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洁 《海外英语》2014,(17):226-227
杰克·伦敦作品中充满了哲学思想与达尔文的自然决定论。杰克·伦敦主要是将斯宾塞的“社会主义达尔文”思想的生存竞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他作品的主要特点。分别以他的代表作品《野性的呼唤》、《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巴克和马丁·伊登为例进行分析。从巴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伦敦对达尔文环境决定论的接纳与认可,从马丁·伊登身上我们发现了伦敦对超人哲学的接受肯定与怀疑。  相似文献   

2.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作品借巴克狗的经历和回归荒野的结局,表达了杰克·伦敦对文明社会的失望和对荒野的赞叹。巴克身上倾注了杰克·伦敦的理想和渴望。巴克就是杰克·伦敦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3.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狼犬在被人类的文明社会驯化后,最终再次回归本性返回原始荒蛮世界的故事。《野性的呼唤》体现了四种哲学思想,即: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说、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反映出作者本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其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在《马丁伊登》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中,杰克·伦敦不但倾注了全部心血,写下了自己如何在平庸的资产阶级鄙夷下含辛茹苦地读书和写作的经历,而且尽情地展现了斯宾塞的社会主义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说的社会见解。小说中表达了杰克·伦敦的社会主义观和超人哲学,以及对资本主义的鞭挞。  相似文献   

5.
尼采“超人”概念新解高中建,巨乃岐,王健一、对“超人”概念的一般理解我国哲学界对尼采“超人”概念的理解,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把“超人”理解为生物进化意义上的高等种族。例如,颇具权威性的新版本《哲学大辞典》中就写道:“‘超人’指遥远未来的一个全...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但他不是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作家,因为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世界观的矛盾和思想的撞击充分体现在他的两部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  相似文献   

7.
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杰出作家,他信奉当时盛行的赫伯特·斯宾塞的"适者生存,捷足先登",尼采的超人哲学,同时他又深受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几乎他的每部作品都受到作者思想矛盾的影响,他的这种矛盾在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借助于主人公马丁伊登的形象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以及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杰克·伦敦幼时家境困苦,可他对文学的兴趣和理想却是难以遏制的。他的读书欲望十分强烈,从10岁起就半工半读,在免费的公  相似文献   

9.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社会回归原始荒野的故事。杰克·伦敦赋予狗以人性,通过描写狗的“人性”和“野性”,来揭露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夺。  相似文献   

10.
张小春 《海外英语》2014,(10):218-219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在其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成功刻画主人翁马丁·伊登这一形象。马丁·伊登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了千万读者,其超人般的艺术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小说以成名后的马丁·伊登投海自杀结尾也使众多读者困惑不已,感叹唏嘘。文章将从马丁·伊登的爱情、事业、及个人归属三个方面探讨其自杀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揭示了《野性的呼唤》中蕴含的四种主要的哲学思想,包括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法则、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进而透视出作者杰克·伦敦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2.
试论《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艺术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狗主人公巴克形象是作品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巴克不仅是作家自身达尔文主义、尼采“超人”哲学、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矛盾思想的统一 ,还是狗性和人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自从他的代表作《马丁·伊登》发表以来,许多批评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进行了解读。本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中著名的颠覆与遏制对立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旨在说明尽管《马丁·伊登》中有着明显的颠覆性作用,但是杰克·伦敦作为一个无法脱离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家,还是无形之中对自己所抨击的事物起到了维护和宣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处处折射出叔本华、达尔文以及尼采等思想家的生存哲学。《热爱生命》、《一块牛排》和《海狼》是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存哲学。解读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对于读者理解人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心茹 《特区教育》2010,(6):10-11
我家最搞笑的就是我的弟弟了。 最近,他突然迷上了超人。超人的动作,超人说的话,超人的衣服。他一一都要模仿。他还天天不停地喊:“让我拯救地球吧!正义的力量!”之类的话!把我们弄得烦都烦死了!  相似文献   

16.
浅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伦敦的“超人”情结有其形成原因及其表现 ,在他的社会信仰和人生哲学中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他既相信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 ,又相信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还对尼采的“超人”学说信奉不疑。在创作中 ,他试图把这些互不相容的学说和观点结合起来 ,既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宣传革命的作品 ,同时也写了许多赞美“超人”、宣扬生存竞争的作品。他的“超人”情结正是他思想深处矛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是关于一个年轻作家的奋斗历程。这本小说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杰克.伦敦最成熟的作品。小说中,马丁·伊登受到爱的鼓舞,决心成为一名作家可以与露丝门当户对。在超强毅力的支撑下,马丁.伊登虽然生活在困苦中,但他利用每时每刻拼命地写作、学习。然而,在其成名之后,马丁.伊登对资产阶级的虚伪生活感到极度的厌恶,对他自己的生活也感到绝望。最后,因无法再忍受毫无意义的生活的煎熬,马丁·伊登自杀了。马丁·伊登的死亡原因也就成为众多学者考究的对象,在此,通过分析杰克.伦敦本人对马丁.伊登的影响以及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探寻马丁·伊登自杀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杰克·伦敦是一个思想意识非常复杂的作家,但在创作思想上对杰克·伦敦影响最大的却是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他的经典之作《野性的呼唤》正是用人的本性描写了狗的心理,揭示了他个人所信奉的适者生存、强者生存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9.
LollipopF成员敖犬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后再度闯荡大银幕,将在新片《变身超人》中饰演新—代超人“Face”,登上电视台成为超人男主角的他,把陈柏霖饰演的超人“Fly”的饭碗抢了。在片中,敖犬不仅得穿上紧身肉胎装害羞入境,更为了戴上超人头盔吃足苦头。而因为被导演嫌弃眼神不够锐利的敖犬,更是在片中以超重眼线出场。  相似文献   

20.
尼采认为,超人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但他的超人却是以少数强权者的需要来进行符合个人利益的弃旧换新的。郭沫若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以“激情天才”形象实现了对尼采超人哲学的“变异”,使之成为“五四”时代革命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