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解读一向是人们所忽视的,人们尤其不太注意文本内涵的解读,以为它只不过是讲了一些一看就懂的科学知识而已,因为这里涉及不到什么复杂的形象分析与深刻的内涵寄托。所以教师往往是表面化地把文章内容再“说明”一下。比如《神奇的极光》一文,用了一个完整的部分讲述了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其中有中国“附宝生黄帝”、“触龙守钟山”,还有希腊“伊欧斯”的动人形象。教师讲解此文,说到这些动人的故事,大都按照一些教学参考书作“学舌”分析,讲什么这些神话故事“增强了人们的感性认识”,增强了文章的趣…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我们品读时发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3.
一、文思导引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属科学小品 ,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 ,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极光是自然界中最美丽的奇观之一 ,自古以来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今天 ,它仍然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工作者去探究那许许多多未解开的奥秘。本文采用小标题的结构形式 ,使文章脉络显得异常清晰。“古老的神话传说” ,以优美的文笔 ,描述了极光在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有关文献中的神奇形象。“极光一瞥” ,描述了极光经现代科学技术考察之后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真实面目。“极光的来龙去脉” ,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极光的成因。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说明文单元选入的《神奇的极光》一文,对极光作了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极光有了具体的了解。在获取知识、享受描写之美的同时,我们觉得本文存有瑕疵。现按该文的顺序一一指出,请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学说明,章通过形象的描述、通俗的比喻和准确的概括,使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读喜爱。高中语新教材对该的语言进行了大胆的修改.使之变得更加准确、简明。将修改后的《神奇的极光》与旧教材中的原相比.  相似文献   

6.
一、观其大略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捷径: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标题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说明文的标题往往直接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如《景泰蓝的制作》、《神奇的极光》等。议论文的标题无非三种,一种是直接点明中心观点,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种是间接点明中心观点,如《别了,司徒雷登》;一种是确定论述对象或范围,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孔孟》等…  相似文献   

7.
收入高中语课本第二册的《神奇的极光》一,失误之处甚多。现根据章顺序。指明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体裁来看,虽然以记叙文和诗歌为主,但是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体裁,即说明文,如《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神奇的克隆》《海洋——21世纪的希望》《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等多篇课文。可见,说明文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直面问题:小学说明文教学之"困境"深入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却发现由于许多老师的文体意识淡化,导致小学说明文文本解读的偏位、教学目标的错位、内容理解的越位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一、入课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研究曹冲的科学小品文《神奇的极光》。阅读本文,我们要读到些什么,又怎么阅读,请看投影片一,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及步骤。 投影一:神奇的极光曹冲  学习重点:  筛选有关“极光”的重点知识内容。  学习方法及步骤: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   抓关键句段   ↓   析说明方法   ↓   概括要点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首先我们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全文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 ?三部分。我们看作者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说到“极光一瞥”,再说到“极光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二册《神奇的极光》一文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是:"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 查《现代汉语词典》,"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如"钱塘江的潮汐是一大奇观"。"奇观"本身  相似文献   

11.
《神奇的极光》(试验修订本高语二册)是一篇少有的诸“美”并呈的科普佳作。如果允许分开来说,那么,它有以下四“美”。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聆听了九节以科普说明文《神奇的极光》与《这个世界的音乐》为课题,充分调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优质课。在一饱变幻莫测的美丽极光的眼福和美妙动听的各式音乐的耳福之后,心中有些许遗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强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给予学生更鲜明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时,我们丢失了语文的原汁原味。这让笔者记起一则关于台湾学者李敖的故事。上世纪末,一位记者上门采访李敖。只见李敖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的翻开,有的夹着书签。只有房角…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教材中(试验修订本·必修)的一些篇目体现出了学科渗透、文理互融的思想。齐民友《数学与文化》涉及到数学文化与哲学思想;达尔文《物种起源·导言》牵涉到生物学知识;曹冲《神奇的极光》介绍了“极光”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齐然尔曼《空间和时间旅行》和霍金《宇宙的未来》是有关宇宙的科技文,关涉到天体物理学理论;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赵鑫珊《人是什么》、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黄仁宇《孔孟》——这些是哲学论  相似文献   

14.
神奇的死海     
神奇的死海[导眺者的话]初中语文第四册选编了一篇科技说明文《死海不死》。该文对死海的特点作了概括的介绍,其中讲到“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可课文中只列举了一个古代...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球南北极附近或者高纬度地区,有时在晚上会看到一种灿烂美丽的彩色光带,非常迷人。它有时如缕缕炊烟,有时像一弯弧光:有时又如龙蛇游动,有时还像多彩的帷幔自高空垂下,令人叹为观止。这种神奇瑰丽的白然美景就是难得一见的奇妙的极光,它是大自然呈现给人们的最美丽、最神奇、最壮观的奇妙景观之一。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停地对极光现象进行探索与研究,力图揭开极光现象之谜,然而进展甚微。  相似文献   

16.
时间:2007年4月21日 地点:湖北监利长江高级中学 师:今天我们学习《神奇的极光》,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学会筛选文中的信息。这节课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选读课文,感受极光;第二步:品读课文.筛选信息。(投影)  相似文献   

17.
陈根强 《阅读与鉴赏》2007,(5):69-71,74
《神奇的极光》《空间和时间的旅行》是收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二版)第一单元的两篇自读课  相似文献   

18.
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和矛盾,说明文教学呈现出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探索高效教学方法,尽力找出说明文学习的兴趣点,让说明文的学习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神奇,吸引学生走进说明文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近年来教材中所出现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越来越多。《神奇的极光》、《时间空间旅行》中的磁纬度、太阳风、磁暴、黑洞等地理知识和物理知识给语文教学加大了难度,同时也使语文多元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学科,其直观性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是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解决好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系统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本文对此作一检索和指要。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其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二、说明文的种类及其特点说明文从说明对象上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客观事物。其中心内容是介绍该事物状态、性质或功能等特点。本册的事物说明文有:《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漫话小行星》。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道理(包括科学原理、事物规律、方式方法、知识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心内容是向人们阐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