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周金文处于汉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西周铜器铭文中图形文字向方块字体转变,偏旁部首增加并趋于成熟,汉字形体结构日益完善,形声结构迅速增长。对西周金文构形特征的考察能够深入了解文字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而有助于探求汉字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同一个词语的不同书写形式称为同词异字。同词异字是从词的角度来观察记录词语的文字,它不等同于异体字。对金文复音词同词异字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汉字本身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及同词异字的字际关系,对汉语词汇史和语源学的研究也有积极的作用。从文字关系上看,金文复音词同词异字之间不只是简单笼统的异体字关系,还有通假、古今、同源、增繁、简省、字形错讹等字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记录汉语的汉字系统,普遍存在着同词异字的现象,其中有共时的,也有历时的.就历时的同词异字而言,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可用不同的字(区别字、异体字、假借字等)来记录同一个词.本文在归纳出西周金文本身存在的同词异字的基础上,在将西周金文用字与现行汉字系统作对比,以观察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  相似文献   

4.
古文字中,饰笔是对文字具有美化作用的装饰性笔划,关乎文字自身形体的变化;分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整手段,其实质与记词功能相关。添加饰笔属于繁化现象,古文字中的饰笔在文字构形中与文字的音、义无关,绝大多数都因不符合汉字经济化原则而淘汰。但也有一部分饰笔产生了异体字和同形字,而后因为分化词义的需要,部分异体字和同形字开始分化。同形字的性质与异体字正好相反,异体字的外形不同,但只能起一个字的作用;同形字的外形相同,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字。  相似文献   

5.
西周金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除本字与借字在声韵上的关系外,西周金文通假字的运用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是其他文字材料不可相比的。研究金文通假字的通假方式对于研究铜器铭文的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更素造字是汉字造字八法之一,是复素字中“更换原字中某一字素而创造新字的造字方法。”《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其中更素造字的重文668个。汉字是表意体系的语素文字,是形与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异体字。下面就《说文》中更换义素而产生的异体字的原因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据估计,古往今来积累起来的汉字,大约有六、七万个。在如此浩繁的汉字当中,固然有着大量的异体字,有所谓的“死”字。但一个字的死活是相对的。对阅读古书、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的人说来,就会常常碰到“死”字、冷僻字和异体字。就一般人说来,要想顺利地阅读现代或当代的书刊,也需要三千字左右。汉字本身具有难读、难认、难记、难写的特点,人们要掌握几千,乃至几万汉字,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求助于有关的字书,词书来解  相似文献   

8.
女书异体字的概念不同于汉字异体字.女书是汉字的一种变体,其文字性质已由表意文字变成表音文字,即音节字符表音文字.女书记录语言是采用同音假借的方法,用一个汉字变体音节字符,标记一组同音字、近音字.我们采用了字位理论来处理异体字问题.即在一字多形的情况下,在没有区别意义的异体字中,造字来源上是同源字,基本结构、主体轮廓相同,只是书写上附笔差异,不影响交际.经过字位处理,取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形作为基本字.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文化的活化石,其中的历时异体字,往往能反映文化的变迁。从甲骨文、金文"姓"字的异构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婚姻形态从族外群婚到一夫一妻制个体婚演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侧重于《原本玉篇残卷》言部中除古、籀文之外的其它文字现象,其中异体字数量最多,另外有通假字、古今字、传抄中的讹误字等,这些珍贵的文字材料对研究文字学,特别是对古文字的考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全文用不同时代的字书对这些文字现象进行初步探索,并上溯到甲骨文、金文。  相似文献   

11.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由隶定而产生的"隶定字"是汉字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字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字书或多或少都有收入了一些隶定字。本文主要从构字部件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部分隶定异体字。  相似文献   

13.
繁简字是从汉字生产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的。甲骨文,金文存在大量的异体字,记录一个词的字有的多达十几个,几十个形体;这么多的形体不可能繁简度同等,必然有的字“笔画”多些,有的字“笔画”少些,这样就构成了繁简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异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体字”是古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用字现象,这些字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既有其自身构形方面的因素,还有一些外在因素。由于文字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因此异体字也具有这一独特的功能。本文主要从异体字产生原因的角度来揭示异体字在汉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是一部全面描写、深入分析和科学总结汉魏六朝碑刻文献和文字现象的重要著作,于汉字史研究有重要意义。该书除了精彩的疑难字考释之外,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将碑刻异体字甚至异体字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异体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是汉字系统中特殊的用字现象。异体字的发展演变有其内在的原因,主要有造字法的不同、变换意符或声符、变换文字构件的位置等;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经济因素、空间位置因素、避讳、个人因素和行政区划等。异体字的产生和发展是汉字的必然现象,了解和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对文字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文是指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是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字的总称。商代后期,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古人称青铜器为吉金,金文故此得名。金文又称钟鼎文,钟是乐器,鼎是炊器。古时贵族人家鸣钟召众,煮鼎为食,而钟与鼎上一般都铸刻有铭文。金文又有款识之分,字“凹”者(阴文)为款,字“凸”者(阳文)为识,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款识。  相似文献   

18.
异体字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一种文字现象,对楷书异体字进行发生学层面的研究,从字形来源的角度分析汉字异体字的产生机制是异体字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对《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的抽样调查,得出了汉字楷书异体字除了部分是由于古文隶定而来外,大部分是由于微观层面上书写活动和造字角度的差异造成的结论,并归纳了异体字生成的五大类型机制。  相似文献   

19.
汉字文化,可以从汉字的形、音、意入手解读。汉字是形、音、意一体的文字,望字知意是汉字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了研究叙述的方便,本文选取汉字构形学的视角切入,列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字、词,通过分析这些字、词的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对汉字文化内涵作通俗的阐述。先说说"教育"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20.
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体字是汉字整理与规范的主要对象,然而,由于以往的异体字研究对异体字的定义过于宽泛,混淆了不同性质的字际关系的界限,给汉字的整理与规范造成了一些混乱。对异体字的界定从本质上可分为同词异形和同字异体两种观点。事实上,应当从构形和功能两个维度重新定义异体字,即异体字是为语言中同一个词而造且在使用中功能未分化的、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由此可以划清异体字和分化字、通假字之间的关系,避免汉字精简中的一些弊端,对异体字的整理与规范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