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魏轶群 《新闻三昧》2004,(10):23-25
雅典奥运会已经结束,中国奥运代表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这次奔赴雅典的新闻记,同样也有优异的表现,为报道好北京奥运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练兵。  相似文献   

2.
廖平 《新闻导刊》2004,(4):53-53
对于参与奥运会采访的记来说,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次心理上的艰难跋涉。20天的奥运采访,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大概有10000人左右,采访奥运会的记超过10000人,可以想见,这其中是怎样一种新闻竞争。正因为竞争激烈,所以什么事都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3.
五里 《新闻三昧》2004,(10):27-27
记的天职应讲究新闻的真实,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有些记竟然时不时会遣出一些假新闻来,这是有悖于记神圣使命与道德的。有些假新闻不仅危害了某些人物的声誉,甚至还有损于某项事业的光辉。比如9月15日读报,从新华社辟谣新闻“田亮否认拒绝握手”(详见当日解放日报、汇报)一中得知,雅典奥运会之后,田亮多次接受记提问,总免不了  相似文献   

4.
北京电视台为了充分报道雅典奥运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积累实战经验.做好准备,派出了60多人的采访和技术队伍.并率先采用了一些新设备和新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2技术是松下公司在今年刚刚推出的新技术,用它P2存储卡取代传统的录像带作为存储介质,对新闻采、编、播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北京电视台在2004年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赴希腊首都雅典进行比赛的转播、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直播.获奖运动员的访谈;在雅典搭建移动演播室设备、后期编辑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前期设备。在雅典期间,北京电视台在世界上第一家使用P2技术的摄像机及录像机参与奥运会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观察新闻媒体的“奥运大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睿 《传媒观察》2004,(10):19-21
8月14日凌晨,奥运圣火在雅典点燃。与此同时,一场新闻大战亦构成另一个惊心动魄的“战场”。据报道,本届奥运会共有来自202个成员组织的代表团共16000名运动员,是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届奥运会,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参加奥运会的记者人数竟然超过运动员人数,多达2万多名。媒体竞争,开辟了男一“奥运战场”。  相似文献   

6.
刘颖余 《新闻三昧》2004,(10):18-19
奥运会四年一次。对运动员来说,它是竞技人生中的圣殿;对记来说,同样是采访生涯中不可多得的际遇,而对体育记来说,采访一次奥运会,更是从业旅途中必修的功课。从8月7日到29日间,我有幸采访了第28届夏季奥运会,在雅典度过了难忘的22个日日夜夜。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了运动成绩历史性的突破,作为一名记,我不仅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而且在奥运会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中,我更有许多有趣的见闻和新鲜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又一场传媒较量--雅典奥运报道成败得失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欣 《新闻记者》2004,(9):37-38
本届雅典奥运会的圣火熄灭,大幕落下。奥运会是运动员的赛场,也是传媒较量的赛场。本次奥运会,奔赴希腊的中国记者和媒体数量都创造了历史之最。在这场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我们的媒体收获了什么?又显示出怎样一些特点?本文就此试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从一诞生就和新闻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的古代奥运会上,希腊人就专门设立新闻发布官,并由专人向各城邦及时传递最新的奥运消息.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创办于1894年的国际奥委会季刊<通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传播奥运文化、报道奥运信息的重要使命,而希腊雅典的<信使报>则是刊登首届现代奥运会信息的主要报纸.②  相似文献   

9.
王二龙 《新闻前哨》2005,(2):100-101
2004年雅典奥运会报道对国内媒体是次大考,更是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一次预演。从本次国内媒体雅典报道的成效上看,提升媒体奥运报道的关键,在于提高媒体的专业性报道质量,而聘用昔日奥运冠军做记或主持人的方法,则是提高奥运报道质量的一种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雅典奥运会新闻大战已烟消云散,国内外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水平,也为了借鉴雅典奥运会报道的经验,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更加引人入胜,本刊约请人民日报雅典奥运会前方报道组的3位记者撰文,述说他们在雅典奥运会采访中的经验与体会、见闻与启示,值得从事体育报道的记者、编辑一读。  相似文献   

11.
雅典奥运会新闻大战已烟消云散,国内外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水平,也为了借鉴雅典奥运会报道的经验,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更加引人入胜,本刊约请人民日报雅典奥运会前方报道组的3位记者撰文,述说他们在雅典奥运会采访中的经验与体会、见闻与启示,值得从事体育报道的记者、编辑一读。  相似文献   

12.
雅典奥运会新闻大战已烟消云散,国内外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水平,也为了借鉴雅典奥运会报道的经验,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更加引人入胜,本刊约请人民日报雅典奥运会前方报道组的3位记者撰文,述说他们在雅典奥运会采访中的经验与体会、见闻与启示,值得从事体育报道的记者、编辑一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对化消费需求的日益提高,体育新闻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各大媒体都加速网罗专业人才,充实扩大体育记的队伍。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亚运会和全运会,每一次都为体育记“大扩容”火上浇油,据统计,报道雅典奥运会的世界各国记总数超过两万人,其中中国记就超过千人,是派出记最多的一届世界大赛。  相似文献   

14.
重大突发性新闻,最高规格的盛大报道和重要的政治事件报道是考验一名记者整体素质的最高舞台.2004年雅典百年奥运就是这样一个最高舞台。作为北京晚报体育部一名记者,很幸运能够到前方去采访,体验了奥运会这样如此盛大的体育盛事.既锻炼了自己,又学到很多东西。我的体会是,对报道如此盛大新闻事件.记者必须有无限的爱国热情.必须对事件有极大的兴趣和工作热情。其次,就必须具备高度冷静。重大事件报道,没热情不可能干好,  相似文献   

15.
新闻暗访报道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媒体中广泛应用,但很多记运用此方法采访心存疑虑,压力很大,担忧甚多。记到底有没有新闻暗访的权利?在新闻暗访报道中记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段勃 《新闻知识》2006,(4):57-59
具备新闻敏感是对一个新闻记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形象地将新闻敏感称作新闻记的“新闻鼻”,但是对于电视记来说,他不但要有一个灵敏的“新闻鼻”,还要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17.
奥运体育报道如何把握“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雅典奥运会圣火熄灭后。就标志着进入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对于运动健儿来说。这是一个重塑辉煌的四年,对于中国媒体而言,这也是一个储备、培训人才的开始。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百年奥运会史上第一次在中国北京召开,因此,对于中国媒体、特剐是对于北京媒体来讲。这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隆重的时刻。为了进一步搞好奥运会报道,北京晚报体育部与《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从本期开始共同推出“如何搞好奥运体育报道”栏目,敬请赐稿。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一部分记手头老有写不完的稿子,显得很“富有”,而另一部分记却老在埋怨没东西可写,这种差异体现了一种新闻捕捉能力的高低差别,实质上就是新闻敏感强弱之别。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从一诞生就和新闻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的古代奥运会上,希腊人就专门设立新闻发布官,并由专人向各城邦及时传递最新的奥运消息。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创办于1894年的国际奥委会季刊《通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传播奥运文化、报道奥运信息的重要使命,而希腊雅典的《信使报》则是刊登首届现代奥运会信息的主要报纸。  相似文献   

20.
浅谈如何发现新闻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前 《军事记者》2001,(9):18-19
有些记常常因为发现不了新闻事实而苦恼,其实只要掌握了好的发现方法,新闻事实往往就在身边。新闻事实是用来加工成新闻作品的资料,这种新闻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一种,它如同自然资源一样,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领域新闻资源十分贫瘠,而有些领域则是新闻资源的“富矿区”。对于记来说,如果发现了新闻资源丰富的矿区,采写新闻就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