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牛靖超 《成才之路》2013,(20):78-78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真实生动反映生活,因此诗歌具有表情性。诗歌是诗作者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因此诗歌具有反映生活的形象性。诗歌是铿锵悦耳和谐动听的韵歌,因此诗歌具有音乐性。诗歌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语言艺术的精华,因此诗歌具有语言的精炼,生动,形象性。诗歌的外在形式是分行排列的,因此诗歌具有结构美、层次美、图画美、建筑美。结合诗歌的这些特点,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努力创设情  相似文献   

2.
语言具有多义性,而诗歌的语言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这必然导致译本的多样化。文章重点讨论Gutt关于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思想,通过对诗歌不同翻译的分析,从一个侧面阐发了诗歌翻译中异人异译现象存在的理论依据,从而表明了诗歌的翻译是灵活而开放的。  相似文献   

3.
对樊忠慰诗歌的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其诗歌的内容充满了孤独、寂寞、死亡;诗歌的风格又具有纯洁、唯美、灵动的意蕴。他独特的想象,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奇幻之感。  相似文献   

4.
茨维塔耶娃以其独特的个性,写下了大量新颖优秀的诗歌。茨维塔耶娃具有敏锐的感觉和奇妙的想象,诗中的语言灵活。茨维塔耶娃也非常注重诗歌写作技巧,她的诗歌具有一种陌生化效果,使诗歌与众不同。本文主要从诗歌的词语、标点符号、分行,探讨诗人独特的艺术手法,探究陌生化在其诗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六朝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诗歌中出现的多种意象都对后世诗歌的发展给予了相当丰富的养料和扩展空间。桃意象是六朝诗歌中出现得较频繁的意象之一,因此也是研究六朝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六朝诗歌中的桃意象,导致了后世桃花诗的大量出现,以及桃花源诗歌范式的复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已有的中文诗歌的一般知识来加深对英文诗歌的理解和提高对英文诗歌的欣赏能力。文章从诗歌的起源和性质论证了中、英文诗歌所具有的共性,并从诗歌的性质和结构中的若干方面论述了中、英文诗歌的相似和差异,从而使读者能在提高英文诗歌欣赏能力的某些方法中获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欢欢 《现代语文》2010,(3):144-145
王维的诗歌受到大众的欢迎。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王维的不少诗歌。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王维的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王维的诗歌适合于诗教;二、王维的诗歌具有浓郁的人情美;三、王维的诗歌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近出版的《叶橹文集》汇集了叶橹主要的诗歌批评.他的诗歌批评善于发现问题并展开讨论.他的诗歌批评体现了自由精神,推动诗歌创作的多元化.他在诗歌批评中推崇“智慧个性化”,进而与诗人诗作展开对话.叶橹的诗歌理论和批评实践具有他自己的特色,对于当代诗歌理论建设与文学史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诗歌,具有诗歌的一般特点,又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儿童诗歌的一系列特点。1.和儿童的心灵相通。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天性讲究形式美,诗一旦依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了相应恰当的诗行形式,就会具有建行视像美。由于中文和英文语言的差异,中英文诗歌呈现的诗行视像美也不尽相同。从常规诗歌和象形诗歌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英诗歌视像美的呈现,认为理想的诗行视像美能升华诗歌内涵,达到"形神合一"的效果,从而充分展现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日常主义诗歌是朦胧诗浪潮后兴起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先锋诗歌,它把世俗意义上的“人”和“生命”拉进诗歌的内部,真正实现了诗歌与本真生命的对话。日常主义诗歌之所以于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诗歌实践积淀和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诗歌的代表作,在诗歌情境、主题内容、意象选择、角色安排、诗歌基调、诗歌背景等方面均包含了对比的手法,众多对比因素的运用使这首诗歌成为一个由多重对比交叉、重叠构成的复合体,使有限的语言素材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扩展性,从而使诗歌具有更大的艺术张力,堪称中国现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3.
"文革"地下青年诗歌同"朦胧诗"有着源流关系。青年诗歌是"文革"地下诗歌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以其丰赡的思想意蕴和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为20世纪80年代那场具有爆破性的诗歌大变革从情感内涵、表达方式上作了充分的艺术准备。  相似文献   

14.
约翰.多恩是17世纪选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但同时颇受人争议。经过长时间的备受冷落,于20世纪被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诗人与评论家所挖掘和推崇。多恩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强烈的理性,及陌生化的倾向,同时又富有离奇、思辨和矛盾的特点。其诗歌意象饱满丰富,蓄含张力,使诗歌呈现出整体的深刻内涵与诗性。本文通过分析多恩诗歌中的经典篇章,展示多恩诗歌意象的特点,阐释了张力在玄学派诗歌中的作用和张力建构的基础。意象饱含的张力使诗歌产生了哲学内涵与美学魅力,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爱情与宗教信仰经历是其诗歌张力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约翰.多恩是17世纪选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但同时颇受人争议。经过长时间的备受冷落,于20世纪被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诗人与评论家所挖掘和推崇。多恩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强烈的理性,及陌生化的倾向,同时又富有离奇、思辨和矛盾的特点。其诗歌意象饱满丰富,蓄含张力,使诗歌呈现出整体的深刻内涵与诗性。本文通过分析多恩诗歌中的经典篇章,展示多恩诗歌意象的特点,阐释了张力在玄学派诗歌中的作用和张力建构的基础。意象饱含的张力使诗歌产生了哲学内涵与美学魅力,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爱情与宗教信仰经历是其诗歌张力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诗歌和英语诗歌存在很大差异,主语人称的模糊与明晰便是差异之一。将汉语诗歌(特别是古诗)译为英语必须顾及这一差异。文章探讨了汉英诗歌主语人称差别具有的不同诗学意义,提出了三种汉语诗歌英译时主语人称代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庭坚诗歌在明代不同的文化空间广泛传播,书法作品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显示了特殊的功能;诗歌选本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产生了重大的驱动力和影响力;集本翻刻是比较通行而又便于实施的传播行为,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具有长久性和信息存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创作情境入手,论述了革命烈士诗歌的审美特征。本文认为,革命烈士诗歌把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有限生命和无限生命统一起来,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本文认为,革命烈士诗歌映射着“人”的崇高感、尊严感和超常的意志力,具有独特的人格美;本文认为,革命烈士诗歌总是把思母、爱妻、怜子和忆旧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具有高尚的人情美;本文认为,革命烈士的诗歌,是时代的战鼓、冲锋的号角,一般都是先抑后扬的节奏。  相似文献   

19.
戈麦是汉语诗坛一个久被忽视的诗人。他的诗歌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研究成果很少。戈麦的诗歌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在他的诗歌中,呈现了孤独、虚幻、分裂等意识,而他诗歌的独特意象系统与诗歌意识紧密相关。意象的使用和诗歌意识的传达,使他的诗歌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晚清闽南著名诗人林鹤年的《福雅堂诗钞》中有大量吟咏家乡安溪胪传乡的诗歌,这些乡园诗歌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诗歌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家乡的风物、人情,展现了山乡特有的风俗之美,充满了闽南浓厚的生活气息;诗歌分别写于诗人生活的不同阶段,展现了诗人一生的主要心路旅程,映射了一个传统文人在晚清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的真实心理,具有时代深刻的印记;诗歌以家乡景致和乡民形象创造出来的独具个性的意象群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也大大增加了乡园诗歌的情感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