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务驱动型作文已成为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主流,教师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跳出长期以来形成的 “话题作文”的宿构圈子,围绕“任务”来写作文。写作时,忌立 意一词为话题,要统观全局定主题;忌题目含蓄或歧义,要简单直白观点清;忌引子照抄原材料,要提炼概括求简明;忌行文论述“如材料”,要一切观点皆个人;忌论证观点用材料,要侃侃而 谈显精神;忌彰显青春求特立,要正视阴暗寻光明;忌套作旧文 高大上,要就事论事挖病根;忌论证旁征又博引,要引提议联靠 自身。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方能培育出有发展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 ,把命题、批改视为教师的“天职” ,于是 ,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就心甘情愿地隐入作文批改的汪洋大海之中 ,事实证明 :教师劳苦倦极、疲于奔命 ,而学生却漠然置之。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 :“教师本人批改 ,而所批改或当或不当 ,询之学生 ,学生又不尽明晓教师之用意 ,如此者即属劳而少功。”对学生的作文一开始作些示范性的批改是非常必要的 ,但一味地包办下去就只能是作茧自缚了。所以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段力佩同志很有胆识地说 :语文教师要少改甚至不改作文 ,要把精力集中到指导学生作文上来。他的话 ,道出了作…  相似文献   

3.
1.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作文批改,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痛的问题,吴伯萧曾经把批改作文形象地比喻为“套在语文教师脖子上的一面枷锁”。近年来,在教学中我做了作文批改的新尝试,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批改方法,姑且称之为“开放式”,以区别过去“封闭式”的批改法。“开放式作文批改”的具体做法: 一、张挂作文。学生把写好的作文,按座号顺序挂在教室两侧墙上,同学之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小学作文的批改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结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知错不改。批改一篇作文,的确是既劳神又费力的事。首先要通读学生的作文,了解全文大意;其次要逐段细看,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文字以及书写质量等方面进行批改;再次要从头至尾检查一遍,写上总批,评定分数;最后还要把学生作文的主要优缺点记入批改笔记,作为讲评的依据。由于“工序”复杂,再加上一些差生作文语句不通顺,很难“破译”,有的教师便敷衍塞责,懒于“拜读”,明知学生的作文有错,但也不批不改,只写一个“阅”字。二是有错必改。有的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或则“修枝剪叶”,或则“大斧砍伐”,有时竟亲自“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致上一直走着这样一条路:教师命题,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构思;教师解惑,学生行文;教师批改,学生自改;教师讲评,学生总结。即使目前改变了教师命题的方法,出现了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其实也都还是把学生束缚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使学生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批改。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没得到尊重,个性也得不到发挥。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作文便会从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行为,“苦作”便转为“乐作”了。一、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新教材特别强调作…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要问: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就是:教师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去把自己的作文写好,而不是代替学生改好作文。然而,在教育革新蓬勃发展的今天,不少人仍囿于传统的“精批细改”中不愿自拔,满以为只有这样,工作才算认真负责。令人遗憾的是,领导检查教师批改的作文仍以此为标准,否则,准会扣一项“作文批改马虎”的帽子。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教师只好硬着头皮,违心地做到所谓“精批细改”,谁修改的圈圈点点,“密不透风”,那才算“工作认真”哩!然而,究竟这种“细改”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朱德熙在《谈谈作文教学》一文中说:“据我所知,作文本发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批改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明确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于此后之实践”。在这里,“教师之用意”,无疑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从而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要做到这一步,教师在作文批改时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作文批改要详略得当。有的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作文批改全篇见红,从字、词到句、篇,从语法到修辞都要进行全面修改。这种改法用心良苦,但效果欠佳,甚至可能徒劳无益。那些密密麻麻的批语,连教师自己也不喜欢看,学生又怎么会感兴趣呢?有的教师批改作文则太简单,评语总是‘中心不突出,…  相似文献   

10.
李瑞兰 《成才之路》2014,(14):67-67
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很多,批改作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沟通的桥梁,是课堂作文教学的延伸。通过批改让学生明白我这样写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从中获取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充分发挥作文批改的潜在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一、作文批改要注意"三忌"(1)忌重改文轻育人。作文指导应该包括思想指导和文字技巧指导这两个方面,但是,在具体批改学生作文时,往往容易忽视前者。古人说得好:"文以载道",健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我们当地小学对作文教学,目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教师批改作文“吃辛苦”问题,二是一部份教师对作文教学还抱有“找窍门”观点。所谓“吃辛苦”,是学生按时作了文,教师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把作文批改出来,再及时地还到学生手里。所谓“找窍门”观点,是部份教师对这门业务还没有钻进去,总以为作文教学可能有什么窍门,老是寻找省力的办法。其实,作文教学并没有什么窍门。教师只要按大纲要求,让学生按时完成作文任务,教师辅导,批改得及时,长期下去,学生哪有不会作文之理。  相似文献   

12.
一、“度与金针”法有两句古诗这样说:“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说的是只让人看结果,而不教给具体“绣”的方法。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教师不能像那个刺绣女一样只让学生被动地看结果,而应该将批改的方法这根“金针”“度与”学生,让学生学会用教师“度与”他们的“金针”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这根“金针”的用法,将会终生受益。1.明确批改的要求。要教学生批改作文,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批改哪些项目。一般地说,一篇作文主要可从下几个方面批改:①字、词…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贵在有效.所谓“有效”,至少要包括两点:一是学生写作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快,二是教师批改作文花费的时间少、精力少.本文试图从改进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果方面再作一些探讨.必须掌握一把尺子作文批改究竟应当掌握怎样的尺度?《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明确规定,“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一把标准尺子.这段话中关键是三个“词”,一是“认识”.通过批改,学生能认识自己作文的好差、正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认真消化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教师批改作文辛辛苦苦,学生对待批改马马虎虎,这是长期以来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使教师的批改劳而有效,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教育,重视“消化”。教育学生明确消化作文批改的意义,提高他们的自觉性,我们的做法是“三针对,三讲清”:针对学生“消化批改没有必要”的思想,讲清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认为提高写作水平要“慢慢来”的思想,讲清当前大好革命形势需要我们迅速提高写作水平;针对学生认为消化批改“伤脑筋”的思想,讲清革命导师提出的“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四七八页)的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5.
王春霞 《黑河教育》2013,(12):26-27
长期以来,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一。批改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要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和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进而实现“教师—作文一学生”一体化,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下三种方法对提高作文批改效果、加强师生情感是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书面表达仍是不少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失误较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英语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把作文批改权交给学生,教师作恰当的引导和指点,设法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在探究性作文评讲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做什么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他人或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去“究”如何使作文水平升格。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一、评前诊断这里的诊断指教师要精心批改作文,然后作出评价。作文批改是作文评讲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批改作文不在于评语的多与少,而重在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在作文批改时要注意记录共性及个性问题,范文及优秀片段、典型病文等,做好储备。例如我们在平时批改时通常将作文情况分类记载:作文中通病是什么,典型个例有哪些;作文的优点是什么,佳作有哪些;片段写得好的有哪些等等。这…  相似文献   

18.
作文批改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希望把作文批改好。到底怎样批改才算好呢?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传统的意见,认为要“精批细改”。另一种则主张“教师批,学生改”。两种方法哪一种好呢?这首先要弄清批改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一学生写作一教师批改_÷教师讲评。”这种“师本位”的批改模式存在着弊端:第一,它忽视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漠视了学生在修改作文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学生只关心分数,很少关心教师批改内容的思想;第二,学生缺乏自主修改作文的意识,误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的任务只是写作文;第三,反馈周期长,一般一篇作文要两个星期才能有一次反馈,学生对作文的内容已经淡忘,兴奋点已经转移,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一项最主要的基本训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批改作文,是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具体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应努力提高作文的批改效果。《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批改作文要讲求实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点,并逐步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实际教学中,教师批改作文往往耗费了大量心血,但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重视发挥学生在批改作文中的主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