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是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使新闻报道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才能更好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真正达到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凝心聚力的效果。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切实  相似文献   

2.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各级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学校厂矿,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愿所求。"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让广大新闻工作者懂得了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领悟了"接地气"工作才能有"底气","接地气"稿件才会有灵气,"接地气"记者才能有"人气"的新闻真谛。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3.
在2013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他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使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强调新闻报道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近群众。指出这是用“三个代表”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从坚持"三贴近"入手,积极改进新闻宣传,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把注重社会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只有眼睛盯着群众,一心服务读者,才能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体肩负着宣传传播党和国家重要思想的伟大使命,新闻报道代表着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新闻人要形成自己的新闻观。新闻人形成自己的新闻观,首先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其次要保证新闻真实性;再次要弄清楚从事新闻工作为了谁。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着媒体为谁服务、怎样服务、怎样服好务的最终工作目的。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体工作才能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才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强调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传媒视点     
刘云山:站稳群众立场,替人民说话办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站稳群众立场,就要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宣传群众,以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去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3年3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指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4月3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他又说,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中央政治局就某个新闻报道问题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且作出决定,这是很少有的,足见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同志就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只有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际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做到“三贴近”,就要求新闻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在新闻报道中,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如何体现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做到非常时期的“非常贴近”是新闻报道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给新闻宣传工作人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在谈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时,胡总书记指出:"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出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周翔 《视听纵横》2007,(3):36-36
新闻工作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光荣职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我们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弘扬以人为本精神,全面提升广电媒体宣传水平。这既是当前广电媒体宣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今后应当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时期对新闻舆论监督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新闻媒体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从宏观原则上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必须把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具体实践中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致力于做好结合文章:第一,从促进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满足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意见、建议需求的结合点入手做好舆论监督文章。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宣传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这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报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坚持"三贴近"原则,就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任何时候,新闻报道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这是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同时,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要从观众的需求中,寻找实现三贴近的途径,使新闻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观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9.
手段新,是新在内容,新在真实,新在客观,新在脚踏实地,新在与民同乐。内容新。深入基层,贴近实际,沉下身子接地气,进一步亲近电视新闻宣传对象,融入新闻现场,记者方才可以获得最真实、最鲜活的一手资料。在采集新闻素材时,不可忽视百姓的一喜一怒、一哀一乐这些枝节叶末。只有切实贴近百姓的实际生活,眼见为实,耳听为真,才能找准新闻报道的关键点,立足于群众的需要,挖掘事件背后的本质和意义,宣传服务好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活动的精神是新闻报道深入基层,不仅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还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走转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新闻战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问题。只有敢于、乐于、善于为人民群众鼓与呼,才能赢得信任,让民生新闻真正扎下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