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22日上午,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DjVu格式在档案数字化中的研究和应用”课题鉴定会在杭州金溪山庄召开,国家档案局组织鉴定委员会对杭州市档案局承担的该课题进行鉴定,经过专家们的严格评审,课题顺利通过了鉴定。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意见为:课题组结合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对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数字化鉴定工作是关系到档案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大问题,本文在明确档案信息数字化鉴定工作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对鉴定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明确鉴定工作的内容和原则,为尽快建立一个系统化、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存储数据库和档案信息服务利用体系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档案数字化数据的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档案数字化前鉴定工作的目的、原则、工作程序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档案数字化方案研究》项目对档案数字化优化策略与原则、技术路线与支持、流程重组与再造、操作方法与步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达到了档案数字化全过程优化和管理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形成了完整的档案数字化方案和成功的实践案例。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结论是:“注重档案数字化工作与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开发的有机衔接,提出了系统优化的技术路线,规划设计了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档案数字化与上网利用同步、多种档案数据库建设同步的流程,并成功地付诸实践,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与上网利用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  相似文献   

5.
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档案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俊  章燕华 《北京档案》2006,(5):22-23,34
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档案工作主体--档案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面对社会、技术、法律的诸多挑战,档案馆何去何从?走档案馆信息化之路,建设数字档案馆势在必行.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前提,档案数字化鉴定则构成了档案数字化中最核心的内容.然而现实是,滞后的数字化鉴定实践严重制约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实践中,许多部门在"跟风"和"燥热"之下对档案数字化工作"一哄而上".缺乏可借鉴的实践成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档案数字化仅仅成为了档案馆纸质馆藏的"拷贝",成为了档案馆"只求投入、不计产出"的"增肥"计划和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6.
1月16日,国家档案局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对长春市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北京市博阳信息工程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的《馆藏档案鉴定、筛选、数字化及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法律效力的应用研究》科技项目进行了鉴定验收。鉴定工作由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组织,鉴定委员会由国内有关高校教授和档案界专家等7人组成。  相似文献   

7.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部门工作的重要主题,而档案数字化建设则成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档案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从当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亟待解决。一、档案数字化加工和管理制度缺乏统一制度标准档案数字化加工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程中,严格按标准执行拆卷流程、扫描流程、影像处理流程、还原卷流程的各个环节,并尽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企业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必要性,探讨了企业进行数字化加工前档案鉴定的原则,并具体阐述了如何组织实施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9.
馆藏档案数字化前鉴定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阐释了军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目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提出引入箭理控制思想,建立文件级机读开放目录、解密划控系统等检索工具,以求档案数字化鉴定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档案时空》2003,(10):38-38
《上海档案》2003年第3期发表了马长林的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在数字化之前进行的鉴定有别于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也不是单纯为了解决开放而进行的开放与否的划控鉴定,它是一种综合性鉴定,既包含对开放鉴定做拾遗补缺的工作,更承担着“去粗取精”、存真留实的责任,其目的就是通过鉴定,提供组合精练、内容充实、没有“水分”的原始档案进行数字化,从而保证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的高投入能够得到高效率的应用。在具体进行数字化鉴定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精练原则。要求鉴定人员在进行鉴定时贯彻精炼思想,剔除重复件和无价值的文件,挤掉案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各地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已经从探索、试行阶段转入实质性工作阶段。通过实践,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工作方法上都总结了很多好的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经验。笔者认为,鉴定工作是档案数字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整个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论档案数字化之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实践需要,并针对这一需要的客观实践性做出了某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试析档案信息数字化鉴定工作 赵淑梅、王毅在<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档案信息数字化鉴定工作是关系到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大问题.作者认为,开展档案信息数字化鉴定工作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它可以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的核心目标--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第二,它能为建立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把好质量关;第三,它可以对原有档案鉴定成果进行修正补充;第四,它有利于提高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北京档案》2007,(4):42-42
刘璐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一期上撰文指出,对非数字化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前进行鉴定,首先是为了保证数字化后的数字档案内容信息的“质量”,使这  相似文献   

15.
李丽  苏梅 《档案管理》2004,(3):38-38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在整理科技图纸时大多采用将不同幅面的图纸统一折叠成A4幅面(297mm×210mm)大小后再装订成卷的方式,这种整理方式虽然具有案卷整齐、图纸不易散乱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不便于利用,极易造成图纸的撕裂、损毁。特别是利用过程中需要复制某张图纸时,经常需要拆卷。近几年在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已装订图纸的重新拆卷更成为前期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二,借阅某一张图纸时,需要将整个案卷借出,不利于档案的保密。其三,图纸剪裁、打孔、装订成卷费时、费力、费料,增加了档案人员的工…  相似文献   

16.
军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鉴定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媚 《档案管理》2006,(2):70-72
本文阐释了军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鉴定的目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提出引入管理控制思想,建立文件级机读开放目录、解密划控系统等检索工具。使档案数字化鉴定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目的是通过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从而实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实践服务。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影响档案资源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开发的重要因素。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要做好档案数字化建设。对于档案数字化建设问题还要坚持审慎的态度,不能盲目求速度、求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因此,档案数字化建设应坚持以下理念:  相似文献   

18.
某县档案馆曾对部分馆藏短期卷档案进行了尝试性的鉴定,结果发现,124卷档案中,有72卷因无保存价值而当销毁,销毁量占鉴定总量的58%(见《浙江档案》1996年第4期20页).又有某市级档案馆不久前也曾对占其馆藏总量为22%的短期档案进行了鉴定,鉴定量为25572卷,鉴定结果,剔除了其中的21328卷,竟占鉴定总量的83%强(见《中国档案》2000年第3期33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目前,馆藏的芜杂问题,在档案管理部门,确实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由此可见,在馆藏日增的今天,我们不必太过沾沾自喜,我们理应清醒地认识到:日益膨大的库存档案,期待着鉴定;档案鉴定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数字档案馆生存的基础是数字化的各类档案资源。坚持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是利用馆内现存档案改变数字化资源缺乏的一种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传统音像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切入,引入了音像档案数字化,并从观念、标准、人才和设备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发展缓慢的原因,同时给出了推进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对策和建议,着重阐述了音像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指标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