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有很多省市的中考作文命题,在原来作文话题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命制了一些关系型的话题作文,如"小和大","相信自己与相信他人","自卑与自强","成长与追求","痛苦与成功"等等.……  相似文献   

2.
缘于爆米花般的语言膨化,肥皂剧似的情节演义,作文指导日趋"臃肿","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此,笔者呼吁作文指导要"瘦身",即指导环节要简约.其本义在于倡导教师自觉追求一句话就能指点迷津、一个动作就能点石成金的"导写"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话题作文"一度独领风骚,后"命题作文"再度一枝独秀,07以来或异彩纷呈,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都闪亮登场,或百家归综,如江苏淮安的07中考作文题,题目中既有所提供的材料,也有供考生的选题:"健康心态,点亮人生","快乐地做好我自己"既可选用其一作为命题,也可择取其一作为话题,其灵活性,综合性不言而喻。一、"系统化"作文教学理念和做法,作文训练无时没有,无处不在。多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主要着力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三大块去考查学生能力,在教学和训练这三大块时,我不是"专项训练","条块分割",而是采用了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我的"系统化"策略还融会在媒体作品的教化中,如我校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电影、电视。二、作文素养是决定作文质量的关键因素,阅读,表达,写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定向积累",打造中考高分(满分)作文,找准兴趣点和能力点,全力打造中考精品作文。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强调小学生作文要"对写话有兴趣","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乐于书面表达","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深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不去开凿学生写作的"源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甚至感到头痛,就难免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白改作文能力的洲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中年级:"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与时俱进。对"双基"的界定应考虑基础性和发展性两方面。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打好双基"与"力求创新","打好双基"与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周雪莉 《辽宁教育》2012,(15):71-72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现着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可见,学生认"真"习作,"反映新思维、新体验","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苏支超 《生活教育》2011,(13):41-44
自从有语文(曾经叫国文、国语)课,自从有了作文,好像没有哪位先生教学生写作文不要写生活。既然如此,再提出生活作文,是不是有点多余?首先,我所理解的生活作文应该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作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  相似文献   

10.
何谓"草根化",顾名思义,草根小草之根须,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但"春风吹又生","雨露润就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草根化"研究,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是一种本着"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研究."草根化"的教育科研理念落实在学校的课题研究上主要是实现学校教育科研的"四化".  相似文献   

1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体验式作文教学"这一理念的提出,无疑开辟了作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径,也为职业学校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学缘起]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过多地关注"写什么"和"怎么写","为分数而写作"的作文目的、意义、价值诉求成了教师、学生心中的不二定律.这种思想催生出的作文,写作目的模糊、虚假,要么是自说自话、自我陶醉式的私人话语,要么是代人立言、大而无当式的公众套话,无法激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善作不如善改","好文不厌百回改",这些都启示我们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也十分重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提倡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的教是什么呢?汉代儒学认为"教"是"教学","教人学";"教"是教人"学做人","教"是教人"成人又成材"。这是教正统的说法,汉代的儒学家已经认识到,教学过程、教学目标都需要以人为本。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在《爱的教育》中说得好:"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如何打造作文教学的"活力课堂",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颇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贴近生活一点、教学有趣一点、讲评自主一点"的作文教学思路,以及"让学生享受抒真情之乐"的作文教学理念,对广大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题目为"让我(自己)……起来吧"的作文比赛中,绝大部分同学写的作文大抵是"让我坚强起来吧","让我成熟起来吧","让我孝敬起来吧","让我沉稳起来吧","让我刻苦起来吧","让我自信起来吧"……唯有贵阳海洋文化艺术学校的张家雯同学写的是《让自己"二"起来吧》,题目就令人眼前一亮,内容更是出彩.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两课"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转变教学理念,一是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形成"以情化人"的教学思想;三是培养"统筹育人"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内容丰富,但散见于各种文章、讲话、题辞中.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其作文教学思想,以期对今天作文教学改革有一些启示.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是生活","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作文观,与新大纲注重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将作文"作为生活、生存方式对待"的主张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一贯强调"做人和作文的统一","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的写作态度,对今天革除学生虚假作文、"人文分离"的弊病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写作提出了新的理念,"广读、巧思、精练、共评"的作文教学方法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