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和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带来的就业压力也是持续增加的。就业难既造成人才的浪费,影响社会和谐,也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确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但仍有许多不足。应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特点及社会经济状况,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刚 《科技广场》2007,(2):216-217
“女大学生就业难”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首先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女大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同时也需要女大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增 《内江科技》2010,31(2):48-48,34
近年采,中国高技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一条重要途径。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制约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江西实际提出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促进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问题,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我国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外界的因素,也有现在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从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学会》2021,(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重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大学生群体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在此背景下,该文通过对12位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进入社会组织就业的因素,这其中既有社会组织自身拉力方面的因素,也有外在大环境推力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些阻碍大学生进入社会组织就业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7.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分析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具有普遍适用性,其中包括大学生就业矛盾。大学生就业难虽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针对这一矛盾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仍普遍存在。该文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矛盾,提出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先正视大学生就业矛盾,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此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就业能力的欠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及内涵的阐述,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表现,以及高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欠缺,并提出了改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首先提出大学生就业意识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而讨论了培养大学生提升就业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吕春兰 《内江科技》2012,(10):116+108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等院校应将就业工作作为重要工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努力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颜倩 《科教文汇》2014,(13):200-201
大学生就业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个人尊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探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建立过程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和制约,以期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不断深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涵,促进大学生实现顺利择业。  相似文献   

12.
周文凯 《科教文汇》2014,(9):202-203
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500万,并且一直呈现数据上涨的趋势。因此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成了大学教育中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成为大学生的一个思想压力,也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发展压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所有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中,学生本身的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最为主要。本文立足毕业生以及从社会角度剖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用“生存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观点,对目前高校中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蒋梅  李思臻 《科教文汇》2014,(24):174-175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国家整体建设的政治问题。共青团是高校实施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队伍,肩负着服务于大学生成才成人的重要使命,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长期面对和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和思想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接触,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作为高校辅导员,他既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就业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对于现在这个毕业生人数众多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针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做了分析,主要针对大学生现在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做主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徐莹 《科教文汇》2013,(10):194-19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逐年增加,但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尝试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家对少数民族就业政策的分析,找出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以期缓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陈元鲲 《科教文汇》2014,(20):212-212
近年来,高等教育保持了高速增长,毕业生数量日益增长,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大学生能否顺利、充分就业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内在原因。大学生在校期间多以团体为单位活动,更重视同龄人的看法,大学生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意愿,乐于参与团体。因此,团体咨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团体咨询的应用现状,进一步探索团体咨询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对于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顺利、充分就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婉娟 《科教文汇》2011,(25):188-189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数字虚高,实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且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人难之间的双重矛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包括大学生自身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因素,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多种途径就业。  相似文献   

18.
唐晓嵩 《科教文汇》2011,(2):168-168,190
近年来,我国高职生就业率一路走高,呈现反超高学历生的势头。在部分地区,特殊专业的高职毕业生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这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失为一个新亮点。从社会经济形势、国家政策、企业用人理念、学校教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观念几个层面对高职生就业率走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对解决我国高校就业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任林 《科教文汇》2014,(18):214-215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师范院校毕业生因其就业的特殊性,也引起毕业生、家长、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对造成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徐会艳 《科教文汇》2014,(27):15-16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许多学生在自我约束、人际交往、心理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和迷惘日益突出。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状况,对淮安市周边高校做了问卷调查。笔者试图寻找一种适合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来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