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也层出不穷。但是,文章认为,将神话原型批评只限定在运用“神话原型的交际作用”来找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等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神话文本进一步探讨这种神话原型意象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原型批评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研究文学与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它起源于英国,兴盛于北美。本文介绍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并试图概括其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文学理论家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即被介绍引进中国,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原型”这一概念仍有诸多认识不清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原型与神话关系的理解模糊;对文学原型与心理学原型的混淆;对原型批评与结构主义、形式主义之间纠葛的认识偏差。把以上三个方面作出辨析将能更为准确地理解弗莱提出的原型观念,同时也对我们借鉴西方文学理论批评思想时的失误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4.
神话原型批评产生在1957年,创始人是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他的著作《批评的剖析》被视为该批评的"圣经"。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石是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仪式派"人类学思想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原型理论。弗莱在弗雷泽和荣格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建构起系统的神话原型批评,他认为文学是神话的位移,文学中潜藏着神话的原型,人们只要把全部文学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之后就可以找寻到神话原型。神话原型批评既有突出的优长之处,同时也有异常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的问世,标志着"原型批评"理论的崛起。所谓"原型批评",也叫"神话批评"。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文学原型就是神话,神话是一种形式结构的模型,是浸润于人类文学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成为研究人类文学的起点。弗莱《批评的解剖》主要是一部原型批评(神话批评)的代表作,通过将《批评的解剖》的不同批评模式运用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可以窥见古希腊罗马神话别样的风采,也是将原型批评理论运用于实际文学批评的一次有益尝试。依照上述分析方法,我们能够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找到符合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众多意象,也能够根据这如此众多的原型意象映衬弗莱理论的正确性与前瞻性,进一步让读者把握古希腊罗马神话除了赏析与文化的作用之外,更深层次地体现了神话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分析文学作品的新视角。《莱尼和他们》是海因里希.伯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神话原型,比如人物原型、主题原型和意象原型等。文章主要应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分析《莱尼和他们》中所体现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7.
盖钧超 《文教资料》2008,(32):47-49
"三兄弟模式"是常见的童话或民间故事类型,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从母题发生的起源上看,这一故事模式很可能源于西方.根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可以从<圣经>记载的几个事件看出此类故事的神话原型.西方的这类故事及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演变,都是神话原型的复制与移位.  相似文献   

8.
弗莱作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创始人,认为文学产生于神话,神话是最基本的文学原型。英国作家托尔金的《魔戒》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与许多原型相呼应,是对亘古存在的神话原型的继承与发展。针对目前对《魔戒》进行原型研究文献较少的问题,应用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魔戒》中人物的原型进行研究分析,寻找《魔戒》与原型之间的关系,在探讨托尔金的写作意图的同时,也可使人们更透彻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更好地理解《魔戒》的深意,探索其自然内涵,并为人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着眼点,通过阐明原型、原型的理解和"文学移位"等相关问题,结合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的灵石崇拜情结,以具体的文学文本对该理论加以阐释,力求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指导下,对灵石崇拜的多种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赎罪》是当下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他运用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在小说中为读者刻画了多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原型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为经典作品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旨在运用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赎罪》女主人公进行分析,从深层次来解析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弗莱原型批评理论中“神话”概念的不严密。原型概念及运用的缺陷。文学发展体系中动力系统的缺乏等不足之处,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讨论。此外,本文还对弗莱的历史循环论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本文的论析获得一个较为明晰的方向性,有必要先对论题做这样的界定:笔者所谓的原型意象,建构在两种基本理论的座标系上。首先是盛行于西方的神话原型学派批评方法。这派批评家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弗莱的人类学为理论依据,认为文学艺术都是潜意识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13.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代宗师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代表作之一《德伯家的苔丝》发表于1891年。从那时起,它就广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从作品的神话原型主题入手,作一些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来加深、拓广对这部著作的理解。神话原型批评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一起被誉为本世纪三个最具有影响的批评流派之一。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加拿大的弗莱认为原型批评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发现作品的叙述和意象表层之下的原型结构,而且揭示出连接一部作品与另一部作品的原型模式,最终使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体。因此神话原型批评是帮助我们看清在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情节背后隐藏着的潜在的人物原型模式和作者的意图所在。  相似文献   

14.
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1921—1991)是20世纪西方著名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深入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了以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和美学理论(Archetype criticism),为整个世界的文学、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理论不断引起东、西方学者的关注,被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西方文论史和文化史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镜子是反复出现的重要原型,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张爱玲作品中的镜子物象进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神话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于1957年发表《批评的解剖》,标志着它的成熟.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中,他以文类对应四季,对于文学形式之一的“传奇”也有深入的探讨.本文以他的另外一部著作《世俗的传奇》为启示,希冀通过对弗莱的“传奇”这一文类的研究进而分析中国小说“三言”中的女性传奇故事的结构,意义以及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6.
来自希腊神话和圣经等西方经典的原始场景,作为文化编码存在于西方许多作家的潜意识中,在他们笔下或被继承或被颠覆。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尤金&#183;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所体现的神话原型及圣经场景的投影和颠覆进行分析阐述,使我们对奥尼尔价值观和作品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1921-1991)是20世纪加拿大而且也是西方著名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深入地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了以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和美学理论(Archetype criticism),为整个世界的文学、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理论思想不断引起东西方学者的关注,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在西方文论史和文化史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月亮、镜子是反复出现的重要原型,运用原型批评对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和镜子两个重要的物象进行分析则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神话 -原型批评源于弗雷泽的人类学 ,由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奠基 ,得助于卡西尔的象征形式哲学 ,弗莱将其建成宏大的理论体系。它的系统性、宏观性和整体性优势 ,体现出跨历史、跨文化的宏阔视野和大家气度 ,在西方文论界 ,曾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三足鼎立。但忽视文本审美价值和作家的个性、跨文化研究的不彻底性则是神话 -原型批评的阿基硫斯之踵。  相似文献   

19.
神话-原型批评源于弗雷泽的人类学,由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奠基,得助于卡西尔的象征形式哲学,弗莱将其建成宏大的理论体系,它的系统性,宏观性和整体性优势,体现出跨历史,跨化的宏阔视野和大家气度,在西方论界,曾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三足鼎立,但忽视本审美价值和作家的个性,跨化研究的不彻底性则是神话-原型批评的阿基硫斯之踵。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无意识:弗莱的批评理论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诺思洛普·弗莱的批评理论,提出“文化无意识”的概念予以概括,以置换惯用的神话原型批评的定位。因为后者基本只适用于弗莱的文学批评,而弗莱的文学批评、意识形态学说、文化理论,是一个整体,其从神话向文学、文学之外的学说、向文化的推演过程与方式,是以“文化无意识”的途径实现的。“文化无意识”能恰切地抓住弗莱理论体系的文本间的隐喻链接,更充分地呈现出其理论体系的当代性、整体性与动态的开放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