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诗人。他的诗风豪放雄健,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  相似文献   

2.
苏舜钦,字子美,宋代著名的诗人,与梅尧臣齐名,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关于苏舜钦的籍贯,颇多歧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梓州铜山说。这一说可以《宋史》为代表。《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饮传》:“苏舜钦,字子美,参知政事易简之孙。”卷二六六《苏易简传》:“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采取这一说的还有  相似文献   

3.
苏舜钦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宋代诗风的特征不同程度地体现于苏舜钦的诗歌创作中。纵观苏舜钦的作品,"师杜"对其诗歌关注内容、语言风格及艺术特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旨在结合北宋特定的时代背景及苏舜钦的个人经历,论述其"师杜"的原因及特殊意义,并阐释这一过程对其自身诗学观念及宋诗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吸取宋初诗文革新先驱者的成就,针对西崑派的恶劣文风,展开了不屈的斗争,把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推向高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拟就唐宋散文由“奇”而“常”的转化这一过程,窥探欧阳修文学观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在腐朽的中唐时代,年轻有为的柳宗元曾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的热情和抱负积极投身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然而,强大的反动势力摧毁了这支新生力量,柳宗元因党连之祸被贬永州,至死未得复任于朝。被贬永州是柳宗元一生重大转折,若说贬前他主要直接从事政治革新运动,被贬后,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他转到了思  相似文献   

6.
公元1044年,北宋政府对一批在国家重要机关内饮酒聚会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史称进奏院狱或邸狱。进奏院风波成为北宋庆历年间的重要政治事件,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在这次风波中被除名,其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进奏院狱本身也成为影响北宋文人心态发展的重要事件。苏舜钦以自我放逐来表达他的抗争,但这样的放逐并没有使他获得自赎。在迁谪生涯中,苏舜钦也表现出一定的忏悔和自省,反映了他特殊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三元里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战斗。在近代中国民族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史学界对于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斗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关于这次斗争的领导问题,却出现了很多的争议,不少作和献都认为是菜农韦绍光。但此说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事实上,韦绍光不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领导。而在这场斗争过程中,举人何玉成却是一直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但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组织和动员群众的不止何玉成一人。因此,笔认为“何玉成是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之说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8.
本学期,我为师院历史系实习同学作了一次初中中国古代史的观摩教学。教学内容是《辽宋夏金的关系》一章的前一部分,从“辽和宋的关系”到“金的建国和辽金宋的关系”。茲将个人对这次观摩教学的体会介绍于下。 (一)对教材的领会与处理。关于辽宋夏金的关系部分的教材,现用课本与1955年出版的课本不同。旧课本的标题是“北宋和辽、西夏的斗争”,“金的兴起和北宋的灭亡”。在提法上以宋为主体,在教材内容中,着重叙述了北宋与辽、夏、金的统治阶级间的斗争。新课本以“辽宋夏金的关系”为标题。在提法上,强调了各族的平等地位与各族人民间的和平友好往来关系。在教材内容中,增加了夏、金兴起,汉族和羌人、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这次文学改革运动中,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尊法反儒派与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家正统派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实际上,它是中唐时期儒法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揭示这场斗  相似文献   

10.
公案戏以清官断狱为主要理想方式,以“摘奸发覆、洗冤雪枉”为主要内容,塑造一些公正廉明、铁面无私、机智幽默,敢于同“权豪势要”、“凶暴奸邪”作斗争的清官形象。  相似文献   

11.
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在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从文本自身到文本之外《影响》都笼罩着某种斗争的紧张情绪。一方面是由文本而引起的讨论。分两个部分:讨论之一是关于编辑事件。具体指文章投到编辑部以后,到发表出来,从题目到内容,编辑部都作了一些改动。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编辑秦兆阳为这次修改作了检讨和解释,讨论的主流倾向是批评编辑的。讨论之二是对文章的“典型环境”、“共性和个性”、“党性”、“人民性”、“阶级性”、“英雄性格”、“正面人物”等等问题提出质疑。在这组讨论中,王蒙作…  相似文献   

1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我国各族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不言而喻,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理所当然地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在同各种假社会主义作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个斗争,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就已经出笼  相似文献   

13.
1925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革命的大浪潮,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前进,为消灭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在这场革命风暴中,全国各民族、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向惨杀我国同胞的帝国主义作了英勇的斗争,谱写下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五卅运动”在河南,范围广阔,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不仅工人、农民、商人、士兵、学生参加,而且有督军、省长、厅长、议长、议员、军官卷入。它如同波涛汹涌的黄河,咆哮奔腾地流入全国“五卅运动”的大海。在这次反帝爱国运动中,河南人民的斗争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姑苏的竹     
<正>古人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竹,是姑苏这座水乡古城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滋养出吴文化雅不废俗的特点。园中栽竹,文人咏竹,就连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处处与竹“结缘”。论苏州园林之竹,当从沧浪亭开始。沧浪亭自宋代苏舜钦筑园以来便以修竹为盛,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栽竹最早、竹的品种最多的一座。苏舜钦所写的《沧浪亭记》中,既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之言,亦有“澄川翠干,  相似文献   

15.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首小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这首诗以清新之笔,描写了泛舟淮河,晚泊渡口古祠之下所见之景,以景寓情,抒发了胸中之忧愤,从而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以景寓情、以情见志。苏舜钦的写景诗并不是以再现自然为长。他笔下的景物大多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比如“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过苏州》),“老松偃蹇若傲世,飞泉喷薄如避人”(《越州云门寺》)  相似文献   

16.
改了就好     
三月二十七日那天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消息说教育部对现在的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作了一些修改,其中把遇到坏人坏事要勇于斗争,改成遇到坏人坏事和违法犯罪行为要主动、及时地报告。对于这一修改,我鼓掌欢迎,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兴奋之时,我又回想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火热年代”里,一切以“主义”为本,以“思想”为本,以“斗争”为本,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都是把人作为“革命”的靶子,人只是这些“主义”、“思想”、“斗争”、“革命”的附属品。有这样一个荒诞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所谓古文运动,就是以儒道为指导思想,以恢复三代、两汉的奇句单行的散文为号召,以彻底否定魏晋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为目的的一场文学革新运动。这场运动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唐时期政治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租减息运动,经过长期、复杂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它以必要的暂时性“让步”,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在广大农民获得物质利益的前提下,加强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本文拟就这次运动的历史背景、特点、经验、意义作初步探讨,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这篇课文系孙中山所作。毛泽东称孙中山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都建有“丰功伟绩”。还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20.
《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是苏舜钦研究集大成之作,但其在校注上仍有不少疏漏和失误。本文仅择其大者数例,给予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