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技术语作为专名的一类,一直处于语言哲学研究的焦点。从科技术语的本质、概念意义的形成、命名以及语义泛化等方面回答了语言哲学与之相关的两个问题:科技术语具有意义,言语主体的语言能力或语言知识在概念意义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术语新概念的命名及语义的泛化多是利用隐喻而来的。隐喻作为概念的构成方式反映了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杨耀 《考试周刊》2009,(30):33-34
语言中的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部分.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词汇中词的意义也不是静止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活的语言共有的现象。在长期的语义演变过程中,有些词语的语义被泛化,包括语义的扩大、具体语义转化为抽象语义和专有名词的语义泛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种草"自产生至今生命力旺盛并产生泛化。网络流行语"种草"语义泛化的原因,可以从语义、语用等视角展开解读,根据语言经济原则、陌生化心理和社会语言学等理论对其能够长期活跃于网络及日常生活中的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名词动用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词动用是指一个属于名词范畴的词(亦称原生名词)不经过任何形态变化便获得动词的句法特征,并衍生出相应的动作意义,成为一个新的动词的现象。名词动用在现代英语中非常普遍而且不断泛化,是英语构词法中颇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其语言表现简洁、直观、生动形象。本文拟对名词动用的语义基础、类型及理解过程作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原本只用于交通运输中的行业语经常被泛化使用到其他领域,并随之衍生出非专业语义的新义。交通运输类行业语的泛化大致处于"临时比喻——出现泛化用法——形成固定义项"这样一个连续统中,并在泛化过程中表现出了较为丰富的特点:结构上以偏正和动宾式为主、意义上有较为鲜明的形象色彩且为人熟知、泛化过程具有渐变性、泛化使用具有不平衡性和成组性等特点;其泛化方式主要体现为隐喻式、转喻式和引申式三类;而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自身的特点与要求、语言使用者的变化等是交通运输类行业语泛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专有名词泛化现象,主要探讨四个问题:(1)专有名词泛化的语义基础;(2)专有名词泛化意义的构建机制;(3)专有名词泛化的特征;(4)专有名词泛化的认知动因。研究表明,专有名词泛化不是偏离常规的个别用法,而是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概念结构和认知方式。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语义的第一性,句法结构是语义和认知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的影响因素是语言习得和研究的热点。以乔姆斯基的生成句法为理论基础,介绍了英语非宾格动词的定义和分类,从语义、句法、语用及认知加工四方面梳理了国内外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石月姣 《现代语文》2015,(3):111-114
网络流行语"咖"来源于闽南方言,表"某一类人"的意思,其语义泛化明显、概括能力强,有类词缀性质。"咖"属于名词性结构,可以表达复数意义。"咖"的广泛流行,填补了语义空缺,有诙谐调侃意味,符合大众对语言新潮、时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语义场理论对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是一个新的挑战。语义场理论认为,语言系统中的词汇在语义场上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体系,在这个系统中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概念支配下组成一个语义场。所以,通过分析比较词和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能够使我们更容易、更准确地学到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山寨"语义非常丰富,可适用于诸多语境,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和重要的语义理据,在"山寨"语义衍生与泛化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隐喻认知的视角,分析了"山寨"语义泛化的路径,并对"山寨"语义、构词方式、词性及感情色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翁"、"婆"由亲属称谓逐渐泛化为社会称谓。在现代汉语中,"富婆"是"富翁"类推而出现的新词,体现了语言的对称性。在语义表达上,二者具有不对称性。"富翁"的语义逐渐磨损而泛化的力度强于"富婆",性别、年龄均不是"富翁"的区别性义素,年龄作为"富婆"的区别性义素的强制性也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行业语指社会上某一行业、部门通用的词语,在语言发展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大量的行业语经过语义泛化、变异进入全民通用词汇中。行业语的泛化是汉语词汇系统中词义演变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行业语自身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同,最终得以保全、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隐喻和转喻是行业语泛化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从认知的角度剖析中英饮食习语异同的根源,通过分析语义形成过程构建其语义理据模式,证明首个意义通过转喻映射而生,其他泛化意义的语义理据应为基于转喻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考察"躲猫猫"流行语义的衍生和流行语义扩散的两条路径.第一条路经是"躲猫猫"逻辑语义中的"躲"在流行语义裹挟下被凸显,渐渐和流行语义叠加,快速扩散.该路径的扩散只经历直接使用和语义泛化两个阶段.第二条路经是作为事件代名词的"躲猫猫"的扩散.经历直接使用——语义泛化——格式框填3 个阶段,是一条线性扩散路径.根据"语言和社会的共变"理论,分析"躲猫猫"的流行所透视出的社会文化景观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词汇在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将不断探索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语料库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将语义韵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呈现给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语义韵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将启示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词语的搭配行为,促进学生输出语义韵和谐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语言环境与语言意义的关系,解读语言交际环境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言环境及语言环境对语义的影响,以便准确地把握和区别语言意义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7.
王德春、陈晨两位先生在《现代修辞学》一书中指出:“‘创新’就是突破语言的现行规范,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创造新的语言手段。”该书在有关论述中讨论了词汇平面上词语创新现象。本文讨论的语义创新组合,是词语意义的临时组合创新。即在言语中词语不改变原有的语言意义,但却突破了语言为之规定的组合规范,从而成为新的违反常规的但依赖语境又可以合理解释的语义组合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术语被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而为民众所熟知。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许多体育术语意义泛化而产生了专业意义之外的新义项。体育术语语义泛化的内在机制是隐喻,其隐喻泛化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开始的比喻到隐喻泛化的识别再到泛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症”承担着“症(證)”和“症(癥)”两个义项,由“症(證)”发展而来的“X症”成族地构成了许多新名词,被人们频繁地使用在口语及书面语中,但现有的语言研究对“症”关注很少.本文研究了“X症”结构中可替换语素“X”音节的灵活度和“症”作后缀时语义的虚化情况,对比分析了“X症”词群内部的意义差别.考证可知,“X症”中的“症”属于类后缀且语义发生了泛化;“词根+词缀”构词法的应用、社会发展与思维变化促进了“症”的类词缀化;隐喻和类词缀的强大类推潜能是“症”语义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动词中心论基于动词建构句法结构,关注动词语义及其语义配价情况,注重从语义层面探寻句法现象的理据特征,解释句法结构的形成过程。不过,它无限制赋予动词新的意义,使得动词意义过度增长,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构式中心论基于构式建构句法结构,认为句法结构的形成源于构式和词项的熔合,注重从构式视角探寻不同句子的意义差异,从而解决了动词意义的无限增生问题。不过,它将动词多义变为构式多义,同样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结合这两个视角进行语言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语言本质,有效解释跨语言的共性和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