用着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以正衬反,成功地展示了西门庆性格的多层次,多侧面,很好地凸现了他性格的主要特征,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 《金瓶梅》塑造出西门庆这样的典型,并不是偶然的。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寥若晨星”还是“寥若星辰”? 请看近期报刊: 1、“较之写作与现代文教学研究成果的琳琅满目,文言诗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却寥若晨星。”(何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载《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9期) 2、“仔细查对两次‘考察’,不过相距一年左右光景,评语却天差地别。一个把西门庆说成寥若星辰般的才俊贤良,一个把西门庆称为无恶不作的混世魔王和人渣,孰真孰伪?”(庞良君《考察西门庆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