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更多的回应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笔者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项调查显示,孩子认为父母应该改变教育方式,和他们多交朋友的占80.2%,要求父母尊重孩子个人爱好,给予独立成长空间的占67.3%,仅有3.7%的学生能接受父母现行的教育方式。这就不难发现,当今家庭(包括学校)有相当多的空洞、枯燥的说教已经与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教育中,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的情况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3.
郭红 《山东教育》2008,(7):95-95
我们做父母的,在希望做孩子的“良师”时,更应该想想怎样成为他们的“益友”。因为,父母要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就会对父母更有依赖感,更倾向于和父母交流、沟通。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交流是很珍贵的,在交流中亲情会不断加深,孩子对于父母会更加敬重和热爱,他们对于父母所做的事情,尤其是为了他们而做的事情,也容易理解,那么,“代沟”也将更少产生。因此,父母不能只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还要想到和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阿东 《家长》2004,(12)
花季的少男少女,往往在家中自己的抽屉上安装一把锁,似乎有不宜公开的秘密。其实,这正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体现。“锁”宣告他们已经是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小大人”;“锁”勾画出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不可随意越过他们内心世界的“警戒线”。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尊重他们正确、合理的人生选择。这种强烈的自尊意识,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对身心健康关系重大。然而有的父母往往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千方百计地窥视、探测孩子的隐私,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便粗暴干预,强迫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父母这样的“爱心…  相似文献   

5.
家长的苦恼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回应更多的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怎样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这不仅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难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  相似文献   

6.
法国的幼儿教育着重点放在幼儿的感性教育上,法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幼儿,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尊重幼儿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刚过一周岁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法国家长…  相似文献   

7.
法国的儿童教育着重点放在儿童的感性教育上。法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尊重儿童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法国家长很善…  相似文献   

8.
雷霆 《教育》2013,(10):62-6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国家庭教育在西方各国中是较有特色的,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父母应该是孩子的道德教师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少年儿童的自主、平等意识日渐觉醒,他们不但要求父母满足他们身体成长的需要;而且要求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精神需要。孩子们希望父母能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自由,使他们的身心愉悦。可惜一些家长却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内心要求。他们误认为只要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10.
只要你走近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功人物,或翻阅他们的传记,你就会发现,这些人物的父母并不是都曾经很深入地研究过如何教育子女,然后按照某一个方案或模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这些父母们无一例外,都曾经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与孩子始终保留着一条心灵交流的通道,他们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愿望和想法,支持孩子去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倾听孩子的诉说。而曾经作为孩子的他们,也了解父母的愿望和想法,父母既在他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父母又是可以一起玩耍、一起交谈的好朋友,父母与孩子的心灵始终是相通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给我们…  相似文献   

11.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甚至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  相似文献   

12.
陈志丹 《成才之路》2011,(17):93-I0022
执教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时,组织学生对这场“我”与父母的冲突,谁是谁非进行讨论。学生异常活跃,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应该怪爸爸妈妈,他们太不懂孩子的心了;礼物贵重,友情更贵重,希望做父母的能认识这一点;朋友之情不能用金钱衡量;物品失去可以再买回,但自尊心和友情的损害,这是多少钱都买;父母态度粗暴,不尊重孩子的感情,影响孩子心理,破坏了孩子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除了一定的生理需要外,其心理需要也必不可少。作为父母,在生活中既要顾及到孩子的生理需要,适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尊重和满足孩子正当的心理需求,补充他们的心理“营养”,以确保孩子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一般说来,孩子有以下几种心理需要:父母的爱父母之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阳光和雨露,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父母和孩子之间就难以沟通,更谈不上教育,只有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的身心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表现欲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2,(7)
父母跟子女之间有代沟是很多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一种代际关系,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有点叛逆的他们更是不自觉地把跟父母的关系搞得剑拔弩张的。孩子要学会与父母沟通,父母也应该用最恰当的方法来与孩子交流。你跟父母关系还好吗?  相似文献   

15.
康敏 《甘肃教育》2014,(22):87-87
正一、尊学生、爱学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中职学生都是别人眼中的"差生",这些孩子不但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差,而且行为习惯也差。不能顺利进入高中就读,他们不是父母的骄傲,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获得别人的赞许,受到别人的尊重。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多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把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多加表扬,关注学生,尊重他们。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们才可以教育孩子。"在语文教学中,用"爱"的语言代替传统的说教,用笑脸代替传统的变脸,让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在美国最常用于孩子身上的一个词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观点、选择以及要求。当然,如果尊重变成放纵,对孩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有原则的。他们虽不勉强孩子做什么,但会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美国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果真如此。美国父母…  相似文献   

17.
我发现,当下很多父母尽管每天都和孩子之间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他们却不是真正把孩子当做他们的说话对象,甚至并不知道怎样才是和孩子说话。  相似文献   

18.
读了刘艳兰女士和她儿子李涛的信,使我感到他们母子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强烈反差: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够学有所成,但却对孩子的表现“伤透了心”;而另一方面,孩子渴望独立,对父母的要求、唠叨感到心烦、压抑,对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并不领情。刘艳兰女士的处境的确令人同情,但从刘女士的诉说中可以看出,家长始终就没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家长对孩子缺少理解和尊重,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几乎全是自己的一相情愿,而并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孩子的学习走下坡  相似文献   

19.
用爱心感召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期望也不断增大,然而有些学生的学业并不理想,加上独立意识的增强,使父母更增加了许多牵挂。另外,社会上普遍存在望子成龙的愿望也给学生增加了压力。学生望学兴叹,望考生畏,对父母、教师的逆反心理与日俱增,老师对他们的苦闷和愿望不应漠然置之,而应当去理解他们。让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可信赖的朋友,老师一定要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尊严,切忌讽刺、挖苦、旁敲侧击。如我班一位女同学,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思想不健康的人。学习提不起劲,伙同社会上一些闲杂人员参与…  相似文献   

20.
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青春期的孩子,随着独立意识增强,会更多地体验到一种孤独感。他们非常渴望与人交流,希望得到关爱、理解和尊重。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们就可能到网络中寻求慰藉。同时,在交流与沟通中,父母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对待网络的态度和观点,告诉孩子,网络是一个工具,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它为我们服务;如果不加节制、无目的地上网,不仅对于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浪费,而且长此以往,可能会染上网瘾,沦为网络的奴隶,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