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的进程表明,有些曾长期被钦定为经典性的东西,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被人怀疑和否定,这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而恰恰证明它是符合历史辩证法的。我们这里所要加以反思的,是师范院校长期被奉为经典性的一个口号,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经济体制要改革,政治体制要改革,教育体制也要改革。但任何大的改革,首先须有观念的大转变。否则就只能鼠目寸光,就事论事,不可能有什么大的突破。现在师范院校的教育观念就存在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的问题,它的原有观念的本质特点集中体现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范院校是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这一口号上。这种教育观念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是一部翻译研究经典文集。引用《论集》的文献揭示了其静态经典为主、动态经典为辅的独特经典性,说明了中国传统译论在现代译学体系中依然被边缘化的现实。而对《论集》经典建构的内外部要素与中介要素的分析,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认识了它的经典发生法则,则展现了其经典建构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在前苏联曾被奉为经典性文学作品,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的文学教科书,都设有专章或是专节介绍这部作品,而且给予极高的评价。前苏联解体后,这部作品被剔除在文学教科书之外,而且文学评论界越来越趋向于全盘否定这部作品。笔者以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科学历史地评论这部作品,既不能因其富有教益而将其奉为苏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不应该全盘否定,将其“送到历史博物馆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龙文化经久不衰、龙元素亘古弥新这种相融共生现象的初步探讨,深入挖掘了龙元素的历史经典性、长期流行性以及设计时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龙元素在时尚设计中造型、纹样以及文化的应用可行性,验证了龙元素能够和谐地应用在时尚产品设计中,龙文化能够提升时尚设计魅力。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学作品因其历史而在知识性、文学性、经典性等方面有其特性。中国古代作品的文学性内涵更为广泛,既包含各类社会思想的精神实践,也包含个体或集体的情感体验,还包含具有匠心和美感的文本形态。古代文学的经典性体现在人文精神、美学品质、创造性三个方面,是在交流、教育、欣赏、批评等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当代鉴赏者首先必须有丰厚的古典语文知识、历史意识、文学史知识。在继承和发展"知人论世"的鉴赏传统的同时,要以自己的心灵体认其精神内核,以现代话语阐释其超越性意义。鉴赏者还必须从历史的真实、逻辑的真实、情与意的真实三个维度,来维护阐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龙文化经久不衰、龙元素亘古弥新这种相融共生现象的初步探讨,深入挖掘了龙元素的历史经典性、长期流行性以及设计时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龙元素在时尚设计中造型、纹样以及文化的应用可行性,验证了龙元素能够和谐地应用在时尚产品设计中,龙文化能够提升时尚设计魅力.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材应当具有“经典性”,但不能仅仅具有“经典性”。当前关注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多是大学教授、著名作家,他们从自己现在的需要出发,认为现在的中学生阅读的名著、名作太少,就想把中外最伟大的作品都收编到中学语文课本中去。他们只重视“经典性”,而不注意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宜于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和欣赏,也不是所有的语言和语言形式都能被各种语文水平的人所接受。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可感性的问题。在过去,我们强调“懂”,实际上,“懂”是很难的。鲁迅到了30年代,还说很少有人懂得他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堂我们教什么?该怎么教?这些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眼下却成了问题,也成了众多媒体以及语文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语文是什么?一个经典性的话题,为什么永远扯不清语文是什么?语文界长期关注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涉及语文哲学课程论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9.
曹禺先生二十三岁写下的天才之作《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的出色结合而被推崇为经典性的话剧名著。时至今日,历史的车轮已经转过那段“阴沉、郁热”的岁月,《雷雨》仍以其不朽的魅力,隽永的意味折服读者和观众。没有一定的中国近代史知识的人是无法体味出《雷雨》思想的精髓的;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的人是无法体味出《雷雨》人物对话的高超和精妙的。《雷雨》成功塑造了二十年代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人物形象,丰满、复杂而又真实、典型。作品的“灵魂人物”周朴园被刻画得尤为“入木三分”。用“狼”来比喻周朴园,我想是很贴切的…  相似文献   

10.
经典性是指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内在质素,是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经典化则关注使作品成为经典的外部因素,比如文化权力、意识形态、历史语境、受众、资本等。《城南旧事》的经典性突出体现在林海音以独特而鲜明的原创性书写了人类永恒共通的情感体验,具体体现在童年书写、成长主题、文化乡愁等方面。《城南旧事》的经典化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影改编的成功。出版媒介、教材、文学史、文化需求等因素也助推其实现经典化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史如何书写和评价林海音是个有关作家形象认知、有关文学史写作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同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一样,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这一论断含义深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结论。毛泽东同志是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在中国的群众革命斗争中产生的,是经过了长期的历史考验而选择出来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光辉而伟大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课外英语的即兴背记,就是选择适当的课外内容.运用巧妙的方法进行记忆储存的一种英语学习自助餐。采用课外即兴背诵的方法,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它看似随意,信手拈来,信口而诵.其实整个过程包含着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一、从内容选择上来看,英语的课外背诵要注意三个原则1、经典性原则所谓经典性.是指教材以外  相似文献   

13.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所谓经典,就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被大众和专家所公认的典范作品.它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典范性,二是广泛性,三是历史性.为什么要强调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呢?因为,人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需要读的书籍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无限的书籍,那就要筛选,就要精选.经典的文本思想经典,它能给学生思想以永恒的启迪.经典的文本语言经典,它的语言形式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经典性是1 2岁以前语文的首选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三峡文化是三峡工程丰厚历史意蕴的体现。三峡文化具有始源性、民族性、移民性、景观性和文学经典性等五大特征。研究三峡文化是让富有特色和魅力的地域文化,更好地为现代社会及其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地研究、解释和引导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艺实践,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与新的文艺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传统训诂学多将注意力集中于儒家经典,而对非经典性著作着力较少。《孔雀东南飞》被多次列为中学语文、大学文科范文,但由于上述原因,当注未注、注释不当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仅就《孔雀东南飞》的个别注解加以训释,并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7.
综高考历史材料题是经典性题型,有字材料题、图片材料题、数据表格材料题,也有曲线型图示材料题。如图(1)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趋势图。它是指以坐标式曲线图揭示历史内涵的一种函数图像形式材料题。简明的曲线又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或趋势,反映时问与数量变化的关系,或是反映时问与历史发展的程度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创始人,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生物学历史上一项经典性工作。他以豌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8年辛勤的杂交实验,最终发现了生物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相似文献   

19.
同性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但作为与主流文化相悖离的一种价值取向,同性题材长期被排斥于正统文学之外,难以登上文学大雅之堂,而女性同性之恋更因其闺阁的私密性与其文本的边缘性,异质性,鲜被提及。直到明清时期女弹词作家们才纷纷书写女性同性情谊并蔚然成观。本文即以女弹词中的《凤双飞》与五四女作家凌叔华的《说有这么一回事》写的异同以及分析这种书写背后的原因,以此来窥探长期被埋藏在历史地表之下的女性的情感空间和历史境遇。  相似文献   

20.
经典性与时代性是语文教材选文的基本标准。选择经典作品应该接近现时学生心理,适合学生语文生活特点,更好地体现、引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代要求,引导学生更多地从经典中吸取营养,提高语文素养,这就是语文教材选文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