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江永女书的传人分自然传人和培养的传人。女书作品的载体包括纸张、扇子、手帕等,它的层次包括原创、转写和记录。女书作品类型包括日常事务、交往信件、历史事实、文学艺术。文体主要是韵文,有押调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国内国际女书学术研究20多年来,几次高潮迭起,研究成果蜚然。但对涉及女书文化的核心问题以及与女书文化相关称呼,如“女书传人”、“女书流传地”、“女书文化圈”等是否应该有个层次之分的问题,尚未看见相关的学术论著。  相似文献   

3.
女书是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20世纪90年代,女书传人高银仙、义年华等去世后,女书濒临灭绝,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女书文化抢救和保护的迫切要求。虽然已经为此作了不少工作,创建了女书数字博物馆和浦尾女书生态博物馆,培养了一批女书新传人。女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2008年申遗工作失利后,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今后女书申遗工作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女书是流传在湖南江永县的一种只在女性之间流传交流信息的神奇而古老的文字。女书形态语言中所蕴涵的原生态的情感仍然带给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和启示。女书视觉形态语言的感体现在女书发源地的风俗上、她的文学风格上、女书图案造字说上;女书的情感体现在其叙事体裁和修饰手法的特点上。女书视觉形态中蕴涵的原生态情感对现代的生态设计与情感设计理念都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自1983年被介绍到学术界至今即将三十年.三十年来,女书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女书研究蔚然成风,在语言文字学、民间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结这三十年来女书研究的成果,反思其中的不足,对今后的女书研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符号经济又称非物质经济,它是以符号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基础的一种新经济引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在后现代的符号经济中如何走出闺阁变为资本?在女书文化产业开发中,我们如何才能按照符号生产与消费的规律将其转变为特定的符号?这些符号又该如何发掘和再造,从而扩大女书文化产业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本文通过对女书文化的符号价值分析,指出对女书文化的产业开发要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整合、重组女书文化营销策略,突出女书文化品牌的符号特点、彰显其符号意义、挖掘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女书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还是一种内容丰富的女书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女书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论文对女书亚文化结构进行解剖,女书语言文字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单位即文化元素,是女书亚文化的核心符号;使用女书语言文字的活动而形成的文化丛,是女书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由女书群体互动模式、风俗习惯等构建了独特而系统的女书文化模式,包含了女书亚文化的全部内容。这三个层次对于一个完整的文化来说,缺一不可。当代社会脱离女书整体文化模式从功利的角度来保护和传承女书,显然是忽视了文化丛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湖南永州江永女书是目前唯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女书是当地文化互动的产物,从女性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角度对"女书"造字者传说进行解读,以及比较道教符箓、傩巫符咒与"女书"的关系,发现"女书"起源与当地的宗教活动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关系密切,这为"女书"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9.
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培育在理念上甚为契合,其实质都是对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吁求和践行。女书作品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女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体意识鲜明,女书传承形式多元化的人文行为建构,这些都是夯实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传统基石。高等院校在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培育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女书”传承的社会功用,使女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女书时代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女书发现以来,关于女书的时代和历史渊源一直众说纷云。有人说它是先秦六国古文字的孑遗;有人说它是由甲骨文字演变而来;有人说它与考古发现的刻划符号有渊源。这些说法将女书的产生期推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前,或者推到殷周时代,甚至于推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给女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妨碍对女书进行科学研究。下面从史志记载、女书内容、女书传承三个方面探讨女书的发生期、兴盛期和衰落期。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卫生类高职院校在校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恋爱现状,爱情观、婚姻观以及性观念等方面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卫生类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婚恋砚状况,为指导其树立正确婚恋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从婚姻与家庭伦理的角度来解读《十三夜》中的女主人公阿关,探讨在与丈夫期待的理想婚姻发生冲突时,在家庭、婚姻束缚下以及在社会伦理制约下觉醒与放弃中沉浮的女性形象。表明在明治时期,处在社会变革中的女性,女性意识开始萌芽,但在父权、夫权的压抑下,最终放弃挣扎,其自觉意识和自身知识的局限导致了女性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在读女博士的婚恋观和婚恋状况为着眼点,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在读女博士婚恋观总体上是健康的、理性的,但仍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文章尝试探索在读女博士这一群体的婚恋价值取向,浅析影响因素及策略,完善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心理的研究领域,为博士生培养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共同构建当代青年人的健康婚恋理念,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从《呼啸山庄》看女性的自我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 19世纪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通过对小说中两代女主人公凯瑟琳在爱情婚姻道路上的命运沉浮、挫折经历的透视 ,探讨了作家艾米莉的女性自我意识 ,展现了艾米莉对女性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独特见解 :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是女性得到真正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的关键所在 ,也是女性在爱情婚姻问题上进行不屈不挠的自我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燕京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调查显示,该校女生的婚姻观虽然保留了一些封建性的残余,但大体上已挣脱了传统婚姻观的束缚,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婚姻观。该校女生的婚姻观无疑属于当时妇女界中的精英意识,其形成与当时社会的历史语境及燕京大学西化程度较高,崇尚自由平等,男女社交公开等因素密不可分。燕京大学女生的婚姻观具有表率作用,对知识女性发挥重大影响,有助于推动妇女思想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与一般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表现为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依次递进的特点不同,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首先是从心理适应开始的。虽然女性移民因为婚姻得以进入城市生活,但其社会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而这种低下的社会地位又直接影响了她们与城市居民的接触和交往,影响了她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从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来看,城市女性婚姻移民应属于介于农民工和市民之间的"边际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变迁的汉字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经历了杂婚制、群婚制、对偶婚制、父权制一夫多妻制的历史变迁.在对偶婚制向父权制一夫多妻制的过渡中,掠夺婚和买卖婚相继出现,而群婚制末期出现的媵婚习俗也为父权制一夫多妻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几千年漫长的婚姻制度变迁中,男女两性关系也从以女性为核心和主导逐渐演变为以男性独尊.这种婚姻制度和两性关系的变迁,在对汉字的文化考察中得以清晰地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女作家张欣和日本女作家林真理子虽然都将视域放诸都市职业女性的爱情、婚姻与事业上,但由于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二者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爱情追求上,张欣笔下的女性所追求的理想爱情是以结婚为前提的,而林真理子笔下的女性则并不拘泥于婚姻形式,只是希望有一份理想的爱情;在事业的选择上,张欣塑造的女性将爱情作为事业成功的一个阶梯或敲门砖,而林真理子塑造的女性没有也不需要将爱情作为事业的交换条件;在女性自我实现的途径上。张欣让女性通过回归传统女性的坚忍、宽容、顺从等美德来求得自我的实现。而林真理子则让女性认识到只有女性的独立和成功,才是实现自我的捷径。  相似文献   

20.
张洁的长篇小说《无字》是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对此作进行了文本分析,认为作品通过女作家吴为母系家族的四代女性不同婚姻和不同命运的展示,探索了男女两性在婚姻中的关系,揭示出了造成女性不幸命运的根源及女性自身的弱点,为20世纪的中国女性在婚姻中的命运做了分析总结,并拆穿了男性神话,进而解构了爱情神话,解构了以父权文化为基础的男性中心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