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近代体育是通过教会学校传入中国,通过文献资料法介绍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竞赛开展、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组织、女子体育等,并分析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探讨教会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学校体育及武术的国际传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入和传播时期.传教士对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还引发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催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中国化.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有:大众传播,通过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介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组织传播,通过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等社会组织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人际传播,通过体育竞赛这种特有形式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体操学校1907年创办于上海,1920年迁至浙江吴兴(今湖州市)南浔镇,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她对我国近代体育的引进、传播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最近,笔者  相似文献   

4.
体育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使得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抗阻,因此,体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的过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近代上海体育在西方侨民体育的示范和引导下,走上从惊诧、排斥到调和、吸纳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对西方近代体育从吸纳、比照、融通的3个递进的演进过程,实现了西方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变迁”与“重建”的过程,上海民族传统体育也经历了“解构”到“建构”的痛楚,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晚清驻外使节在引进西方近代体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鑫  刘合成 《体育学刊》2008,15(6):41-43
对清朝晚期驻外使节与西方近代体育传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晚清驻外使节是身处异质文明冲突的最前沿,较早接触到了西方近代体育,并在引进外籍兵操教员、宣传和带头实践近代体育等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欧、美近代体育的传入对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美近代体育的传入走过了与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极其相似的历程 ,即经历了从器物层面的引进 ,到制度层面的确定 ,再到思想层面的碰撞 ,最后到实现“本土化”发展的自身现代化过程。近代西方体育传入的过程 ,改变了中国人拒绝西方先进文明的观念 ,使欧美近代体育在中国体育运动中成了主流 ,对于人们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民主意识的产生与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还有力地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从美国传入我国的一种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有助于深入探索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继承和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理论提供参考材料,本文试图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推广、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产生的积极影响、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晚清驻外使节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较早和较直接地接触到西方近代体育,为实现近代中国人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愿望,积极主动地传播西方近代体育,西方体育的传入也成为近代西学东渐的一部分.早期使节通过著述使中国人初步了解到近代体育,并引进外籍兵操教员,使中国人初步学习到近代体育;后期使节自身大多热爱体育,并号召国人积极参与.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学和体育科学交叉研究的方法,再现了晚清驻外使节对引进西方体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比较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体育传播路线,由此而揭示了近代中国人在体育认知上的异化,除了民族性格、思维习惯和文化因素等以外,应该还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一根源的重要表现是: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入,是由军队而走向学校、走向社会的,于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中国人总是较多地远离体育的本质而主要关注体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自鸦片战争以后到近代新学制确立前这半个多世纪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西方体育的传入、军事体育的开设、维新时期新体育的发展、留学生对体育的推广、民族体育的传承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新学制确立前,学校已经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具有了体育课程的雏形,这对于总结近代体育的传入与发展具有历史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近代鼓浪屿的现代西方体育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鼓浪屿西方传教士原始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近代鼓浪屿的体育文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近代鼓浪屿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鼓浪屿也是我国壁球、高尔夫、网球等诸多近代西方体育运动的最早开展地区之一;鼓浪屿是我国近代学前身体教育、基础体育教育及女子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先驱;马约翰深受鼓浪屿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是鼓浪屿地缘性体育文化影响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近代鼓浪屿的体育文化演进中,西方各国传教士是近代鼓浪屿体育文化的重要启蒙者;鼓浪屿西方使馆人群是近代鼓浪屿西方现代体育运动的积极实践者;不时登陆的各国水兵为近代鼓浪屿西方体育不断注入新的技术知识与内容,是近代鼓浪屿体育文化的持续推动者。  相似文献   

12.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人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理论分析法,对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过程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认为近代西方体育运动文化的传入为我国近代体育运动的兴起与推广提供了新方法与手段;促进了中国体育思想的变革;为中国体育制度的初建提供了范本;为中国体育竞赛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外体育交流史两个问题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的出版文献何时最早传递了有关奥运会的信息,有学者提出是在1900年,但此说欠准确.据史料考证,应该是在1904年,对此<万国公报>有清晰的叙述.关于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已出版的有关书籍大都认为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教会学校以及基督教会青年会组织的传播;另一个是留美幼童的传播.实际上,除这两个渠道以外,日本也是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另一个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19世纪中后期至1949年西方近代体育在新疆的传播及发展。西方近代体育伴随西方殖民文化被引入新疆地区,清末新政时期新疆创办的新式学堂逐步开展近代体育教育。抗日战争时期,近代体育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官方的倡导下得以推广,近代体育运动会出现。西方近代体育在新疆的发展对丰富城乡民众闲暇生活、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开放社会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析我国传统体育在西方近代体育冲击下的存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我国传统体育在西方近代体育冲击下的存在与发展徐振兵,张少云近代体育是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传入我国。嗣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体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城镇的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中开展得更加蓬勃,...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学校与近代中国体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方近代的体育教育是经由基督教学校传入中国的。从介绍体育教育在基督教学校的产生、发展入手,分析其开展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教育理念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20世纪中期著名体育家查尔斯·哈罗德·麦克洛伊的体育生平与业绩作了简介。麦克洛伊是一位毕生热爱体育并奉献给体育的美国人,他在中美两国体育史上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学识渊博,著述等身,在美国获得了许多种荣誉和赏识,他将“美式”体操传入中国,将美国“自然体育”思想传入中国并为中国培养了杰出的体育人才,是我们研究中国近代体育和美国体育时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8.
祖国传统体育保健发展史应是近代体育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发展我国有自己特色的体育,就不能只引进或发展西方体育。在这方面,近代历史上已有不少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不少工作,应载入史册,以利发扬。传统体育保健的内容颇为丰富,有理论、有功法,历史悠久,经过前人千锤百炼,独具自己的特色,已引起国外注意,纷纷翻译我国出版的这方面著作,如《保健按摩》、《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气功》等。它与西方体育不同之点是重在“壮内”,主张动静结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所收集的172种广州近代体育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广州近代体育文献的发展分为发端、初兴、鼎盛、衰落4个阶段。受"西学东渐"影响,西方体育活动在广州获得迅速发展,这对于广州近代体育文献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近代广州出版业自身的发达也是体育文献繁荣的重要原因。广州近代体育文献整体而言存在理论专著不足、报刊停刊随意以及内容多元等特征。但是,广州近代体育文献的发展对于西方体育入华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有助于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发展,更有助于武术等本土体育项目与西方体育接轨,并借由出版业,获得自身的改良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体育用品的生产与销售苏肖晴,易剑东和近代体育是从西方传入的一样,中国近代体育用品最初出现于外国传教士、侨民和一些教会学校中,它们大多数是外国人随身带到中国来的。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运会后,随着体育用品需求的扩大,上海、天津的洋商开始在“汇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