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贵吉 《贵州教育》2013,(23):32-34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许多学生对甲数比乙数多(少)几分之几而乙数比甲数少(多)几分之几、或女生比男生多(少)百分之几而男生比女生少(多)百分之几、求甲(乙)数或求男生(女生)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谷飞 《小学生》2011,(4):58-58
1联系生活实际,引发问题 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以此为出发点,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怎样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在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一、联系生活实际,创没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5.
瞿红 《考试周刊》2010,(27):78-7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生活,植根生活,捕捉学生兴趣点,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利用分数和百分数的差别,用大量生动具体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百分数的进一步思考和质疑,分数和百分数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百分数仅仅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这种数学中的倍数关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从生活中提取和抽象出来的,使学生真正掌握百分数的数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我认为课堂教学应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要注重他们的实际生活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0页。【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借助现实情境中百分数的意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使数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强调:“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内需力。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数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和…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使数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教学一定要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让数学走进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是教师应特别关注的环节,要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为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又忠实地服务于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数学课堂演绎成为学生知识发展和生活需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感受到数学。下面是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想法。一、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努力挖掘数学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动了起来,让课堂活了起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一、巧设生活情境,构造数学模型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我以“虚假招聘”的生活题材为情境,将学生带入数据的世界——招聘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员工A说:我们好几人月工资都是1100元.员工B说:我的月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是中等收入.假如你是...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诺尔曾说:“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比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源于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也是将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娱乐化的途径。教学中教师的肢体语言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教低年级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和反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生活离不开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进而体验数学的价值,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一、捕捉“生活素材”,唤起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必须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经常对教材的具体情节和数据做适当调整、改编,用学生熟…  相似文献   

20.
正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补充习题》上有这样的一道题目:从甲地到乙地,大客车要用8小时,小轿车要用5小时,大客车的速度比小轿车慢百分之几?这是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实际应用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已经形成了解题套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的百分数=相差数÷单位"1"的量。于是乎,他们会不约而同地这样解答:解:8-5=3(小时),3÷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