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小说,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人性本恶。文本主要用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理论追寻《蝇王》中的“恶”在人性中显露并占据上风的过程。孩子们在从对“野兽”进行探寻,到涂抹“面具”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性,从文明走向野蛮,最终丧失“超我”而几乎成为他们寻找的“野兽”——“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戈尔丁的所有作品都饱含寓意,尤其是《蝇王》这部小说,更是将古典文学、神话、基督教文化以及象征主义等融为一体,可谓其众多作品中的典范。而整部小说中,有一处更加升华的哲学内容,并没有被广大文学批评者所关注,即戈尔丁的二元论。基于此,从六个方面详论戈尔丁在《蝇王》中所阐释的二元论,原罪与本罪的关系及转化,以期从《蝇王》的写作手法中还原作者最真实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威廉·戈尔丁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蝇王》是其处女作,也是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人性恶这个主题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人性恶在小说中的表现。第一部分集中分析了各主要人物背后的寓意以及他们身上直接或间接表现出来的人性恶。第二部分则聚焦于故事情节,在小说一步步深入的发展中,人性恶的本质战胜了人性的善良。本文旨在通过对《蝇王》这部作品中每个普普通通人物以及情节的分析,使人们对《蝇王》,对戈尔丁以及对"人性恶"这个深刻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是一部立足于现实且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小说中,戈尔丁借助于讽喻的手法对西方文明的危机感作了象征性的展示,并且以小说实验的方式探讨了人性恶的根源。在阐述过程中,现实主义的直观手法和现代主义的荒诞神话相结合,构成了解读《蝇王》这部作品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小说,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人性本恶。文本主要用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理论追寻《蝇王》中的"恶"在人性中显露并占据上风的过程。孩子们在从对"野兽"进行探寻,到涂抹"面具"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性,从文明走向野蛮,最终丧失"超我"而几乎成为他们寻找的"野兽"——"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蝇王》这部现代寓言的深入剖析,进一步深刻理解戈尔丁主张的“社会的形态,实际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政治体制”的内在涵义,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们处于“荒岛”困境中的行为观察,从多个角度展示出戈尔丁对在远离了人类文明及其规范制约的状态后,人性里的恶将得到空前释放、甚至最终会战胜人性善的一面的预言。  相似文献   

7.
英国十七世纪哲学家托玛斯·霍布斯在英国内战中写下了《利维坦》这部哲学经典著作。他认为人性是邪恶的 ,人类普遍具有一种权利欲 ,人们对权力的欲求必然导致无政府状态。三个世纪以后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在他的小说《蝇王》中重申霍布斯的这一哲学观点。本文拟对《利维坦》和《蝇王》进行比较阅读 ,从而揭示《蝇王》中的哲学话语。戈尔丁试图运用霍布斯的哲学观点来说明现实问题 ,抨击帝国主义攫取世界霸权 ,破坏世界秩序 ,企图使整个世界陷入无政府状态的邪恶本性。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其代表作,无论文学角度还是在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方面,《蝇王》都不失为一部巨著,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恶这一严肃主题。本文从人性中的善与恶入手揭示了戈尔丁对人性深刻的思考,预示自由意志终将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9.
成廉.戈尔丁代表作小说《蝇王》自出版就受到广泛阅读和广受争议。小说背景处于未来的一场核战争,记录了荒岛上男孩的生存。就此小说,除了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辩论,批评家们还从多个角度对其主题意义以及叙事结构进行剖析。但同时这部小说也体现了戈尔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这部小说作者谴责了西方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小说中女性的缺席,却正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抨击当时社会上蔓延的"父权制",并进一步为读者展现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0.
成廉.戈尔丁代表作小说《蝇王》自出版就受到广泛阅读和广受争议。小说背景处于未来的一场核战争,记录了荒岛上男孩的生存。就此小说,除了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辩论,批评家们还从多个角度对其主题意义以及叙事结构进行剖析。但同时这部小说也体现了戈尔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这部小说作者谴责了西方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小说中女性的缺席,却正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抨击当时社会上蔓延的"父权制",并进一步为读者展现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 《蝇王》(Lord of the Flies)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mg)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一九五四年一问世,便在西方引起了强烈反响。尔后,其影响久盛不衰,销售量超过了两千万册。在英、美。《蝇王》被列为大、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一九八三年又被搬上银幕。戈尔丁本人也因该书而蜚声遐迩,一九五五年被任命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一九八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一日,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她一年一度的生日荣典上,又因《蝇王》而封戈尔丁为爵士。《蝇王》在中国学术界引起关注是在戈尔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该书目前尚未见到完整的中译本,相当的中国读者可能较为陌生。本文试图就其思想性、艺术性及其  相似文献   

12.
英国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其代表作《绳王》中,大量地、多层次地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作品中的人物及事物以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而使小说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深邃的内涵。本从实物、背景和人物三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及其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戈尔丁的学思想作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鲍荣 《考试周刊》2009,(49):31-31
在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戈尔丁大量地、多层次地、动态地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象征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本文从人物、实物两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该小说中的运用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蝇王》是英国作家戈尔丁的代表作品,它反映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和“人性堕落”的主题。本文尝试揭示小说中隐含的存在主义思想,进一步阐释作者的存在主义态度:现代世界是缺乏理性的社会,由于人性本恶,人类的一切救赎行为都将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其代表作《绳王》,大量地、多层次地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作品中的人物及事物以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而使小说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深速的内涵。本文从实物、背景和人物三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及其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戈尔丁的文学思想作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包小美 《考试周刊》2012,(87):22-23
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初看来是儿童读物.其实不然,它事实上是写给成人的。象征主义手法贯穿全文始终,戈尔丁通过对言、行的描述赋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运用了讽刺手法来探究人性本恶,从而阐明了人类战争的根源。本文从外在讽刺和内在讽刺两个方面着力于分析《蝇王》中讽刺的应用,以及戈尔丁如何应用讽刺的技巧使《蝇王》成为一部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18.
雷慧慧 《海外英语》2012,(23):183-184
《蝇王》是20世纪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一本重要的哲理寓言小说。作为世界上对人性挖掘最深刻、最悲观的作品,小说问世后不久即在西方引起轰动,并被莱昂内尔·特里林(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誉为"扣动一代人心弦"的杰作。各国学者们已从心理分析、女权主义、神话原型等各个视角对其进行过研究。该文通过对《蝇王》中的女性缺失现象进行剖析,对已取得卓越研究成果的女权主义批判作一些必要的反驳。事实上,正是由于女性人物的缺失,才导致荒岛生存存有缺陷,这恰是戈尔丁女权意识的一种反映。没有男女共同主宰、相互钳制的荒岛,最终沦为血腥的屠宰场。所以要构建完整、和谐的社会,女性的存在是必要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人心的黑暗,社会的缩影--论《蝇王》的实物象征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在其成名作及代表作《蝇王》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从不同层面赋予实物以象征意义。该文从实物方面入手剖析其象征意义,探讨本书中象征手法与主题表现、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塑造的有机结合,从而解读戈尔丁所寓言的人性及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20.
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戈尔丁大量地、多层次地、动态地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象征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实物、人物和事件三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该小说中的运用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