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柯  武墨涵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131-138
文章基于科技创新活动异质性的视角,运用DEA-BCC模型分析了我国2010—2017 年的各地区科技服务业不同创新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技服务业两类创新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技术成果转化活动更能促进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科技服务业科学研究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制造业经济效益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活动则体现在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此外,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出口复杂度测算分析中美德日4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概述美德日3国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早期的科技政策、军民融合方面以及面向新一轮技术革命方面的科技政策,并提炼其中的相同点和差异;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相关科技政策进行评述,提出新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注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激励政策时有关补贴对象的异质性问题和不同政策对各项创新产出的不同效果,基于2015—201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评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类创新激励政策对不同企业规模、行业类型、高企类别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不同规模、行业、类别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研发投入强度、财务能力、新产品收入等创新质量产出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两类政策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作用效果较强,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资产回报率的作用效果较弱;财政补贴对入库培育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负向作用;税收优惠对电子信息与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负向作用。基于此,建议广东省通过继续实施财政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等创新激励政策,关注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需求、促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优,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生态链等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时代的热点,文中在创新的视角下,研究“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融合机理,分析“互联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效果,采用了熵权-灰色关联度模型,选取2013年、2015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数据,对“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融合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总体融合程度较好,“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融合状况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互联网+”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薄弱的省份关联性更强。从时间维度上看“互联网+”的创新提升效果有增强的趋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创新转化与“互联网+”的融合水平较高,创新投入和创新支撑与“互联网+”的融合水平相对较低,“互联网+”主要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和转化提升其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技术与高技术制造业不断深度融合趋势下,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力。通过构建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Bootstrap-DEA模型对2009—2019年中国各省域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及其成因。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差异。广东、浙江和江苏等东部地区省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值较高,但面临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瓶颈;而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省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值较低,但保持较高技术创新效率增速。在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整体差距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区间的创新效率差距均在逐年缩小。数字资本投入、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交易规模和企业数字化水平是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结合数字经济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实践,提出了数字经济驱动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具体策略。本文是对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探索,为开展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廉水  张芊芊  王常凯 《科研管理》2015,36(10):169-176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创新经费投入对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创新人员投入虽然数量众多,但抑制了制造业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但促进了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的增加;产权结构对制造业科技创新有着显著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在创新上有更高的积极性;政府支持促进了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了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长期以来,无论国际亦或国内都很重视对创新能力的研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创新能力指数均显示我国创新能力逐年提升,但具体到我国各地区企业的创新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使用SPSS因子分析对我国31省、市及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研究,取得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排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最好的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冀区域所在的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企业创新实力相对较弱;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企业创新实力提升明显;西北地区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最差。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各地区加强企业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以上海2017年在库的高新技术企业全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创新绩效和运营绩效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看,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和运营绩效与科技活动人力规模、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资本规模均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则负相关;从创新绩效产出类别看,科技活动投入促进了专利产出,对软件著作权却影响不大;进一步从经费投入结构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但与运营绩效负相关;从产业类别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丰富了现有研究,对政府如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372份中国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分析区域经济水平、产业集聚程度以及企业内部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行业整体水平而言,内部能力要素包括管理能力、营销能力以及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外部环境要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而产业集聚程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整体上不显著,但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对服务业无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稳健发展、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运用DEA方法分析了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子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结果显示:产业结构总体表现较好,大多数年份处于最优状态;各子行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医药制造业增速较快但不够稳定;电子及通信设备业技术创新不足,增长乏力,投入产出效益较差;航天航空业因其特殊性表现不够稳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业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业发展比较稳定,但创新效率偏低,规模效益不足。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子系统。通过构建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5—2020年两子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分析,并建立Tobit面板模型深入剖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不高,两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分别为0.694和0.469,均小于1;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1.070和1.004,其中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不匹配、资源转化能力弱是创新效率提升缓慢的主要原因;研发投入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技术研发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与成果转化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呈正相关,而引进国外技术、企业规模等因素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并对双向FDI互动发展的程度进行测度;其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双向FDI互动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驱动效应;最后,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效应在劳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之间的行业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制造业的27个细分行业的IFDI与OFDI具有显著的互动发展关系,且其互动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双向FDI耦合协调度最高;其次,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程度对各行业创新能力都有着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创新驱动效应;而且这种创新驱动效应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的创新驱动效应最大;此外,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受政府支持、科研人才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开放程度及外贸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也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创新能力是关键要素。基于科学性、可得性与全面性原则,通过建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制造业29个细分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基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得分情况,对29个细分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创新投入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低;在创新投入、创新研发与创新产出这三个因素中,创新研发能力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最主要因素;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创新能力最强、创新效率最高的产业,这与产业的开放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艳 《科技与管理》2004,6(3):118-120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保持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针对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所处的困境,提出了通过高新技术促使装备制造业走出困境这一思路,并结合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适用于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跨年度比较的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创新特点和区域创新管理需求,从创新实力、培育潜力、区域贡献等维度构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评价量化基础指数体系,评价指标由40个减少至27个,客观赋权形成指标权重,通过一级指数和3个二级指数从多维度量化评价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并可延伸兼容多个年度时间序列周期;进一步利用2008—201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快速提升,创新实力指数和区域贡献指数增长快,但是培育潜力指数下降,为此提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重点方向应由数量规模增长转变为规模效率提升,以及调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导向、增加高新技术企业金融供给、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组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创造性地运用可拓综合评价法,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发展潜力与环境支持能力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熵值修正G1法对各级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对2011—201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6年间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波动较大。具体而言,投入能力、产出能力逐步提升;发展潜力有所波动,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发展环境逐年优化,为持续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实证结果表明,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并未得到很大的提升,为改善此现状,本文进一步分析其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策略,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生态与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中国高技术制造业2008-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从技术进步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支持、市场竞争强度、企业创新投入、人才基础以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构建主成分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技术进步、政府支持以及市场竞争强度对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生态效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竞争强度以及企业创新投入因素对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经济效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的实施及制度完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2019年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自贸区试点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并利用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其实现路径。结果表明:自贸区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区内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增加,从而提升区内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通过提升研发投入促进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倒逼效应和缓解融资约束便利效应的调节作用,显著正向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当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大、市场竞争程度越强、融资约束程度越弱时,自贸试验区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的正向影响越大。异质性分析表明:自贸区试点政策的创新促进效应对非国有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郭秀强  孙延明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30-1637
选取2000-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1470家企业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该效应在企业是否在高新区内注册、是否公开上市上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相比较财政研发投入能产生更好的市场绩效。高新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拥有独特制度优势,导致研发投入向市场绩效的转化效率更高,但财政经费资助的影响效应相比高新区外的影响较弱。拥有上市融资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较少,使得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果相比未上市而言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419家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够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进一步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其技术创新产出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效率;高新技术企业的广告投入强度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技术创新产出向企业竞争力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