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作为基本技能测试项目之一,这必将引起人们对提高母语能力的重视,促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文章介绍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遭遇"外热内冷"和汉语综合能力评价的国家标准即将推出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和挑战.因此,根据国内新形势和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从分级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职业汉语教学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对新形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更好地促进新世纪的大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我们的母语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我们必须要认清母语(即汉语)对国家文化的发展繁荣、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及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阵地,是提高全民母语运用水平的主要途径。大学语文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通过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实现终极关怀的一门通识教育课,其他泛文化课程、应用性课程都不具备这种语言育人的属性,都不承担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传承汉语文化的责任,因此都不能取代大学语文。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中国人找工作,首先是汉语水平要过关,其次才是外语。”今年6月13日,我国首次举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等级证书。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推广将促进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引起全社会对母语学习的重视,并会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语文教育中对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该测试将在每年举行春、夏、秋、冬4次考试,首先在北京、南京、武汉、广州、长春、齐齐哈尔等城市举行。33所经教育部审核,目前共有33所普通高等学校今年被确定为限制招生,其中26所高校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作为承载大学素质教育和母语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试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基本理念与内容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大学语文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考试资讯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年会"在北京召开日前,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办、北京华美杰尔教育咨询中心承办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年会暨ZHC与大学教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以及两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关于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工作与大学语文教改的话题。本届年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发研制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以测试应试者汉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对提高劳动力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也促使我们从汉语的社会现状出发,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反思,并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职业汉语能力测试项目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学语文课程也为了给专业课让路,部分高职院校已取消此门课程,以《应用文写作》或其他课程代替。为提高母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学好母语的认识,加快推行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就必须首先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事业单位对证书和母语能力的认同度,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以帮助学生就业;同时增设语文类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提高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加强考核,以从根本上提高国人的语文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莫云 《现代语文》2013,(1):32-33
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学语文课程的自然延伸,承载着提供必要的母语教育的功能,立足于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大学语文是大学层面的母语教育,是汉语学习的典范,是汉语交际写作、表达的基础。作为课程教育,其所选的篇章往往是母语的写作、运用的最佳典范。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和书面  相似文献   

10.
陈蔚 《考试周刊》2007,(43):131-132
汉语作为母语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大学生的母语阅读、理解、使用能力亟待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在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职类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基本要求为依托,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职类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基本要求为依托,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17日至19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第四届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语文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就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职业汉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母语教学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有的母语教学功能也在日益削弱。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母语教学迫在眉睫。如何行之有效地强化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母语教学,本文将从实践改革角度对其加以探寻。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我国首次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于2003年12月14日在北京大学考试中心开考。据悉,从2004年开始,此项面向全社会的汉语能力测试考试,将在每年的3、6、9、12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定期举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是由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简称OSTA)组织国内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等方面的专家开发研制,主要考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汉语的能力。合格者可以取得OSTA颁发的“国家职业汉语等级证书”。语言能力是多种职业所共同需要的一项核心职业技能。职业汉语能力是指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格局的不断变化,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掀起了“汉语热”。特别是由于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忽略了对传统语言及文化的掌握,导致他们的母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下降。而作为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学语文在高校却日趋“边缘化”,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从大学语文教学做起,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汉语教学在国际上逐步展开,国内学术界和公共舆论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问题,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母语教育,切实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4月17日至19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就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职业汉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汉语拼音缩写)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简称OSTA)组织国内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等方面的专家开发研制。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是考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汉语能力的国家级测试。合格者可以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颁发的“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的日的有四点:一是提高人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二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应该说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母语建设人业,应该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