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有其特殊的作用,穆青同志曾将它与文字在报纸上的作用喻为“腾飞”的两翼。优秀的新闻图片,通过画面艺术地表现内容,达到主题鲜明、主体醒目、主次分明的效果,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记得1990年8月,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银川召开时,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以声音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工具,转瞬即逝和不可逆性是其天生的弱点。电视有画面,报纸有图片,广播新闻相对于其他媒体新闻,无画面是明显的劣势,这直接影响了广播新闻的收听效果。那么,广播新闻在报道中能否产生“视觉画面”做到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薇 《记者摇篮》2009,(9):25-25
新闻现场的重要性 摄影记者既要拍摄新闻,就要到新闻现场,新闻现场就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工作现场,只有现场感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感染力。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是记者用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拍摄或写成的新闻。它以鲜活生动、真切感人的事实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图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那么也可以说画面的现场感是新闻摄影的灵魂,摄影记者必须调动各种拍摄手段,有效记录事件赖以真实存在的原生态,通过画面现场感让新闻摄影"抓眼球、撼人心"。笔者从多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中体会到,要强化新闻摄影的现场感,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每天摆在报摊上的报纸,最抢眼的就是有大幅精彩新闻照片的报纸。可以说,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作品起着文字所起不到的作用,真实生动、形象主观、现场感强、冲击力大、一目了然是图片新闻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6.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报道是以图片和图片说明文的形式出现在报纸上的,是通过视觉形象报道新闻事实的。只能拍出好图片而不能写出好图片说明的人,不能算一个好的摄影记者。高水平的图片说明,不仅可以弥补图片表达新闻事实的局限,还可以增强图片本身的感染力,增强摄影报道的影响力。好的新闻图片就像好的消息一样,要新闻五要素齐全。新闻图片的说明不是“看图识字”,它是图片画面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要将最新的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写在最前面,一般不需要过多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片在报纸上日益大量地被采用,图片新闻在报纸版面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感染力和冲击力强,好的新闻图片,配上恰当的文字说明,不但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增加人们的阅读兴趣,还可美化版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对于新闻校对员来说,如何更好地做好图片新闻的校对工作,努力防止和杜绝图片新闻差错,越来越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下面就结合《新华日报》的图片新闻校检工作实践中出现的一个细节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刊用图片新闻的数量日益增多,版面图并茂,越来越好看。但是现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部分图片新闻稿件中,与作为主体的照片相比,相关的字部分显得比较软弱,这既不能使图片新闻的画面意境得到补充和升华,也不方便读快捷、深刻地了解图片新闻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笔认为,在报纸上要真正实现图片新闻和字新闻的“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10.
图片以形象语言传播新闻,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对一个事件或人物,能深刻立体地报道,具有视觉冲击力,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发挥好图片新闻的优势,对提升报纸品质有重要作用。不同媒体对图片的选用裁剪处理截然不同。版面传递出来的新闻信息和感情信息也相去甚运。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新闻体裁中,现场新闻有"现场感强、文字精炼短小、有深厚感染力"等特点。在现场新闻写作过程总,把握"细节描述、丰富信息、以情感人、画龙点睛"四个方面的写作元素,通过细节描述增强新闻现场感,以丰富信息增强新闻耐读性,以情感人增强作品深厚感染力,用鲜活标题画龙点睛,方能传递新闻现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周骥  忻志伟 《新闻实践》2012,(11):I0001-I0001
一份报纸,一个版面。其主角是谁,是标题、是图片、还是文字?在报纸诞生之后的一个漫长年代里,这个答案无疑是文字,密密麻麻的文字为读者传送了宝贵的信息。而在“快读”、“读图”盛行的当下,昔日文字的“主角”地位渐渐被标题、图片等取代,一个用几句话就把新闻事件讲清楚的多行标题,一个用画面细节展示了文字无法传达的现场感图片,的确有点让文字“主角”地位有所动摇。  相似文献   

13.
梁斌 《新闻前哨》2003,(3):31-31
一、“老总”:摆正新闻图片的位置 报纸总编辑要牢固树立“质量上突位子、数量上保位子、矛盾中腾位子”的思想。在筛选安排文字稿件的同时,注重筛选安排新闻图片。凡涉及题材重大、内容新颖、现场感强的优秀照片,坚决安排到显著位置。 二、记者:把握好摄影中的几个转化 作为新闻摄影记者,要想始终牢固树立用图片本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以其较强的现场感,短小精悍的篇幅在新闻报道中颇受青睐,而在新闻摄影报道中运用"特写"手法,则因为使新闻作品有了让人一目了然的视觉冲击力和较强的情绪感染力,更加"生机盎然",能够迅速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新闻摄影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读者已成为报纸的"浏览者",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已成为报纸成功的关键.因鲜活的感染力和明快艳丽的视觉效果,新闻图片具有文字符号无法比拟的形象性、现场感、表现力,在当代报刊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读者对其阅读要求也与日俱增,由此带来报刊新闻图片编辑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实践中,一些新闻能出画面,而有些新闻却不出画面。记得一位新闻摄影界的前辈经常教导我们:摄影记者要发挥图片形象语言的优势,有的新闻用图片表达更形象,而有的新闻用文字表达更精彩,不能用新闻摄影的短处比文字新闻的长处。因此作为新闻摄影从业人员要发挥手中照相机的优势,用脑子去谋划出精彩的新闻图片,为报纸增色。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视觉新闻的不断影响,读者对报纸图文并茂、图文并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能否做到图文并茂和图文并重,图片新闻有没有视觉冲击力和可读性,是报纸能否吸引读者的一个关键因素。可是,打开我们的一些报纸,版面上的图片画面语言简单,版面编排形式呆板,说明干巴枯燥无味。先说画面内容。现在一些报纸上的新闻图片画面简单,缺少信息,摆拍造作明显:不是首长接见,就是会议合影;不是板报前学习,就是展厅里参观……这样的新闻图片可以不分单位、不分年头,任何时候都可以换个说明词拿来就用。对此读者怎能…  相似文献   

18.
读图时代新闻照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鲜活的感染力和明快艳丽的视觉效果,图片具有文字符号无法比拟的形象性、现场感、表现力与冲击力,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众多纸质媒体追求的目标是“图文并茂,两翼齐飞“,并意识到“采编人员要有图片意识(即在发稿时要想到尽可能配照片);摄影记者要有  相似文献   

19.
翻开报纸,人们的视线往往很自然地会落到照片上,因为新闻图片不受语言、职业、学识、年龄以及民族和国度的限制,是靠形象语言说话的,雅俗共赏,很受读者的喜爱和青睐。但是,现在报纸上出现的一些新闻图片,却画面平淡、人物呆板、形象虚假造作、故作姿态,有的就是一个场景,加上一大段文字说明,难以冲击读者的视觉,读者不屑一顾,更谈不上感染力了。这种情况,新闻图片何以在报刊中唱主角,怎能发挥两翼齐飞的功能作用呢?改变这一状况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是以图片自身的形象说话为原则,强化新闻照片形象动感的表现力,让瞬间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新闻图片具有客观纪实性特征和视觉形象直观的特殊功能。然而,多数摄影报道者把客观纪实等同于新闻摄影,使报纸上司空见惯的图片报道比比皆是,最终导致新闻图片质量不高。 新闻图片仅仅停留在客观纪实印证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客观纪实的基础上具备揭示性与感染力,这是报纸提高竞争能力赢得读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读者从报纸上“读”一幅新闻图片,是从图片的形象画面中领悟接受客观事实的真实性,新闻性和视觉信息。新闻图片揭示性深,感染力强,新闻价值高,读者就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反之,读者对那些图解印证事实、概念化、表面化的图片报道不感兴趣,其新闻图片就不能发挥视觉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